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案

时间:2023-04-20 17:07:5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北京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北京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北京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根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索计算8、7、6加几的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指导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2、学生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图意,你会列式吗?

  3、你能够根据学过的方法计算吗?

  二、学习新知,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1、小组合作交流,怎样计算?

  7+58+5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重点指导:凑十法

  3、学生说说你在计算中遇到的困难。

  4、反馈:

  5+6=

  三、课堂练习:

  1、计算

  8+6=7+6=6+6=

  101010

  2、速算比赛

  3、找朋友

  学生连线

  四、独立作业:

  计算109页4、5题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根据9加几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索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感悟“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大多数学生在口算中,速度提高较快。

北京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课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写的。文章记叙了在风雪交加的行军途中,一位红军队伍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这位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贵品质。

  课文脉络清晰,它是以军长思想感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对军长的侧面描写来烘托军需处长的品质。

  学情分析:

  1.课文着力运用的人物刻画、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适于学生学习写作。

  2.课文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芒:课文塑造了两个干部形象,一个是对战士无比关怀的军长;一个是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这种忘我精神的渗透利于学生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设计理念: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整节课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质疑,实现语感积淀,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在积淀语言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轻松地落实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

  1. 通过对军需处长冻死时的神态、动作、穿着及军长的神态描写的分析学习,体会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侧面描写等表现手法。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学习,能理解“丰碑”的含义。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第七自然段,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体会他的献身精神。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对军长的描写,引导学生初步领会文章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大雪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媒体和资源:幻灯片 视频短片

  本课流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重点品读.体会精神

  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体会军需处长

  体会军长

  深刻感悟军需处长

  理解丰碑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在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红军们爬雪山、过草地,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困难,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英雄赞歌。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丰碑》讲述的就是红军途中的一个感人的故事,齐读课题

  师:(课件出示红军队伍爬雪山时的视频)

  看,这就是那只装备极差的红军队伍,此时的云中山早已被严寒冻成了一个大冰坨,战士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跋涉着,设想一下这支队伍将会遇到怎样的困难?

  生1: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好几百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激情引入和直观的视频感知,把孩子引入到文本的意境中,把学生带到了艰苦的长征路上,这样声形并茂的引入,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达到“课伊始,情即发”的目的。

  二、重点品读,体会精神(分析军需处长)

  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面前,这支队伍在前进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3——13段,边读边想。

  生: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在严寒中冻死了的一位军需处长,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板书:军需处长。

  师:军需处长是做什么的?课文中哪个自然段详细地描写军需处长了?

  生:是给大家发放物资,衣服的…… 第7自然段详细写了军需处长。

  师:默读这一自然段,(自学要求出示):

  用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

  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

  用双横线画出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的句子。

  在旁边做简单地批注。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领学生自主读、画,钻研文本,推敲词句。

  师:描写军需处长动作的句子是——

  生: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

  师:描写军需处长神态的句子是——

  生: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士借火。(冒号后面表解释说明,描写他神态的'样子)

  从“镇定、安详“引导孩子:对于当时恶劣的环境,能活下来已经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对军需处长来说,他本可以凭着自己是“军需处长”的官职,穿上棉衣,不会冻死。透过“镇定、安详”那坦然自若的神态让学生明白:军需处长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为自己尽到责任,死而无憾!体会到军需处长那种“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

  师:描写军需处长穿着的句子是——

  生: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师引导孩子:“单薄破旧”说明了他穿得既少又破,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他就是发放衣服、被褥等物资的,他本来有优势给自己穿最好的棉衣,甚至有优势多穿一件,但他却没有这么做……军需处长明明知道自己会冻死,却把棉衣让给了战友,让孩子从表面的理解词语到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说出“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追问、评价,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读书、思考、品析,将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品味落到实处。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积累,推想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而发展语感。

  师:(课件出示军需处长图和第七段文字并配上舒缓的音乐)

  下面让我们怀着对军需处长无比崇敬与怀念的心情,以低沉、舒缓的语调一起来读读这个自然段。

  生:齐读7自然段

  三、侧面描写,体会精神(分析军长)

  师:我们对军需处长这个人物有了更深的认识,你发现了吗?作者同时还详细地描写了另外一个人物,谁?

  生:——军长

  师:请同学们画出描写军长神态的语句,归纳一下军长神态有哪些变化?

  简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方法去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师:出示填空:当军长发现有人被冻死时,军长( )

  当军长知道他就是军需处长时,军长( )

  当军长眼睛湿润地久久地站在雪地时,军长( )

  当军长向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的时候,军长( )

  生:小组交流填空 (悲愤)——(震惊)——(内疚)——(敬佩)

  师:军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谁来读读表现军长悲愤的语句——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生:读句子——感受到了军长脾气很大……

  师:“抽动”和“抖动”有什么区别?

