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案

时间:2023-03-26 12:06:37 教案 我要投稿

蜜蜂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蜜蜂教案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蜜蜂教案

蜜蜂教案 1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对儿童来讲,最感兴趣的事物是哪些接近于儿童自身的生活,既与儿童的思维习惯相吻合、与儿童的活动规律一致、并且能够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的事物。比如,儿童之所以喜欢看动画片,除了其中优美的画面以外,里面的故事情节是最主要的因素,虽然动画片中的主人翁大多是一些小动物、卡通人物,但由于它们之间的故事是沿着儿童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向下发展的,所以通常会受到儿童的喜爱。本单元选取的情景素材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从“蜜蜂王国--整装待发--勤劳工作--国王查帐”情景串来分析,俨然就是一幅儿童自身活动的画卷。用这样的素材作为学习材料,不仅能够引发儿童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能够使儿童从中受到遵守纪律、热爱集体、诚实勤劳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能够感受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4个信息窗。依次是:

  蜜蜂王国--整装待发--勤劳工作--国王查帐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有两个重要基础--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与万以内数的认识。(以下画阴影部分为与本单元有紧密联系的内容)

  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如57-29中的第一步计算......57-20=37)、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如57+29中的第一步计算......50+20=70)、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如57-29中的第二步计算......57-20=37,37-9=28)。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竖式、小括号、计算法则(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其中竖式计算是学生能够进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

  是三位数加减法学习的开始阶段;

  是数的计算领域的扩展(在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相应的万以内数的计算也从此拉开了帷幕,所以说是计算领域的扩展);

  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加减法(二)的重要基础(是学习两次进位、两次退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

  3、知识构成。共设有4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信息窗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估算。

  信息窗3:一次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信息窗4: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材解读

  (一)信息窗1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本信息窗作为单元的起始内容,用“蜜蜂王国”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开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作为了解“勤劳的小蜜蜂”心理的最大需求,不是蕴含在其中的数学知识,而是能够了解蜜蜂王国与人的王国的共同之处。自然能够称得上是“王国”与“勤劳”,那么就应该与人的王国一样,有分工,有合作,那么是不是这样呢?只要打开情景图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蜜蜂王国与人的王国是一样的--有侍从、卫兵、清洁工、保育员。素材正迎合了儿童的心理需求。

  2、情景图中的信息。

  侍从--32只;

  卫兵--45只;

  清洁工--29只;

  保育员--57只。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2个绿点,共4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进位)。

  第一个绿点: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

  第二个红点: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退位)。

  第二个绿点: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不退位)。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②以多样化解决问题、探求计算结果为基础,促使学生对数的计算有新的认识,并在优化、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③以“算法多样化”为手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时,学到的方法只有一种,既用竖式计算,随着数的认识的不断扩展,对学生计算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包括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技能的提高、在计算学习过程中其它能力的培养等等,因而只用竖式计算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能力及技能的培养,有必要把计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既口算),这既是学习的必要,同时也是生活的需要。

  (2)故事引入。教师要对蜜蜂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引导学生用故事来叙述情景,渗透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建议教师把故事写在备课中,并布置学生观察情景,用故事描述情景。

  (3)教学材料准备:计数器。

  (4)时间分配:教材中的问题一和三是重点要学习的,问题二和四是对以上学习的巩固。所以在时间上不能平均用力。

  (5)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的分析是探究学习的重要保证。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100以内的口算。正是因为学生具有了这样的一个良好的基础,才为课堂实施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奠定了有效的保证。

  (6)100以内数口算加减法的算理的抽象与升华是教学目标达到的重要保障。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用竖式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但是由于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进行口算,所以学生在思维习惯与思维模式上有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很多学生不适应。因而必须进行从深层次上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变化,既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理进行抽象、提练与升华,这是本节课上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做不好,口算教学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说即使能够勉强达到了这个目标,目标的达成也是不扎实的。

