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4-23 08:24:4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教案模板合集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意境的优美,感知秋天的多姿多彩。

  2、能够细致的观察秋天的画面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

  3、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尝试朗诵散文诗的第二部分。

  4、理解散文的内容,初步学习朗诵散文。

  5、在课件与图片的提示下,尝试学说散文中优美语句。

  活动准备

  活动调查表、自制秋天的视频资料DV、散文诗的课件、散文图谱。

  活动重点

  丰富词汇“凉丝丝”“绚丽多彩”,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活动难点

  尝试朗诵散文诗的第二部分。

  活动过程

  一、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秋天到了有哪些变化,谁愿意指着自己的记录表来说一说?

  小结:

  秋天是一年中的第三个季节,秋天不仅是一个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还是一个五颜六色、多姿多彩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新的散文诗《秋天的颜色》,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诗歌里面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二、播放散文诗录音

  1、散文诗的.名字是什么?

  2、散文诗里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本文是谁告诉我们的?

  三、分段欣赏散文诗课件,进一步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丰富词汇“凉丝丝”“绚丽多彩”

  1、欣赏散文诗第一段,丰富词汇“凉悠悠”。

  师:“凉丝丝”是什么意思?“一阵阵香味”都有谁散发出来的香味?

  2、欣赏散文诗第二段,丰富词汇“绚丽多彩”。

  师:“小草为什么说秋天是黄色的?”

  师“枫叶为什么说秋天是红色的?”

  师“白菊为什么说秋天是白色的?”

  师:“松树为什么说秋天是绿色的?”“绚丽多彩是什么意思?大地为什么说秋天是绚丽多彩的?”

  小结:孩子们,不同的事物在秋天里都有不同的变化,原来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颜色变化来告诉我们秋天的信息的。

  四、

  1、通过诗歌回顾,感受散文诗中不同角色的语气变化。

  师:我还听到“小草轻轻地告诉我说秋天是黄色的”,为什么要轻轻地说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枫叶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是沙沙地说?我们来试一试……

  谁来学一学菊花开放的动作,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松树是怎样告诉我们的?谁来试着学一学……

  大地骄傲地告诉我们秋天时绚丽多彩的,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是大地妈妈的孩子,大家都变得这么美丽,大地妈妈也感到特别的高兴、特别的自豪。就像小朋友都是老师的好宝宝,小朋友进步了,老师也会感到很自豪、很骄傲一样。那我们连起来朗诵一下。

  2、播放课件,师幼尝试朗诵散文诗,进一步感受诗歌的优美和秋天的多彩。

  小结:小朋友,其实秋天还有很多很多的颜色,一会儿我们也去找一找,然后把找到的颜色也编到我们的诗歌里,比比谁编的最好听……

  活动延伸

  1、利用秋天中典型事物的图片,学习仿编散文诗。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秋天的美丽画面。

  附秋天的颜色

  秋天是一副美丽的图画,美在哪儿呢?我乘上一片落叶做的小船,要去看看美丽的秋天。一阵秋风吹来,我感到凉丝丝的,呀!秋天还送来一阵阵的香味,我看到秋天里有许许多多的颜色,真美!那秋天到底是什么颜色呢?

  我问小草,小草轻轻地告诉我:“秋天是黄色的。”

  我问枫叶,枫叶沙沙地告诉我说:“秋天是红色的。”

  我问菊花,有一朵白菊花告诉我说:“秋天是白色的。”

  我问松树,松树大声地告诉我说:“秋天是绿色的。”

  我问大地,大地骄傲地告诉我说:“秋天是绚丽多彩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育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气氛活跃,幼儿能积极参与。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运用到实际活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教学使幼儿了解自然界中小动物躲雨的方式,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以及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启发幼儿发散性思维,使幼儿产生联想,进一步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动词躲、钻、飞。

  活动准备:

  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与内容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情境表演的头饰。

  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情境表演及多媒体演示法,导入法,能在瞬间吸引孩子的目光,让孩子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

  第二部分:感知法,欣赏作品。

  1、了解作品的内容

  2、进而理解作品的`风格,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等特点,运用多种多样欣赏手段和方法:如“听磁带中的作品,师有表情的复述作品以及观看多媒体课件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幼儿欣赏,使幼儿在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活动。