  生:抽动没有抖动程度深,抖动说明军长悲愤到了极点……

  师:读出悲愤的语气

  生:读这几句

  师:你还想读表现军长的那些句子?读出味道来。——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想读表现军长震惊的句子,说明军长……

  我想读表现军长内疚的句子,说明军长……

  师:他为什么愣住了?——前边还有一个“愣了一下”有什么区别?

  生:第一个愣说明他很吃惊,第二个说明他很自责。

  师:谁来读读表现军长敬佩的句子

  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谁来当一下这个军长,把军长的感情变化读出来。

  生:读出来。

  师:文章主要写军需处长,为什么还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军长呢?

  生:从军长的描写可以表现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描写吗?

  生:侧面描写。(介绍)

  师:是呀,此时将军的心情是多么复杂呀,既有震惊又有内疚,但更多的是敬仰,你自己也来读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此时此刻将军复杂的心境吧!

  生:自读。

  设计意图:理清军长的情感变化后,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朗读.通过学生那浓浓的情感,深深的敬意让学生、老师、文本融为一体。那位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的形象就像一座晶莹的丰碑耸立于每位学生的心中。至此,学生的感悟水到渠成。

  四、回顾重点,深入领悟。

  师:通过对军长的语言、神态的刻画,更加突出军需处长的献身精神,我们再来读读描写军需处长的那个段落。(出示第七自然段)

  生:配乐,师先读——生接读——生齐读

  设计意图:这时学生的读比第一次分析时的朗读应该更有韵味,因为这时的朗读孩子是在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军需处长的伟大精神所在,带着的是发自内心的敬佩而读,从读中真正感悟到军需处长“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

  五、题目连接,体现中心

  师生配合: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住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师板画丰碑图)同学们,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丰碑”,在这里又出现了,想一想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师引导:1.“丰碑”本来指什么?(指的是对死去的人立一个石碑,写上一些碑文)

  2.在文中指什么?(让学生感悟到军需处长冻死的画面就想一座丰碑)

  3.最后讨论为什么说被大雪覆盖的军需处长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透过军需处长画面的这座丰碑,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军需处长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他是军长、好战士心中的一座丰碑。)

  设计意图:课堂虽已接近尾声,但此时学生内心的情感却在澎湃着,内心的激情却在涌动着,安排这样的环节就是要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倾吐他们对军需处长那份由衷的敬佩。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难点,使文章的中心也达到了一个提升。

  师:这位军需处长为了战友们永远地长眠于雪山之中。他的战友能走出雪山、走向胜利吗?

  生:能。

  师:让我们带着战士那坚定、必胜的信念一起来读读最后一段话。

  生:齐读最后一段话。

  师:这段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句?

  生:反问句

  师: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改成陈述句)

  生:胜利一定会属于这只队伍。

  六、环境描写,衬托人物

  师:作者不仅描写了两个人物,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还有大量的环境描写,从书中找一找,

  生:找环境描写的句子

  师:谁给大家读一读?用这么多环境描写有什么好处?

  生:恶劣的环境能突出红军的品质,能突出军需处长的精神……

  师:我们以后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品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好处,有助于学生写作的积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七、总结全文,升化情感。

  师:战士们走过了雪山,红军的长征也取得了胜利。但是我们的这位军需处长却长眠于雪山之中了,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你想在碑上写什么?在纸上写一写。

  生:毫不利己 专门利人……

  设计意图:这样不仅让孩子写作得到了训练,而且还锻炼了孩子语言表达概括的能力,做到了读写结合,同时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其实更是孩子们对课文内容总结的一个考察,对课文中心思想的一个升华。

  师:让我们记住这段感人的故事吧,记住这个伟大的军需处长吧,记住这座晶莹的丰碑。

北京教案 篇3

  一、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喜欢的词句。

  3、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

  二、课前准备

  图片投影、生字词卡片、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资料。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新旧迁移引入新课

  1、(投影出示:二年级上册中《北京》一课的有关图片。)大家还记得这些美丽的地方吗?咱们再来回忆一下《北京》那一课中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背诵与图片相对应的句、段。

  2、多美的.景色啊!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北京白天的风光,你们想进一步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专写北京夜景的课文。(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北京的夜晚是怎样的?可用文中的词语表述。

  2、 配乐播放北京夜景图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小朋友们,让我们用眼睛用心灵去感受北京夜景的美吧!你们看..

