小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3-04-23 19:26:55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美术教案模板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推荐】小班美术教案模板9篇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手指印画就是运用手指蘸上颜料印出不同的图案的一种形式,其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这种形式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水平。这个月在我们班级里也开展了一些手指印画的活动,怎样在活动中适宜的教,让幼儿在活动中主动的学,我做了一些尝试。在开展活动时我得到了一些收获,也反思出一些问题。

  活动目标

  1.欣赏手指印画,感受手指变化后印画所带来的趣味性,萌发对手指印画的兴趣。

  2.尝试进行手指印画活动,并添画出各种小动物,体验成功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螃蟹、长颈鹿、小鸡等)、水粉颜料、油画棒、抹布

  活动过程

  1.出示预先动物图片。

  师:“春天到了,草地上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它们是谁?是什么样子的?”

  师:现在,我用小手也能变出这些小动物来,你们瞧!

  (幼儿表现: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仔细观察图片上的动物,很多幼儿都能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说出图上的动物幼儿很感兴趣)

  2.师用手指印画,引起幼儿兴趣。

  师:先让我的手指蘸一点颜料,然后在颜料盒的边上舔一舔,印在纸上。再用油画棒给小动物添画上眼睛、脚、嘴巴等器官。(活动中向幼儿介绍手指印画:小鸡、螃蟹、长颈鹿、毛毛虫等几种动物,重点介绍长颈鹿、螃蟹印法)

  (幼儿表现:幼儿能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作法,请个别幼儿示范作画A:幼儿印长颈鹿时两个圆之间离得太远,不便于作画。B:幼儿印螃蟹时手指是竖着印的,因此印的螃蟹不形象,我及时引导幼儿要横着印,再添画上脚。)

  3.启发幼儿想象。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看?除了老师上面介绍的一些小动物,你们还想变出谁来?鼓励幼儿操作之前先想想、说说。

  4.请一幼儿尝试来印画,对于一些细节,如:颜料不要蘸太多,予以重点提醒,引起幼儿重视。

  5.请幼儿集体操作,提醒幼儿颜料不要弄到身上。

  (幼儿表现:在操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一些幼儿先点,再用抹布擦掉颜料,进行添画。一些幼儿先点点子再进行添画。在给小鸡添画时嘴巴画得不尖,有些圆。螃蟹的脚画得太长。)

  6.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你最喜欢谁的画,为什么?”

  活动反思:

  1.结合班级幼儿的特点设计活动过程,突出重难点。

  手指印画在以前的美术活动中我带领幼儿手指印过毛毛虫,在区域游戏时与幼儿一起印过小鸡,因此幼儿有一些用颜料作画的经验。因此,在示范作画时重点向幼儿介绍了长颈鹿和螃蟹的画法。这样活动开展起来就有侧重点,便于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在出示范例的时候我也注意到范例的美感,让幼儿充分的欣赏感受作品的美,从而产生作画的兴趣。范例中选择的画我也是有针对性的,如印一个圆可以变出小鸡和螃蟹、印两个圆变成长颈鹿,印多个圆点可以变出毛毛虫。这样幼儿在向幼儿介绍作品时让幼儿感受到递进性,幼儿从而结合自己的能力进行作画,便于幼儿操作。

  2.把握细节扎实开展活动。

  细节的把握对于一个活动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在活动中我也注意一些细节的把握,如:请个别幼儿到前面示范作画时,我请2名幼儿分别尝试绘画两种动物,这样在他们绘画中我会去捕捉优点进行放大,并捕捉缺点对全体幼儿进行及时教育,这样为后面的幼儿分散去作画做好铺垫。再如:幼儿作画时,我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可以模仿老师的范例来作画,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大胆想象的进行作画。还有在幼儿的作画纸上我事先画好了一些小草,这样幼儿印完动物以后,作品的效果很美。

  不足之处:在活动中每组提供的颜料太多,因为活动的重点并不是感受色彩的变化,因此,可以每组提供一种颜料,小组之间可以不一样。个别幼儿作画时的动物方向不一样,我利用讲评的时候进行了教育。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圆点连线,并能大胆的创作出有趣的画面。

  2.培养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蜗牛,小猫钓鱼。

  2.幼儿用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演示,激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以游戏口吻:大家好!我是小花猫,今天我要去钓鱼,怎样才能钓到大鱼呢?