  第三部分:表现法采用:角色扮演以及角色互换等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创编作品。注意难点部分: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幼儿尝试用各种角色来创编作品,既激发了幼儿积极创作的欲望,又能使幼儿顺利迁移已有的经验,这会使幼儿感受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如果孩子对作品创编活动比较顺利,也可同伴之间交流,角色互换,或者同伴之间创编接龙,如小鸟换成小青蛙,小松鼠等。

  活动结束

  通过持续不断地感受作品,激发幼儿想象力,丰富其语言词汇,还能生成其他有价值的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同的药功效不同。

  2.了解吃错药的危害。

  3.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知道药片不能随便吃。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不同的药功效不同。

  2.吃错药的危害。

  活动准备

  自制小药箱、大画册、护士服、护士帽、针管、各种药(片剂、胶囊、喷剂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亲切问好:

  宝贝们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小品,请小朋友们欣赏(小演

  员入场,自我介绍)。

  二、情景表演:

  场景:医院

  人物:医生、妈妈、宝宝

  (一)情景:宝宝有些咳嗽,妈妈带着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给打针、

  开药。

  (二)讨论情景并提问:

  1、妈妈带着宝宝去哪里?

  2、宝宝怎么了?谁给宝宝看的病?

  3、医生是怎么做的'?

  4、请小宝贝们说说见过什么样的药?

  三、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各种药给小朋友看,并让小朋友说说这些药的颜色、

  形状等,该怎么吃?

  四、讨论吃药时应注意什么?

  小结:每种药都有它特有的功效,不同的药治疗不同的病,要按医生的

  要求服药,吃药前要仔细阅读说明。

  五、观察大画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1)让幼儿讲一讲画册中发生了什么事?小朋友这样做对吗?

  (2)让幼儿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引起

  其他的症状,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生病了一定要在大人的照顾

  下吃药或用药。

  六、游戏:小小药剂师,发明一种新药,用橡皮泥制作好,放进小药箱里。

  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整理药箱。

  教学反思

  安全教育教育一直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孩子们自我意识薄弱,对任何的事物都充满的好奇心,不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所以我在班里和孩子们开展了一个健康活动:《药片不能随便吃》,活动主要让孩子们要懂得药片不能随便吃,吃错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并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活动开始,我先让三个孩子演了一个小品,创设了一个医院环境,让小朋友们懂得:有病要去医院。然后我出示了一些常见药品,孩子们对这些药的用途及名称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很多的孩子都能积极的举手告诉我这些药品的名称,有的孩子把用途说出来了(班里有的孩子知道但回答不太完整,相信孩子们可以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通过不断积累,会有所进步的)孩子们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和老师同伴交流,已经了解了一些初步的药品知识。然后出示一个孩子随便吃药后出现的症状的大画册,让幼儿知道药是不能乱吃的,吃错了药不但不能治病,还会引起其他的症状,严重的会有生命危险。

  幼儿园教育是琐碎的,很多的知识我们要融入于孩子们一日活动中,孩子们就能更好的体会,所以平时我常常把安全教育融入在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中,利用游戏、儿歌、语言、故事等提醒孩子们注意保护自己和同伴。

  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牵动着老师和家长的心,相信只要家园同步会起到事半倍的效果,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可爱的孩子们共同努力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大胆运用球各种体育锻炼,发展创造力;

  2.培养幼儿之间合作感和平衡能力。

  3.通过运球让幼儿从中感到快乐同时也提高了能力的发展。

  活动准备:

  幼儿园器材篮球,

  活动玩法:

  2个幼儿一组,面对面或背对背,把一只球夹在中间,合作把球运到指定的地方,看那最快为胜。

  活动规则:

  1、在运球的`过程中,手不许碰到球;

  2、途中如球掉下,则捡起球返回起点,重新开始。

  活动反思:

  运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知和理解颠倒词语的含义。

  2、幼儿学会如何颠倒词语并讲清楚普通话。

  3、幼儿在颠倒词游戏中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并积极大胆的参与到游戏中。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幼儿对小精灵这个卡通人物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2、幼儿知道蜜蜂,蜂蜜这些常见物。

  物质准备:

  魔杖1个;小精灵装饰;颠倒词挂图;颠倒词ppt等;小动物胸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佩戴好胸饰依次按照自己的小组做动作

