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3-04-11 09:27:56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汇总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小班教案范文汇总6篇

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思路:

  幼儿在熟悉故事的基础上,请他们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来进行表演,使他们以这种感兴趣的方式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活动目标:

  1、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2、理解故事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简单的复述故事,学说主要的对话。

  3、能够根据故事情节模仿各种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重难点分析:

  重点:在活动中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难点:简单复述故事并能说出主要对话

  活动准备:

  角色的胸饰、故事背景的装饰、故事录音磁带

  活动流程:

  回忆故事——共同讲述——表演故事

  活动指导:

  一、回忆故事

  出示萝卜

  师:看这是什么?这是老公公种的一个萝卜,老公公每天都给它浇水、施肥,萝卜越长越大。后来啊老公公想把萝卜拔出来,可是怎么拔也拔不动,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讲述故事

  师:1、老公公每天都对萝卜说什么啊?

  2、萝卜长的很大很大的`,老公公想怎么样啊?

  3、老公公一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啊,他请谁来帮忙啊?老公公是怎么说的?老婆婆是怎么回答的?

  提醒幼儿注意老公公老婆婆说话的声音和语气

  4、老公公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啊,又请谁来帮忙了,老婆婆是怎么说的,小姑娘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还有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啊,又请谁来帮忙啊,小姑娘是怎么喊的,小花狗是怎么回答的?

  6、这时候萝卜有一点点动了,可是还没有拔出来,又请谁来帮忙啊,小花狗是怎么喊的,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边讲边问,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师:最后大家共同努力终于把萝卜拔出来了,一个人能不能拔出来啊?大家的力量大不大啊?

  二、共同讲述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块把这个故事再讲一遍好不好?

  教师旁白,引导小朋友说对话。

  师:萝卜是怎么拔出来的?

  三、表演故事

  师:下面我请小朋友来表演这个故事

  分配角色

  在表演是提醒幼儿模仿人物的声音以及走路时的姿态

小班教案 篇2

  核心导读:设计意图 幼儿的潜力是很大的,因为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东西也许对于他们来说一开始会有难度,但是只要教师愿意多尝试几次,并且通过个别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可以收到不错的

  设计意图

  幼儿的潜力是很大的,因为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东西也许对于他们来说一开始会有难度,但是只要教师愿意多尝试几次,并且通过个别学习能力较强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

  活动目标

  1、学习小碎步走、跑、跳等动作技能,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身体的协调性。

  2、通过花样玩横幅,丰富身体运动体验,激发创新能力。

  重点: 通过花样玩横幅学习走、跑、跳等动作技能。

  难点:通过游戏,体验与同伴友好合作游戏的乐趣,发展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横幅若干(幼儿人数一半)、一条稍大师用横幅。

  2、宽大的场地。

  3、一个配合扮演大鲨鱼的教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花样玩横幅

  1、教师:今天的天气真正好,正是我们结伴外出游玩的好时机。现在就让我们用横幅变成小船,去玩一玩、乐一乐!(小朋友按自己的理解方式两个两个一组,用横幅模仿成小船状,绕场一周。)

  2、教师:呀!这里真美!阳光暖暖的,草地绿绿的,就让我们先在这儿歇一歇,用横幅来做会儿游戏吧!想一想,两个小朋友用一条横幅可以怎么玩?(幼儿结伴自由活动,教师可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游戏,如:跳横幅、拉大锯、翻被子、拔河、抬轿子、划小船、绞麻花、袋鼠跳等动作,鼓励幼儿创新玩法。 )

  3、教师:横幅还可以作浪花,起风了,吹来了一阵阵小风,风儿慢慢变大了,刮大风了,浪花越打越高,风儿慢慢变小了,风停了。妈妈来教你们游泳的本领吧!踮起小脚丫,踩起小碎步,游啊游啊游。本领学会了,坐到浪花上休息一下吧!

  (二)基本部分:鱼儿游来了

  1、游戏一:保护好朋友

  (1)提出问题:这个池塘的旁边住着一条大鲨鱼,她最喜欢捕小鱼了。如果她来捕鱼,我们要怎么办呢?

  (2)教师:嘘!大鲨鱼来了,她想要抓小鱼回去做鱼卷,小鱼赶快想个办法把自己和好朋友藏起来,大鲨鱼来了就抓不到小鱼了。鼓励幼儿两两合作快速地躲到横幅下,尽量缩得小些。

  (3)大鲨鱼在幼儿中间转一圈后返回:哈!小鱼真聪明,大鲨鱼一条小鱼也没抓到!(灰溜溜地走了。)反复游戏一次。

  2、游戏二:网小鱼

  (1)当幼儿坐在全部展开的横幅上时,教师:你们听见大鲨鱼说什么了?这会儿,大鲨鱼终于回家了,小鱼儿可以自由自在地休息一会儿了!