  哈哈!我有办法了,我要找一条合适的路线。

  (教师边说边在趣味练习上沿着点点连线,到鱼的位置。)

  2.嗯!这办法真好,我钓到了一条大鱼!

  (引起幼儿对连线的注意。)

  好!我再钓一条大鱼,给小朋友烧鱼吃。

  (教师再次示范连线。)

  二、趣味练习,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1.图片:蜗牛(贝壳由圆点组成)

  你们看!这是什么?(蜗牛)

  可是,蜗牛的.房子还没有建牢固呢,(启发幼儿看看蜗牛的贝壳都是由一些点点组成)

  现在,老师就帮小蜗牛建一座牢固的房子。

  2.教师示范连线点点,引出幼儿对点的好奇。

  瞧!用这些点点就帮蜗牛把房子建好了,这些点点很有趣是吗?

  三、教师示范画圆点

  1.教师:瞧,一个圆点变出来了,又一个圆点变出来了。

  请小朋友猜一猜,我把这些圆点连起来会变成什么呢?

  哇!是一个鸡宝宝,真有趣。

  2.你们喜欢圆点吗?想不想画画呢?

  四、幼儿画点-自由连线

  教师帮助指导。

  五、结束

  教师:今天呀,小朋友用有趣的点点画了很多漂亮的画,你们开心吗?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回家后把这些有趣的点点画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各种印制材料以移、压、提的方法为娃娃家装饰围裙和头巾。

  2、用轮流的方式与同伴共享游戏材料,学习说“你用完了给我用,好吗?”。

  活动准备:

  1、幼儿对各种印制材料有初步的认识,事先欣赏过家里的花围裙。

  2、欣赏材料:围裙、头巾、小花被。

  3、白棉布裁剪成围裙、头巾、被子等形状,各色颜料若干。

  4、印制工具:青菜头、芹菜头、灯笼椒、苦瓜、藕(横切面)等蔬菜印章,有图案或花纹的各种小玩具。

  活动过程:

  1、欣赏围裙和头巾。

  教师: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样子的?小花可以印在围裙的哪里?

  2、出示娃娃家的围裙和头巾(白棉布),探讨围裙的印制方法。

  (1)教师:这是娃娃家的同裙和头巾,你们觉得好看吗?为什么?怎样才能把它们变漂亮?(引导幼儿观察操作材料)

  (2)教师:怎么印? (压一下)可以印在哪里?还可以印在哪里? (中间、边缘)想换一种材料怎么办? (用过的材料在抹布上擦一擦)

  (3)教师:你想用的材料,别的小朋友正在用怎么办?和他说什么? (你用完了给我用,好吗?)

  (4)教师:桌上有哪些材料?印出来会是什么样子?每一种材料都去试试看。

  3、幼儿操作。

  要点提示:

  1)鼓励幼儿使用两种以上的颜色,提醒幼儿印制时不移动实物印章才能印得清楚。

  2)尝试运用色彩或图形间隔的方法印制围裙。

  4、作品评价。

  教师:看看我们的罔裙上都印了什么?像什么?

  5、帮助幼儿将印制好的物品穿戴在头上、身上,幼儿互相欣赏,并随音乐游戏。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 ①将装饰好的围裙等放在娃娃家供幼儿游戏时使用。②穿戴上印制好的围裙、衣裤等进行时装表演。

  ☆区角活动 系上围裙继续印制,体验炒小菜的感觉。

  教学材料

  蔬菜印章的制作

  蔬菜印章的制作关键是蔬菜的选择和加工。蔬菜的选择一定要新鲜,最好是当天早晨买,特别是温度比较高的季节。这样的蔬菜比较硬实,利于操作。除了新鲜,蔬菜的'品种、大小也很重要。一般的蔬菜要选择中等大小的,太大、太小都不利于幼儿抓握,印出的图案也不是太美观。选购来的蔬菜需要进行加工:如芹菜、青菜要切下大小合适的菜头,印出来像花一样;将山东大芹菜的茎切成段,印出的花纹像小月牙一样;苦瓜和藕切成段,印出横切面的花纹。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通过粘画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以下是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下学期美术教案《小天鹅》,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应届毕业生网。