  师: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XX,现在呀我想请小动物们介绍一下自己,会跳的'小动物们在哪里?你们是怎么跳的呀?会飞的小动物们在哪里?你们是怎么飞的呀?会游的小动物们在哪里?你们是怎么游的呀?小动物们真棒!我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今天呀,小精灵要找搭档啦,你们想做吗?她呀,会选表现的最棒的小动物来做他的搭档,那让我们去看一看,小精灵的要求是什么吧

  二、基本部分:

  小精灵:小动物们好,我是你们的精灵姐姐,我呀,想给自己找搭档,但是我的搭档呀,必须会一些小魔法,小动物们,你们会吗?你们不会呀,那学会了再来找我吧。

  师:小动物们,刚刚小精灵的要求你们知道了吗?那你们想学习魔法吗?好吧,那老师就教你们一个小小的魔法,颠倒魔法,你们要好好的看清楚,老师是怎么变得吧。

  师:乌拉乌拉变,蜜蜂变蜂蜜!(ppt切换)

  师:你们看,我用颠倒魔法把蜜蜂变成了什么呀?(蜂蜜)那你们知道什么是颠倒吗?颠倒呀,就是把东西反着读,蜜蜂反过来就是蜂蜜,牛奶反过来就是奶牛,小朋友们知道颠倒是什么意思了吗?那现在我要考考小朋友们,(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呀?那我们用颠倒魔法能把他变成什么呀?那小动物们我一起念出颠倒魔法,把他变过来吧。乌拉乌拉变,牛奶变奶牛!(ppt)

  师:那现在呀老师要给小动物们布置一项任务了,老师呀,要求小动物们把这些东西用颠倒魔法变过来,小动物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就和老师一起念咒语吧。(ppt)

  师:我刚刚听到有一些小动物的读音不太标准,这样啊,咒语就没有用了,现在呀,老师就带小动物们一起吧这些词语念一念好不好?

  老师带读词语(挂图)师:现在我们的小动物读音标准多了,那我们呀就再来练习练习咒语吧,小动物们可以和边上的好朋友互相变一变,看看能不能把他的名字给颠倒过来,等会啊,老师会请两个小动物上来表演一下,看看他们变的怎么样。

  (请几组小朋友上台演示)师:小动物们说说看他们变得好不好呀?那老师要给他们一点小奖励(贴纸)。小动物们,你们觉得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颠倒魔法来变的呀?(讨论)

  师:小动物们今天学习的真棒,那我们就要请出小精灵来选他的搭档了,小朋友,我们一起大声的把小精灵叫出来吧,小精灵!!!

  小精灵:哎哎哎,我来了,小动物们你们学会魔法了吗?那我要挑选几个小朋友上来比赛一下了(兔子,蝴蝶,小鱼队各一人)(游戏竞赛)小精灵: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谁表现的更棒一点呀?我觉得呀,每个小动物都很棒,那你们就都做我的搭档吧(每人戒指)

  三、结束部分:

  师:今天在魔法课上,小动物们都表现的非常棒,现在呀我要给每个小动物们一点小奖励,我们请小精灵发给我们,好吗?(发贴纸)

  师:今天学了一天的颠倒魔法,小动物们都累了,要回家休息了,等我们回家以后也把颠倒魔法教给爸爸妈妈,好吗?小动物们,再见!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小脚的特点和功能,产生初步的探索兴趣。

  2、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脚。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脚丫乐园(有沙子、地砖、鹅卵石、海绵);

  2、小组操作材料:毛巾、肥皂、钉子、火、笑娃、哭娃等等五套

  3、律动磁带:《大鞋和小鞋》

  活动过程:

  一、脚步律动导入,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用小脚来跳个舞,好吗?

  二、赤足坐在地毯上,认识双脚的结构。

  1、脱袜子(儿歌)。

  2、初步认识脚趾、脚背、脚心。

  5、小脚为什么会有臭味?怎样让我们的小脚变得香香的呢?

  三、通过体验和感受,引导幼儿认识脚的功能。

  1、小脚有什么本领呢?请幼儿去小脚丫乐园走一走、踩一踩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2、幼儿赤脚体验踩在沙地、海绵、鹅卵石、地砖上的感觉。

  3、活动后谈话小结:我们的小脚真有用,除了能帮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能感觉冷、暖、硬、软、光滑和粗糙等。

  四、通过小组操作,引导幼儿知道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1、(出示笑的小脚和哭的小脚图片)小脚为什么会笑?小脚碰到哪些东西会哭呢?哪些东西是小脚喜欢的?哪些东西是小脚不喜欢的?分别送到它们的身边。

  2、幼儿小组合作操作送卡片。

  3、和幼儿一起讲述。

  4、引导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活动结束:

  1、穿袜子(儿歌)

  2、摸过脚,脚上的细菌都到手上了,怎么办?我们一起去洗手吧!