  (7)“算法多样化”的优化选择问题:也既如何进行100以内数的口算。

  课程标准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课程实施建议”中的“鼓励算法多样化”;二是课程目标中“解决问题”维度的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教学中如果仅仅强调一个方面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的目标,必然会使教学偏离正确的航向。比如如果仅仅强调“鼓励算法多样化”,如果我们的学生学完了本节课或者到本单元结束后还是用“竖式式的口算”(既从后往前算),那么我们的教学的价值在哪里?算法多样化其实是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是“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学习过程,如果仅仅停留在“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算”低层次理解水平上,必然会使教学处于低水平状态。因而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实现以上两个方面的互相融合,既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也既“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既优化算法,也就是在进行100以内数的口算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竖式式口算”的水平上,要让学生学会“从前往后”思考进行口算。当然在教学中还要照顾到一部分学生的特殊思考方法,同时实现教学个性化的需要。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57+29

  列式与计算--口算--与梳理。

  列式与计算:个体尝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具有的基础是竖式计算,这也是学生可能首先想到的方法,因而可以让学生先完成竖式计算的任务,也既首先用原来的方法把问题解决。引导是指让学生把竖式计算的计算过程进行表述,教师不能仅仅从计算法则的角度进行,而要从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角度进行梳理。

  口算:个体尝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尝试口算的方法还可以有如:29+50=79,79+7=86等。

  在口算的尝试阶段,学生极有可能不按教材所指示的方向进行,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还是用原来的老办法,既:7+9=16,写6进1,5+2+1=8,57+29得86。这里学生是按竖式想的办法来进行的,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引导:

  与梳理:用了竖式计算与口算两种方法进行了学习,接下来就要进行口算方法的提练与梳理。不论是竖式计算还是口算,其实这两种方法的实质是相同的,既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进行相加,竖式计算是从低位加起,口算是从高位加起,如何把这两种方法融合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理解口算的方法是从高位加起,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首先对每一种方法的算理进行梳理(伴随着教师的引导概括,教师可以用计数器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第一种方法--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一位数相加。其实是把57分成了50和7,把29分成了20和9。这个过程渗透了“十进制”计数的数学。

  第二、三种方法--先加上整十数,再加上一位数。其实是把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这个过程渗透了“先算部分,再算整体”的分解与组合。

  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改变了学生原有的竖式计算的认知结构,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红点: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57-29

  教学程序与上面的例一相同。

  在上面的例一学习中,其中有一种口算方法是“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一位数相加”,学生可能沿着这个思路去想,既“先把整十数相减,再把一位数相减”,此时遇到了困难,因为一位数7-9不够减。如何把这个负迁移改正过来,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般水平的学生可能还是用老办法去解决,既按竖式借1的方法去想。既:40-20=20,17-9=8,20+8=28。不是说这种方法对学生思维培养没,而是这种方法在目前阶段不适合大众的一般思维能力。聪明的学生可能就去寻找另外的方法,不少学生可能会在这个地方被拦住。此时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小组去点拔。

  有的学生可能会沿着上面的第二、三种思路去思考,很快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既:

  接下来的任务是揭示每一种方法的实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抽象算法:

  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第一种方法的算理,一是计数器,让学生把每一种方法的计算在计数器上演示出来;二是方格图,让学生用两种方法从57个方格中去掉29个方格。

  1

  以上的第一种方法,其实就是减法性质的应用;第二种方法其实就是渗透了“先加上整体,再去掉部分”的。

  (二)信息窗2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如果说前一个情景给我们的感觉是以“静”为主,这一个情景是以“动”为主,教材在编排时注意了动与静的结合处理。作为了解蜜蜂王国下一步该干什么的心理需要,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它们去干什么,教材选择“出发”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延续,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我们成人不妨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本情景图,当儿童读懂了情景图以后,马上就会有置身其中的同感,平时与小伙伴一起游戏、捉迷藏的活动体验马上就会涌止心头。

  2、情景图中的信息。

  向东飞--103只

  向南飞--286只

  向西飞--530只

  向北飞--310只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3个红点,1个绿点,共4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学习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

  绿点:向西飞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学习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第二个红点: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第三个红点: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计算(不进位与不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②初步认识“约等号”,会用约等号来表示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

  ③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探究问题答案与计算结果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意识。

  (2)故事引入。

  (3)教学材料准备:计数器。

  (4)课时分配:建议例1、例2、例3一课时,例4一课时。

  (5)基本思路:先解决问题,再抽象概括。

  (6)例题教学的结构框架:以问题为框架开展探究与发现的学习活动(既以三个红点例题作为结构框架)。

  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西飞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