  3、你们感受到北京夜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指名回答)

  4、作者感受到的美是否跟我们一致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课文通读顺。

  5、交流认读生字。

  6、分自然段读课文,划出课文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三)图文对照,读中感悟。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把北京想象成什么?(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2、 谁能把这一自然段美美地读一读呢?(指名读,齐读)相互评价后悟出应把亮和灯的海洋,光的世界重读。

  3、 质疑。(理解夜幕降临)

  (四)复习巩固

  (五)写字

  五、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灯 光 长安街:华灯高照

  的 的 环形路:道道彩虹 明 辉

  海 世 王府井:焕然一新 亮 煌

  洋 界 故 宫:银光闪闪

北京教案 篇4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核心

  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教师真诚的微笑,在教学中价值千金。微笑意味着教师关爱学生,盼望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能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轻松感、愉快感、享受感。当学生质疑问难时,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我用微笑的神情,亲切的语言,给予恰到好处的鼓励和点拨,尽量缩小师生间感情上的距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战胜自己,闯过暂时的难关。

  下面是我上小语第三册《北京)一文时,学生自学第二自然段的部分片断实录。

  师:读了这段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学生:庄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许多同学都举起手)

  师:你多会提问题呀!大家都想帮助你,不过老师相信,你自己经过努力是会弄明白的`。

  (教师出示天安门的投影片,让他视察、感受后,说出对天安门的印象怎样?整个场面有一种什么气氛)

  学生:天安门很美丽,非常庄重、严肃。

  师: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在哪些场面上体会到了庄重、严肃的气氛?

  学生: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我感到天安门非常庄严。

  师:你多聪明啊!还有能超过他的同学吗?

  生:在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上,解放军迈着矫健的步伐,好威武,中国人好了不起呀!那是多么庄严的场面啊!

  师:大家一学会,就知道用,真能干。我要把最高荣誉奖给这位既会提出问题,又会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同学。是什么奖呢?我用手抚摸他那聪明的小脑袋。老师和同学也要向你学习,相信自己,要有自信心,和你一样会越来越聪明。

  以上片断实录给我们的启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气氛会更宽松,也就会更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共同思考研究,在合作中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运用知识,让儿童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孩子的创新意识将进一步得到培养。

  二、构建立体信息交流网络是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关键

课堂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主渠道。应倡导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与同伴之间的多方面交往。我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课堂模式:师--个,师--班,个--班三种交流模式。努力创设各种交流交往方式,力求交往全面化,即类型,形式包含以下6种(如图1〕: 交往类型 师生交往 生生交往

  交往形式

  个体 师--个 个--个

  小组 师--组 组--组

  班级 师--班 个--班

  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而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成长。其中,同伴交往是课堂中人际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形成多种方向的信息流,这样,不仅解决问题的速度快,而且传送的信息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权威控制的单向信息交流所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的局面。从而充分发展了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品质。

  例如:小语第三册(北京)。我首先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后,再分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请看课堂片断实录)

  生1:我们小组讨论的问题是第三自然段的第4句话: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这句话中的绿毯似的草坪可以换成绿色的草坪吗?

  生2: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绿毯似的草坪也是讲草坪的颜色是绿色的。

  生3:我不同意她的看法。因为绿毯似的草坪 不但写出草坪是绿颜色的,还写出了草坪的形状像地毯一样。

  生4:我认为书上的句子写得很美。因为绿毯似的草坪让我感到草坪像毯子一样,用手去摸毛茸茸的,要是我躺在草坪上面,一定会软绵绵的。多么舒服、多么暖和啊!

  生5:读了书中的这句话,我体会到了北京市民是怎样常年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的。北京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啊!我多么想去北京游一游啊!

  师:讨论得棒极了!多么聪明的一群孩子,你们真会读书。你们不仅会提出问题,还善于用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真是了不起!

  因此,教师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情境变融、知情结合、思维活跃的课,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全面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目的。

北京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Hello,.”,向他人打招呼。

  2. 能认读单词hello,boat,coat,感受它们所含有的共同元音音素/ou/。

  3. 能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熟练地说唱、表演小韵文。

  4. 能得体地与人打招呼、问候。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打招呼用语“Hello,

  2.熟练、准确地说出小韵文。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Listen and say】

  1.导入

  (1)教师亲切地和学生打招呼

  Hello, boys and girls!引出

  hello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个单词的读音。并请同学们和老师热情地打招呼。

  (2)和同学打招呼I’m your English teacher. I’m Miss Qu. So you can say hello,Miss Qu!。

  What’s your name?学生说出自己的名字,和教师打招呼,和同学打招呼,教师进一步让学生练习hello。

  (3)与本册书主角见面教师展示本书主角照片:Lingling,Yangyang,Baobao,Maomao,Guoguo等,让学

  生们和他们打招呼。

  2.学习对话一

  (1)认识场景和人物

  教师出示并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主题图,设置新情景,

  Today is Maomao’s first day in school. He meets new friends.