  (2)不好!大鲨鱼又换了一张大网(两位教师双手分别抓住横幅的四个角,用横幅做渔网捕鱼)

  (3)教师:小鱼儿,我们的朋友们被大鲨鱼抓走了,应该怎么办呢?(幼儿讨论,想办法)等到天黑了,大鲨鱼睡着了,我们一起去把我们的好朋友们救出来。我们要注意什么?轻轻地游过去,要小声说话。

  (4)幼儿一边营救,一边说“×××,我来救你了”。

  (三)结束部分:放松动作

  教师:趁着鱼婆婆还没有醒来,我们要赶快搬家。小鱼们,我带你们再去找一个家吧!

  活动反思

  此活动我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废弃物品——横幅来作为活动器具,意在让幼儿感悟到:在我们的身边,每一样东西除了它特定的用途外,还可以挖掘出许多其它功用。整个活动过程,主要以新颖、趣味性强的连环游戏为主线,以一个开放自由的创新活动开始,让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都充分地放开,用轻松、积极、自主的状态逐步过渡到规则性强的'活动中来。

  不足:

  本次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幼儿不够熟悉,课堂掌控的不到位。教师应该多和幼儿进行沟通和游戏,减少示范的玩法,让孩子们自己去发掘横幅的玩法。另外在开头的和游戏中加入音乐的伴奏会使游戏更有趣,更好的把孩子带动起来。

  小精灵网站温馨提示:作为老师,教学活动虽然要遵循幼儿的一些身心发展规律,但是有时候也可以稍稍发掘一下孩子的潜力。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愿意想象“一瓣橘子像什么”,并乐意欣赏歌曲。

  2、在吃吃、玩玩中体验开“橘子船的”的乐趣。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二、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我要请你们猜猜一个东西是什么!(拿出橘子,请几个有儿闻一闻,然后说出水果名字。)对,是橘子。你们喜欢吃橘子吗?怎么吃呢?(剥开来吃)剥开后,橘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一瓣一瓣的)一瓣橘子像什么呢?

  2、交流:一瓣橘子像什么?

  幼儿先自由交流,然后在集体面前讲述(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完整的语句讲述),最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橘子像船。

  3、欣赏歌曲

  1)第一次欣赏,交流:橘子船开到了谁的嘴巴里?

  2)一边开橘子船来吃橘子,一边再次欣赏歌曲。

  3)律动。

  4、游戏:橘子船找朋友。

  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并将橘子船开到乖宝宝嘴巴里。吃到橘子的乖宝宝要到集体前表演一个节目。并轮流进行。

  三、反思

  小朋友很喜欢吃橘子这样的活动。他们的想象力真是很丰富,有的说:“一瓣橘子像玩玩的月牙”;有的说:“一瓣橘子像树叶”;有的说:“橘子像香蕉”;有的`说:“橘子像玩具”;有的说:“一瓣橘子像小船”……请幼儿一边欣赏歌曲,一边吃橘子,他们很开、心。把橘子当船一样开到嘴巴里这样的吃法,对于他们来说更是觉得惊喜。所以他们在活动时特别积极,对音乐地欣赏效果比较好。这次活动不足的地方就是整合性不够强。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并产生相应的体验。

  2、乐意探索情绪调节的方法,知道要保持积极的情绪。

  活动准备: 音乐《拍手歌》、三个娃娃夸张的表情图、多种表情矢量图

  活动过程:

  一、情感体验(互相问好)

  1、教师以娃娃家妈妈的身份逐一介绍三位宝宝:娃娃家里有三位宝宝,他们是大哥、二哥和小弟。

  2、鼓励大家与三位宝宝问好。

  二、情绪体验(模仿各种情绪,进一步体验情绪的变化)

  1、出示三张表情图,引发观察:提问:说说他们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鼓励幼儿模仿“开心、生气、难过”时的不同表情,并谈谈自己的情绪经验。如:当你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也会这么伤心(生气或高兴)(让幼儿对这三种情绪产生共鸣。)

  教师小结: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他的心情怎么样,笑眯眯的说明他很高兴,哭了就说明他很难过,瞪眼睛、嘟着嘴说明他生气了,原来表情不一样,心情也不一样。

  三、情绪变变变(积累情绪调节的方法)

  1、讨论:除了这三种表情,你看到过其他表情吗?(鼓励幼儿通过表情动作大胆表达或表现,并演示相关表情图)

  2、通过表情图,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各种表情,积极体验各种情绪的变化。

  3、继续观察三幅表情图,并展开讨论:提问:说说你喜欢哪个宝宝?(怎么样的表情)为什么?