  以问题为框架也既以题目的类型为框架:例一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加减法),例二为一般情况下的加减法,例三为三位数估算加减法。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过程是一个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先解决问题然后再抽象概括的探究学习的过程。

  (7)教学目标的定位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上一个信息窗借助于这个基础,学生学会了100以内的口算方法。笼统地来说,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但是其中有一种类型的题目我们是不是再提高一下要求,既例一类型的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不进位)。为什么?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课标》中要求会口算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之中,需要进位与退位的题目是口算的难点。530+310类型的题目,由于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思考时没有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既学生可以按照从前向后的口算顺序来思考,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其实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要比100以内需要进位与退位的口算加减法简单。

  (8)竖式计算的顺序: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由于本信息窗的内容不需要进位,所以不管从哪里算起,都对思维的过程与计算的结果不产生影响。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可以让学生开展以个体尝试为基础、小组学习为保证的探究验证过程--试一试,530+310得多少;然后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显性的计算结果)及探究过程(隐性的思维活动过程)。为帮助全体学生都能理解计算的算理,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汇报的过程,对全体学生进行操作探究的指导--利用计数器,把抽象的推理变成学生的活动,如“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这一思路,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都来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最后,让学生自已完成“向西飞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的探究,这其实是一个演绎探究的学习过程。

  可能有的教师会问,题目比较简单,有必要再用计数器吗?再简单的题目总有少量的学生不理解、不会做,另外,使用计数器以后,当学生遇到如857-37、29+540这样的题目时,学生可能就不会出现数位不对齐的情况。

  教师要指导细致,如可以让学生边拨珠边口述。

  第三个红点: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估算

  (1)估算的意义:所谓估算,既把不是整百、整十的三位数变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的三位数,也既把题目变得简单一些便于思考。因而首先就要思考每个数接近哪个整百数、整十数,本题是变成整百数来思考。

  (2)估算与问题的情景密不可分。到底什么时候变成整百数、什么时候变成整十的三位数,这与思考者对情景的理解与把握有很大的关系,既与思考者的数感有关系。很多情况下估算的判断要与情景联系,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来思考。

  (3)估算与验证相结合。探究出286+103≈400以后还要进行验证,既求出286+103的准确数与之比较,从而判断与验证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4)“≈”的读、写要指导细致、到位。

  (5)要及时抽象与梳理估算方法。

  (三)信息窗3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正象小朋友在一起开展一个活动一样,大家说好了一起出发,奔赴各自的目的地,到目的地去干什么呢?这是了解人的活动的心理状态。教材中的情景图在设置上也注意到了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照应了以上两个情景,小蜜蜂从蜜蜂王国里出发后去了哪里,它们要去干什么,这是小朋友想知道的事情,因而情景设置了小蜜蜂去果园与花园采蜜的情节。

  2、情景图中的信息。

  一队:518只;

  二队:227只;

  果园在我们家的后面,离家592米;

  从家到花园374米。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1个绿点,共3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果园到花园有多远?学习一次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第二个红点: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学习一次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十位向百位借1)

  绿点:从家到果园比从家互花园远多少米?学习一次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个位向十位借1)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师要首先帮助建立情景的表象。特别是家与果园、花园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仅仅通过字面上的叙述与讲解,学生是不清楚的。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家与果园、花园之间的位置图,以此学生理解情景。

  (2)估算意识的培养是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一条主线,因而本信息窗中的例一就是从估算入手开始教学活动。

  (3)教师对学生估算过程及结果要有充分估计。例一592+374的估算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两个数都变成整百数来估算(结果为1000),既上一个信息窗学过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两个数都变成整十数来估算(592≈590,374≈370,590+370=960);

  第三种方法:其中一个数变成整百数,另一个数变成整十数(592≈600,374≈370,600+370=970)。这是教材上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更适合学生目前的基础,教学不妨从这种估算方法切入。

  第二种方法:在没有学习进位加法时大部分学生是困难的',属于暂时要放进“问题口袋”中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估算是能利用原有知识能解决的,而590+370=960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需要进位),所以暂时放进“问题口袋”之中。