  【教学目标】

  1.会按粘画要求来完成。

  2.经学习会粘四小天鹅。

  3.通过粘画激发孩子的'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四小天鹅》一幅。

  2.棉花、牙签、玉米粒。

  3.黑卡纸、黄色纸条、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材料引入

  1、看本节课老师带来的都是什么材料?(棉花、牙签、玉米粒。)

  2、小朋友们说说那它们都有什么用那?(棉花可以做冬天的衣服,牙签可以扎水果吃,玉米粒能吃。)

  3、小朋友知道怎么多那!那谁能猜到老师准备这么多材料要干什么那?(不知道。)

  4、谁能告诉我这节是什么课?(美术课。)

  5、我们今天就要用这些材料来学粘画。

  二、《四小天鹅》一幅

  1、老师把事先粘好的画带来了,我们看看吧!

  2、这幅画是怎么粘贴的啊?

  ——用棉花当芭蕾舞裙和头上的装饰。

  ——玉米粒当做人脸部。

  ——牙签当做人的四肢,黄色纸条变成舞台。

  3、这幅画好不好看啊?我们来学一学吧!

  三、学粘《四小天鹅》

  1、我们先要想好四小天鹅在纸上要粘的位子。

  2、把四小天鹅的身体粘好,找好之间距离。

  3、剩下的就好粘了,老师先来粘一遍,你们要仔细看。

  4、老师粘完了,现在到你们来粘一粘。

  四、粘画要求

  1、画面要整洁。

  2、画面构图要大方。

  3、能在要求下完成。

  【教学结束】

  小班美术教案《四小天鹅》反思

小班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印章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初步学习互相欣赏作品,并试着用语言描述泡泡。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画有小鱼的背景图,每组一张。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盖等作印章,颜料若干盘,抹布。

  3.《小鱼游》音乐,录音机。

  4.《小鱼吐泡泡》课件。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幼儿随《小鱼游》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出示《小鱼吐泡泡》课件,激发幼儿印泡泡的兴趣。

  (1)师:小鱼宝宝们真可爱,一边游水还会涂吐泡泡呢!小鱼吐得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啊?它们是怎样吐泡泡的啊?

  (2)出示画好的小鱼图:

  师:图上的这些小鱼也会吐泡泡,可是它们的泡泡在哪儿呢?我们来帮助它们吧!

  (3)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

  3.教师示范,明确注意事项

  (1)教师示范用瓶盖印泡泡的方法。

  (2)教师明确印画的要求,提出注意事项。

  4.幼儿印画

  (1)幼儿随着《小鱼游》音乐自由地选择瓶盖与颜料印。

  (2)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瓶盖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该颜色时用抹布擦去。

  5.互相欣赏并展览幼儿作品

  同伴间互相欣赏泡泡的大小与颜色,分享集体创作的快乐。

小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传统儿歌的“一字韵”特点。

  2、会用对角折的方法折鱼。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

  1、课件:相关蓝色海洋背景图

  2、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彩色手工纸

  3、轻柔音乐

  活动流程:

  师幼谈话:你们是小几班的孩子(幼儿说)我听说咱小X班的孩子平时在幼儿园里都表现特别棒!对吗?(对)这么有自信,好今天就让老师来看一看,请幼儿坐下。唉!你们认识我吗?我是谁?张老师很高兴能和你们成为朋友。

  一、导入部分:

  对了,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特别漂亮的画面,看(出示课件海洋背景图)这是什么地方啊?(大海)你喜欢大海吗?那你想一想,大海里都住着哪些小动物呢?(幼儿边说边表演)

  小结:对了,大海里有大鱼、有小鱼、大龙虾、螃蟹,还有许多许多的小动物

  二、回顾儿歌:

  咦?看谁来了(出示课件)和幼儿一起说儿歌

  说到:“小鱼不来大鱼来”教师同时从口袋里出示大鱼、小鱼。提问:“它们是用什么做出来的?(用纸折出来的)什么颜色的是大鱼?什么颜色的是小鱼(夸奖幼儿)