  教师小结:哭宝宝、生气宝宝的样子都不好看,爱笑的宝宝又好看又可爱,所以大家都喜欢笑眯眯的宝宝。

  4、帮助生气宝宝、哭宝宝变成笑宝宝:你有什么办法能让我的哭宝宝和生气宝宝变成一个笑宝宝?(幼儿互相交流或动作表现,教师以拍照的形式及时加以记录方法,帮助幼儿积累经验)

  教师小结:当朋友或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我们可以相互帮助,如,互相安慰,互相关心,互相谦让,大家就会变得开心起来。

  5、欢乐舞(引发幼儿进一步体验积极情绪所带来的快乐):如果感到高兴你就拍拍手,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吧。(播放《拍手歌》,鼓励幼儿跟着歌声一起唱唱、拍拍,共同体验欢乐的情绪。)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的行为受情绪支配作用很大,他们的情绪依然很捕稳定,容易冲动。所以希望通过开展“情绪变变变”这样一个活动,帮助幼儿逐步产生调节情绪的意识。从今天的活动过程来看,发现有些孩子已经意识到了哭闹和生气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伤害,还会影响周围的人的情绪,如有幼儿说:“阳阳早上来幼儿园时,总是哭着要回家,弄得我也很不开心。”;还有幼儿说:“经常哭,妈妈说要生病的,所以我不做哭宝宝了。”可见,孩子们还是意识到不良情绪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只是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的孩子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是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真实写照。为了让孩子能真正感受到积极情绪所带来的快乐,让更多的孩子能保持积极的情绪,在活动最后,我通过游戏活动 “情绪变变变”,让孩子们跟随欢快的歌声拍拍、唱唱,看到每个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快的表情,听到每个孩子爆发出欢乐的笑声,我知道孩子们已经乐在其中。不过,积极的情感培养不是一个活动就能达成效应的,所以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日常引导,从而让每个幼儿能持久保持一个健康、良好的情绪。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科学探究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口语表达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3、了解皮球的外形特征及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同等数量的大皮球;方形、圆形大积木各一块。

  2、瘪皮球两个,充气针、充气筒。

  3、请家长协助搜集各种类型的球充实体育角,准备各种球类运动的图片、光碟资料。

  4、用各色即时贴剪出眼睛、鼻子、嘴巴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大皮球,滚得快

  1、幼儿自由玩球,主动探索球的各种玩法。

  2、鼓励幼儿积极说出并示范自己的玩法。

  3、幼儿通过玩球,感知球的外形特征,并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感知的。

  4、通过同时滚动皮球与方形积木、皮球与三角形积木,让幼儿了解:圆的东西滚得快。

  5、游戏:(1)我和皮球赛跑。(2)两人合作滚、接球。

  二、大皮球,跳得高

  1、请两名幼儿玩瘪皮球,其他幼儿观察讨论:瘪皮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跳不起来?怎样才能跳得高?

  2、为瘪皮球充气,幼儿仔细观察如何用充气针、充气筒充气使皮球逐渐鼓胀的过程。

  讨论:能不能填充别的.东西?

  3、拍球比赛:我的皮球跳得高。在拍球过程中探索:怎样让球跳得高?

  4、收放好皮球。游戏:“皮球漏气了”。

  三、 大皮球,伙伴多

  1、讨论:你知道的球类有哪些?怎样玩?

  2、观察各种实物球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观看图片与光碟,了解各种球的玩法,培养集体荣誉感。

  4、任选一球玩。

  四 、皮球是我的好朋友

  1、讨论:玩儿皮球的益处。

  2、打扮“我的好朋友”:自选所喜欢的各色五官装饰皮球。

  3、我和“好朋友”一起玩。

  活动延伸:请家长利用业余时间多陪孩子看球、玩球,进一步加深对球的认识。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乐于参与游戏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1、课前先学会小白鹅的肢体形象动作

  2、户外空场地一块。

  3、游戏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活动引题

  (1)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变魔术————看看我变什么小动物了?(大白鹅)

  “嘎!嘎!嘎!我是一只大白鹅,你们愿意当我的鹅宝宝吗?今天妈妈要带宝宝到外面去玩想不想去啊?那我们准备吧!”

  (2)音乐律动入场:

  “宝宝们我们到了,先轻轻的找个舒服的位子做下吧!”

  2、教师示范配合手指谣的方式示范朗诵儿歌“今天我的.肚子里藏着一首儿歌想要和宝宝们玩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宝宝们想不想玩啊?那我们一起先来听听看,这首儿歌是什么样的?(教师配合手指摇的方式朗诵儿歌)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提问:儿歌里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到哪里去了?妈妈怎么样啦?(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把儿歌带入进去)

  4、集体游戏:

  刚才儿歌里的小白鹅和妈妈玩游戏,那你们想不想和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呀?

  那我们就准备吧!(集体边念儿歌边游戏2―3遍)

  5、结束部分:音乐律动《噜啦啦》《开火车》

  宝宝们,我们玩了一身汗好脏啊,跟妈妈一起洗个早吧?

  呀!火车要开了,我们赶快上车回家吧。

  活动反思:

  引导幼儿进行表演、绘画等活动来表现和扩展儿歌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发展幼儿模仿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积极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活动及学习语言的乐趣,并使教学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情感、能力、知识等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的教案04-08

小班安全教案03-24

桔子小班教案09-21

小班教案《吃饭》03-19

种花小班教案10-17

花瓶小班教案10-21

小班汤圆教案11-20

小班《篮球》教案11-21

小雪小班教案01-01

小班鱼的教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