  第三种方法:这种估算方法可以实现教学的两个功能,一是可以实现估算教学的再发展。在上一个信息窗中学习的是把三位数变成整百数来估算,接下来就需要学习把三位数变成整十数的估算方法,这是教学的再发展,教学总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二是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找到数本身的特点,如592从数本身来讲,更接近于600,所以选择把它变成整百数来估算。

  第二种方法教师不去强化(如果有聪明的学生能够想到这种方法,可以在例题教学之后再回头进行解释处理)。第三种方法教师可以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引导。

  (4)要开展有指导、有层次的探究性学习。

  估算、竖式计算、计数器操作虽然都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把这几种方法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一个大的学习活动,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在每一个例题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要分开层次,既先进行估算学习,再进行计数器操作计算的学习,最后完成竖式计算的学习。

  (5)难点的突破:利用计数器、开展买卖活动等进行有指导的探究。

  指导探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让学生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二是教师边讲解边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三是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四是与竖式的书写相一致,在计数器上从低位开始拨珠,完成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的操作活动,教师先演示,师生再一起完成这个活动。也可以通过开展买卖活动来突破难点。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果园到花园有多远?592+374

  列式与猜想--探究与验证--反思与升华。

  列式与猜想--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以后,首先进行猜想得数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先去完成个人思考基础上的小组研究,然后组织交流活动。最后对估算的算理用数字及算式进行抽象,既:

  592≈600,374≈400,600+400=1000,592+374≈1000;

  592≈600,374≈370,600+370=970,592+374≈970。

  不论哪一种方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把估算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不能仅仅进行口头的表述。

  探究与验证--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结果对不对?592+374的得数到底是多少?

  引导学生想到“用计数器计算”:

  (1)指导学生用计数器计算,并指名演示。

  (2)教师演示,并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每一步操作。如果有必要,可以反复几次。

  反思与升华

  (1)指导学生用竖式尝试计算,并组织演示与交流活动。

  (2)计算器与竖式计算的比较:

  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完成592+374在计数器上从低位加起的操作活动,并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相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算理与意义,特别是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的意义及每一步计算要注意的事项。

  (3)升华。结合竖式对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进行梳理概括--个位上2加4得6,在得数个位上写6;十位上9加7得16,在得数十位上写6,向百位进1;百位上5加3得8,再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得9;592+374等于966。引导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情况下进行叙述,教师注意在学生叙述困难时给予帮助。

  (四)信息窗4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信息窗,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正像小朋友们开展活动一样,故事总得有个结尾。成群结队的小蜜蜂从蜜蜂王国里出发,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享受丰收的果实。情景图在处理上照应了第一个信息窗,从大王发号示令开始,到大王检查与验收结束。

  2、情景图中的信息。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蜜蜂生产和使用情况。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1个红点,共1个例题。

  红点问题:怎样检查呢?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情景的理解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把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情景中的问题为“去检查一下蜂蜜的生产和使用记录对不对”,其中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蜂蜜的生产,二是蜂蜜的使用记录。蜂蜜的生产是指情景中表格的左边部分,蜂蜜的使用记录是指情景中表格的右边部分,检查对不对实质上就是检查表格中的计算对不对,要帮助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

  (2)探究过程: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充分的估计。当学生理解了情景中的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对“怎样检查”有了初步的理解后,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有:一是573+318=891;二是318+573=891;三是891-318=573;四是891-573=318。对第二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有:一是891-264=627;二是891-627=264;三是627+264=891;四是264+627=891。

  (3)梳理:整体思考,对比观察。教学时教师要把上面的第一种方法抽取出来使学生理解这就是小蜜蜂的计算过程,同时板书出横式,以便于下面的分析。分析时要让学生对比观察竖式的不同,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的验算方法......