  三、(教师把小鱼贴在黑板上)指着大鱼提问:“这是鱼的什么?(眼睛)这是鱼的(尾巴)这是鱼的(身体)

  1、那怎么样我们才能把这只大鱼折出来呢?首先,我们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出示纸)提问:“这四个尖尖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角)平平的是正方形的什么?(边)师:“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在孩子身边游一游)你也来试试吧?现在请你轻轻的.坐到桌子旁边

  2、看看我们桌子上有什么?(彩笔、纸)现在请你拿一张大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大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一角向上变尾巴,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大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小结:现在大鱼有了许多的好朋友,那小鱼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在给小鱼找个好朋友吧?(幼儿做回座位上)

  3、现在请你拿一张小纸和老师一起折一折小鱼,首先,(对角折)对角亲亲手压平,然后,两角向上变小鱼,翻个跟头游一游,眼睛大大画圈圈。一条小鱼游来了(教师带领幼儿把鱼贴到黑板上)

  四、总结:师幼一起评价幼儿作品。师:“这个小鱼是谁折的?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这个大鱼是什么颜色的?大鱼和小鱼都找到了好朋友,他们可高兴了,那我们的好朋友在那里呢?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利用多种表现形式来表现。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鼓励学生大胆的表现不同的鱼儿造型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形成和发展。

小班美术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弯弯的长线条画柳枝,锻炼幼儿的手臂小肌肉。

  2、体验给柳树姐姐梳头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用弯线条画柳枝

  难点:能很清楚地把柳枝画得根根分明

  活动准备:

  1、柳树图片

  2、咖啡色、橄榄绿蜡笔若干

  3、小鸟胸饰

  活动过程:

  一、跟柳树姐姐问好

  1、请幼儿观看柳树图片,帮助幼儿回忆。“看谁来了?”(柳树姐姐)请小朋友跟柳树姐姐问好。

  二、观察柳树姐姐

  2、请幼儿观察柳树姐姐的头发是怎么样的?(一根一根垂下来的)像什么?请幼儿自由想象。

  三、给柳树姐姐梳头

  3、“呼。”教师模仿风声,春风一吹,把柳树姐姐的头发都吹乱了,你们说怎么办呀?(给她梳梳头)

  4、请一幼儿给柳树姐姐梳头,“从头顶弯弯地梳下来,一直梳到腰上,长长的,长长地垂下来。教师指导,演示将两根头发梳在一起对吗?为什么不对?(打结了)。

  5、请全体幼儿尝试教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把柳树姐姐的头发梳得顺顺地。

  四、柳树姐姐请小鸟来做客

  6、收作品,游戏:柳树姐姐请小鸟做客,人手一个小鸟,请幼儿扮小鸟,飞到自己喜欢的柳树上。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棵柳树。请幼儿自由回答。

  活动反思:

  由于在活动前有了老教师对这次活动的梳理和指导,使我感到思路清晰了许多,活动内容比以前丰富了,孩子对于给柳树姐姐梳头的激情很高,可是面对孩子的这些激情,我还是感到了自己的.词穷,总是预测不到一些情况的发生,比如孩子在梳头的过程中只盯着一个地方梳,而没有给而不是在柳树的头上长满头发。感觉自己还是有些无力,不知道怎么去预测。因此,对孩子的经验把握还不够明确的我,必须在这方面对注意观察和积累。

小班美术教案 篇8

  二、设计意图:

  春天,草儿青青,花儿盛开,彩色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美丽极了。在上周的活动中,幼儿学习了手印装饰蝴蝶,对美丽的蝴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本节活动就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并粘贴到花丛中。

  三、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折纸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并粘贴到适当位置。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用对角折的方法折出美丽的蝴蝶。解决方法:教师示范指导。

  难点:幼儿能学会对折的图标,并根据图示完成作品。解决方法:教师引导提示。

  四、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蝴蝶飞飞”;彩色折纸;胶水;棉棒;教师范画;折纸图示;折纸成品—蝴蝶;上周活动中幼儿的作品。

  五、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出示上周作品。“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画,这是谁画的?你们画的是什么?你喜欢蝴蝶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教师范画“老师也做了一只蝴蝶,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2.出示折纸图示,教幼儿学折蝴蝶“你能看懂这幅图吗?这条线是什么意思?”(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示范,教幼儿折蝴蝶)3.请幼儿操作

  (1)提示幼儿按步骤看图示折纸。

  (2)幼儿折纸时,教师巡回指导。

  4.引导幼儿将折好的蝴蝶贴到指定位置。“蝴蝶折好了,应该贴到哪?”“那一面应该朝上?”