中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在学习活动的主要内容中,有让幼儿了解社会常识这一内容,因此我们预设了本月主题——周围的人,旨在让幼儿接触了解周围生活的环境,理解并遵守基本的行为规则。在加上我班一幼儿家长开理发店的,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鼓励家长走进幼儿园,我设计了这一活动。在以幼儿为本的课程体系中,有句话说的好:“为幼儿学会表达提供灵活多用的课程及其活动空间。”我班幼儿比较胆小,在陌生人面前不善表达,我就特意设计了几个环节,让幼儿多开口说。比如:刚进大厅时,让幼儿对看到的环境说说;看看客人老师的头发,和客人老师说说话。最后一个环节让幼儿设计发型我没有讲评比谁设计的发型好,因为孩子间存在差异,只要幼儿乐于参与就是好的,每个人的设计都是美的。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尝试看图谱有感情地演唱,唱出歌曲中的强弱、渐强渐弱。

  3、体验理发师理发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练声导入,产生兴趣

  1、回忆生活经验。

  “小朋友,你们去理发店理过发没?”

  “那理发师用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让我们一起听听理发师的剪刀发出的声音:咔嚓、咔嚓。”

  2、掌握“咔嚓”节奏。

  “让我们一起来给自己理理发吧!”

  小结: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漂亮,真漂亮!

  二、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1、说说歌词

  (1) 学习第一句歌词

  “我们一起去理发店看看吧!理发店里有谁?”(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我们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让我们再加快速度说一说。”“他们在干嘛?”

  (2)学习第二句歌词

  “头发还没有剪好,还要继续工作:拿起剪刀剪呀剪呀,咔嚓咔嚓。”

  (3)学习第三、四句歌词

  “头发剪好了,我的发型怎么样?”(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好看,真好看。)

  “你们的头发剪好了吗?也来夸夸自己。”

  (4)完整说歌词

  理发师的工作真有趣,还有更多的客人要理发,我们也来做理发师,完整说一遍。

  2、唱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老师还能把理发师有趣的工作唱出来呢,请小朋友仔细听。”(教师范唱)

  (2)幼儿学唱

  (A)初次演唱

  “你们想做理发师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B)难点练习

  “你觉得哪里还不太会唱?需要再唱一唱?”

  (C)情感提升

  “小朋友看剪刀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大剪刀可以用力剪,小剪刀轻轻剪。”

  “这边还有一个什么符号,像什么?音量由小到大。”

  (D)完整演唱。

  “让我们有感情的一起再来唱一唱吧!”

  三、师生互动,体验快乐

  “ 小朋友终于学会当理发师了,那你想给谁理发呢?”

  “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给客人老师也理个发吧。

  教学反思

  “理发师”是贴近幼儿的生活和熟悉的一个人物及事件。我在教学设计上有了一些创新,通过动作的加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熟练的掌握歌词,了解歌词含义。首先,引导幼儿熟悉歌词,首先我以儿歌的.形式引出歌词,有利用教师扮演理发师、幼儿扮演顾客的游戏形式再次熟悉歌词。其次,用图谱、情景带动幼儿去熟悉歌词并跟着老师一起学唱歌曲。第三,用表演的方式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熟悉,并请幼儿进行歌曲表演和和角色扮演,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能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并且幼儿都能随着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体验到与同伴之间合作游戏的快乐。

  《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能。因此我的活动设计面向全体幼儿,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整个活动下来都比较顺利,也达到了预期的学唱歌曲和激发幼儿角色扮演的欲望,孩子们也能体会理发师这个职业工作时的开心、愉快的心情。

  当然也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孩子们在歌唱是总是不会找前奏,但是在活动中我却没有提出这个缺点,导致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还是找不到前奏,这是在以后的活动中都需要注意的“前车之鉴”,总之,在这次期中开课中学到了很多,也发现了自己在音乐活动中应当注意的许多问题,相信在一次次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我会学到更多!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10-11

中班教案12-09

中班的教案11-05

小鸡教案中班教案01-21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走路教案01-16

中班儿歌教案01-17

中班健康的教案01-15

中班教育教案01-16

中班健康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