  (4)关于验算教学的目标:学会验算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用什么方法去验算,不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学完了四则计算需要对四则计算中各部分的关系进行时再来系统学习,给出结论。此处的教学是为以后系统学习作准备的。使学生知道:怎么来验算加法呢?我们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算,看得数是否与原来计算的一样,如果一样,说明原来的计算结果是对的。当然还有其它的验算方法,不再一一说明。

  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蜜蜂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用具

  生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蜜蜂引路:范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二、合作交流

  (一)认读生字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先听范读,再自己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感悟

  (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事件发生的时间:1922年。

  事件发生的地点:莫斯科。

  事件: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回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生字。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创编表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6、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蜜蜂教案 3

  教学目标

  会认“谈天”等词,会写“敲、派”,能在语境中体会“往常”“常常”的不同。

  正确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解决疑问,通过划地点,了解蜜蜂如何引路。

  感受列宁的仔细观察,做生活中的观察小能手。

  学情分析

  二年级正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读好书、识好字、写好字是重要的语文技能,需要夯实。二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难以长期持续,有趣的课堂氛围创设,激励的课堂语言都有助于更好的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区分“往常”“常常”。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质疑导入

  质疑导入

  提问游戏:小蜜蜂飞到花丛中干什么?

  小蜜蜂还会干什么?

  引题:蜜蜂引路

  质疑课题

  归纳板书:

  为谁?为什么?怎么?会?

  活动2

  【活动】识字,读中解惑

  摘第一颗星:

  liè nínɡ mò sī kē fù jìn

  列宁--莫斯科--附近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1、重点:宁、近

  2、图片识列宁,实例区分附近和旁边。

  3、读准句子。

  摘第二颗星,第三颗星:

  Tántiān tántɑn

  谈天谈谈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1、正音:谈谈(叠字第二个轻声)

  2、读句子,解决疑问:为谁?去找谁?为什么要引路?

  3、语境中体会“常常”“往常”的不同。

  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常常;妈妈常常;而我呢?我常常。

  往常给我们上语文课的是,今天给我们上课的却是。

  摘第四颗星:

  jīnɡ yà

  惊讶笑着说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1、做表情展现词语。(图片示范)

  2、带着表情读句子。

  摘第五颗星: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人。

  1、正确读整段话。

  2、圈出三个地点。

  3、引至中心:仔细观察。

  活动3

  【活动】写好“敲”“派”

  仔细观察,写好“敲”“派”

  1、识记方法:敲的演变;顺口溜记“派”。

  2、观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

  4、各写一个。点评。再写一个,一个比一个好。

  活动4

  【作业】作业

  五、作业

  根据三处地方,画一画蜜蜂引路图。

蜜蜂教案 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蜜蜂辛勤劳动的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学会说段落大意。

  3、学会6个生字,理解“沸沸扬扬”、“计较”、“渺小”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说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带着欣赏的目的去品读课文,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课文语言。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疑,引发探究欲望。

  1、出示课题:蜜蜂,我们大家经常见到,你对蜜蜂有什么看法?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他原文的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2、听了这段话,结合自己预习课文的感受,你有什么话想说?

  感觉不舒服——深情赞美?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轻声细读,努力争取不读错。

  2、带着“作者从对蜜蜂感觉不舒服到深情赞美”的疑问,想想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

  三、交流,理清全文脉络。

  1、提出通读课文遇到的问题。领读生字词。

  2、原先,作者对蜜蜂的感觉不好,后来为什么会深情赞美呢?

  交流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来到(),看到(),听说(),想到()。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

  4、讨论分段,试说段落大意。

  四、学习单元提示,概括段落大意。

  1、默读单元提示,体会概括段意的方法。

  2、练习概括段落大意。完成《作业本》第五题。

  五、课堂小结,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子: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给课文分了段,并概括了各段主要意思。而且,我们知道了,作者对蜜蜂的感觉为什么会从“觉得不舒服到深情地赞美蜜蜂”。那么,你认为,课文那一自然段是直接.写作者对蜜蜂的赞美呢?

  一、以读为本,感受蜜蜂精神。

  1、研究专题:这段话赞美了蜜蜂什么精神?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蜜蜂的这种精神?

  2、研究过程:自由读划——找人交流——全班交流。

  3、重点理解:

  (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2)“蜜蜂是渺小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重点体会:从哪里体会蜜蜂高尚的精神?

  (1)爱劳动,不辞辛劳

  (2)它酿的蜜多,自己却吃得很少,而且从不与人计较。

  (3)工蜂只能活六个月,它的一生都在奉献。

  板书: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

  默默无声,无私奉献

  4、以读悟情。背一背这段话。

  二、以问为路,领悟.写作意图。

  1、质疑引出: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赞美蜜蜂吗?