  请学生观看第一段对话内容,观察人物并引导学生注意听两个人物的对话内容。

  What do they say?学生重复对话内容。

  (2)初听理解对话

  播放对话,请学生听一听。

  请学生重复对话。

  (3)听录音模仿跟读

  播放对话录音,请学生进一步听清、理解对话内容。

  教师反复播放对话录音,请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进行跟读练习。(4)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5)小组展示。

  3.学习对话二

  (1)认识场景和人物增加Miss Wang和其他小朋友,走入教室的`场景。

  (2)初听理解对话

  播放动画,鼓励学生说出听到的内容。

  (3)听录音模仿

  重放对话录音,请学生边听边看主题图,进一步听清、理解对话内容。

  请学生模仿录音中的语音、语调。

  (4)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5)小组展示。

  【Let’s act】

  1.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对话部分并展示。

  2.设置情景

  同学们进入校园,互相打招呼。

  【Point and say】

  1.引入

  教师说我们都认识了好朋友,那hello也认识了一些好朋友,

  你们猜猜他们是谁呢?

  2.词汇学习

  (1)听并跟读模仿

  (2)初步理解词义

  呈现大量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力求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3.语音训练

  (1)教师示范朗读因素/ou/及单词,请同学边听边看教师的口型。

  (2)请学生关注o,oa的发音,/ou/-hello/ou/-boat/ou/-coat尝试认读单词go

  4.游戏

  What is missing?

  5. TPR

  学生拍手说单词。

  【Let’s say】

  1.学习歌谣

  (1)老师通过上个环节的律动,组成歌谣内容,学生看老师的动作,说出老师表演

  的词汇。

  (2)听歌谣录音,尝试说出歌谣中所听到的内容,教师将学生所说内容绘画于黑板。

  (3)教师呈现歌谣的情景,学生再次理解歌谣。

  2.说唱并表演歌谣

  3.歌谣展示

  教师给予激励评价。<

  【I can introduce】

  请台下同学和台上的同学们打招呼。

  例如:Hello,…

  五、Homework

  1.常规听读15~20分钟。

  2.制作P3的三张小卡片。

  3.背诵并表演歌谣。

北京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化分数的方法,能熟练、正确地将小数化分数。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分数化成小数

  把分数化成小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化成小数,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注意用≈)。

  例1:4分之1=( ) 2又5分之1=( )

  10分之9=( ) 1又5分之4=( )

  二、小数化分数

  把小数化成分数:先看是几位小数,用10,100,1000……做分母写成分数,然后再约分成最简分数。

  例2:把一条3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多少米?如果平均分成5段呢?问题:你能用小数和分数分别表示出每段绳子的长度吗?

  ①3 ÷ 10 =0.3( m )②3 ÷ 10 = 3/10( m )3 ÷ 5 = 0.6( m )3 ÷ 5 = 3/5( m )0.3=3/100.6=3/5

  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化简。

  练习:

  1 、填空。

  (1) 0.7 表示()分之() , 写作 (2)0.09 表示()分之() , 写作 (3)0.125 表示()分之(),写作 。

  (2)0.3表示( )分之( ),写作 。

  2、0.07=7/( ) 0.04= 24/( )=()/( )0.123=( )/( )

  小结方法:小数化成分数时,先把小数写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 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注意约分的要约分。

  知识点:

  如果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只含有2或5这两个质因数,它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课堂练习:

  1、把小数和分数相等的用线连起来.

  0.1250.280.550.0711/201/87/10014/50

  2、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090.250.120.40.150.450.840.234

北京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读6个字。

  能力目标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情感目标:

  产生学习北京老人关爱他人的好品质的愿望。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感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边读课文,边借助字典及课后认读字表认识生字词语。

  2.了解文章内容。

  二、再读课文,看看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哪几件事?有什么感受?

  1.边读边划。(用不同的标记)

  2.画出你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三、交流。

  1.作者回忆了北京老人的两件事。

  一件事是:五年前我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动把我驮回车站,使我深受感动。

  第二件事是: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见我在公共汽车上屡屡给别人让座,始终没有坐稳当,主动给我让座的事情。

  2.作者的两次感受。

  (1)那个美丽的秋日,被冷风吹的感觉竟然十分惬意。

  (2)可车刚启动,……被认可的感动。

  四、理解作者的两次感受。

  1.什么是惬意?被冷风吹着应该是冷的,为什么作者却感到十分惬意?

  2.作者被什么感动了?

  五、感受老人的品质。

  把你最受感动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

  六、读第三段,体会一下作者的感受。

  作业:摘抄使你受感动的语句。

  板书设计:

  我 北京老人

  迷路

  耐心指路,驮到终点热心助人

  给别人让座

  给我让座 善解人意、懂得心疼别人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的教案01-10

《北京》教案04-08

关于北京的教案02-19

北京教案模板02-18

北京教学教案09-08

北京课文教案02-14

北京教案3篇03-15

各地娃娃到北京教案02-06

关于北京教案4篇06-05

【精品】北京教案三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