  5.请幼儿粘贴

  (1)提醒蘸胶水时要适量。

  (2)提醒幼儿粘得反正。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分组拿着作品到前面,其余幼儿评价,教师总结。“谁做得好?哪里好?”

  (四)延伸活动:

  请幼儿到美工区将粘好的作品进行添画。

小班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颜色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制作颜色标记。

  3.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透明塑料盒3个,颜色标记图5个,图形宝宝24个。

  2.每人一篮图形宝宝(红、黄、绿)、水彩笔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按颜色特征分类,送图形宝宝回家。

  师:小朋友看,你们的篮子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颜色呢?(红、黄、绿)我们叫它们图形宝宝。这些图形宝宝要想回家了,要请我们小朋友送它们回家,你们愿意吗?图形宝宝的家在这儿呢,相同颜色的.宝宝要住在一个家里。

  教师请一幼儿上来送,再请女小朋友、男小朋友分别来送。一边送要一边说:红宝宝我送你回家,绿宝宝我送你回家,黄宝宝我送你回家。

  师:图形宝宝都回家了,我们来看看这是谁的家?(请幼儿分别说出)。

  2.给图形宝宝的家找出颜色标记图。

  师:这些图形宝宝想请小朋友给它们的房子做上一个标记,小朋友想一想,可以做什么样的标记呢?

  出示5个标记图,让幼儿选择标记图贴在房子上,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要贴这一种颜色。

  3.游戏:图形宝宝找妈妈。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到图形宝宝家来看看?那你们闭上眼睛,老师来变个魔术。

  出示许多不同颜色的图形宝宝,每人选一个,告诉老师是什么颜色的宝宝。老师请红宝宝、绿宝宝、黄宝宝分别做个工作:跳一跳、跺跺脚、转个圈。

  老师做图形妈妈,三位老师分别挂上红、黄、绿标记图卡,请幼儿边唱边游戏。第二遍老师交换标记图,第三遍幼儿交换后听音乐跟着妈妈开火车回家。

  4.操作练习。

  师:今天图形宝宝还要请小朋友帮个忙,它们家里有许多衣服、袜子、玩具,要按它们的颜色画上标记图。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让幼儿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学会制作颜色标记。共包含了三个过程:一是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图形片的差异,有红、黄、绿三种颜色;二是把这一差异确定为分类的标准,并且把这一标准贯穿于分类的过程(即送图形宝宝回家,按三种颜色分);三是用符号表示这一差异。小班幼儿注意力易分散转移,所以,教师提供的图形片数量要适当。太少,不能强化分类的标准;太多,又容易使幼儿产生疲劳,不易集中注意力。因此我给每个幼儿发了三个图形片,在分类过程中,幼儿全部分对了。

  第三个过程我是分两步来进行的,第一步是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图,在5中颜色标记中幼儿选了红、黄、绿3种给图形宝宝的家贴上。又通过游戏“图形宝宝找妈妈”来复习巩固,进一步感知什么颜色的找什么标记。第二步是让幼儿根据不同颜色来画出标记,即给不同颜色的衣服、袜子、皮球画出颜色标记。

  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来得及评价幼儿制作的标记,应从正确与否和涂色方法两方面来评价。后来我看了幼儿的作业纸,全班有1个幼儿一种颜色标记画错了,还发现作业速度慢的幼儿涂色方法掌握得不好,不会均匀地涂,对这些幼儿还要给予指导。

【小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美术教案06-19

小班美术教案圆形教案06-08

小班美术球教案04-24

小班美术教案《扇子》10-08

美术小班教案10-26

小班美术教案:葡萄10-20

小班美术教案【热】01-28

【热】小班美术教案01-28

【精】小班美术教案02-03

小班美术教案【热门】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