  2、读文思考——讨论交流,作者从小蜜蜂身上联想到了什么?

  板书:|

  农民、老师、邮递员、交警……

  |

  学习蜜蜂,立志奉献

  3、整理成文:

  课文从表面上看是赞美可爱的小蜜蜂那种()的精神,其实是赞美社会生活中那些()的人,表达了作者()的意愿。

  三、课外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三课时

  一、背诵听写句子:

  “蜜蜂是在……却又多么高尚啊!”

  二、谈谈自己学了本文之后有感受。

  三、推荐原文《荔枝蜜》

  1、学生独立阅读。

  2、交流读后感。

  四、完成作业本。

蜜蜂教案 5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2、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踩蜜的情境;

  3、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作画时细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画面的干净,体验不同形式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在生活中了解过蜜蜂及其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物质准备:

  绘画范例、小蜜蜂大图多媒体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们。

  问题: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吗?那现在是四季中的哪一个?

  指导语: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都开放了,嗡嗡嗡,谁飞来了?

  (二)引导幼儿整体欣赏图片及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指导语:大家一起欣赏同时观察蜜蜂长得怎么样?请你说出自己观察后看到的什么?觉得蜜蜂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指导语:谁知道蜜蜂有什么本领?

  二、讲解示范:边示范边介绍画法及其步骤,认识蜜蜂的外形并学习其绘画技巧。

  指导语:我们都知道了蜜蜂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还知道它有什么的本领,那你们想不想把蜜蜂的样子画下来?

  指导语:先画蜜蜂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还有两只触角,再画椭圆形的身体,身体上有花纹,身体下面有四只脚,身体上有一对美丽的翅膀。

  指导语:蜜蜂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最喜欢什么?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指导语:老师画的怎么样,你们也能不能画一画?那想想你要画怎样的蜜蜂?谁想出来了说说看?

  指导语:请小朋友搬小椅子安静地画出你要画的蜜蜂,在画小蜜蜂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有关的背景图,如春天美丽的花、草等。你要需要帮助话请举手不做声。

  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

  指导语:很多小朋友都画的不错,这是谁画的呢?请你说说你画的蜜蜂是怎么样的?在干什么?

  五、将幼儿作品布置成展板,供幼儿继续欣赏。

  活动反思:

  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踩蜜的情境;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作为活动目标,这次我在这次实习期间的第一次组织教学活动,我组织的是中班美术活动"小蜜蜂"利用绘画的形式来组织的.虽然之前已经在小班给孩子们上过几次课了,但是中班,还是非常紧张,尤其是当看到后面坐着几位老师、见习生的时候,越紧张,就越怕出错,越怕,就越容易忘记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等。

蜜蜂教案 6

  一、 教学理念: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动力来开展音乐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体态律动,玩游戏的形式来学习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积极去感受音乐,学习音乐。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出发,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创造性理念丰富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带有个人特点与同学们和谐交流相处,求个性,特性,多样化理念推动课堂气氛与学习氛围。

  二、 教学分析:《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节奏简单,易于演

  唱和表演。人们形容勤劳、默默无闻、付出都会想到一种非常勤快的小动物,它带着翅膀,还能给我们酿好吃的蜜,它就是勤快的小蜜蜂。音乐形象鲜明、节奏感强、结构规整,有着动物典型节奏形象的短小的乐曲。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性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喜欢形象鲜明的音乐

  在知识储备上已基本掌握C大调自然音阶,认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基本节奏;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能够对指挥动作及前奏做出反应。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表现出小蜜蜂辛勤劳动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学生随音乐学唱歌曲 知识与技能:根据身体律动与学生玩游戏,用活泼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音乐的亲身体验。

  四、教学策略: 激励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增进同学间的情感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强调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课件,游戏道具

  六,重点:用弹性的声音自信的歌唱与表演。

  难点:会分辨相同旋律,第二乐句吐字要快、咬字清晰,能背唱歌词。 区分乐句特点。

  七、教学方法:情境法、观察法、听唱法、对比法等。

  八、导入

  讲述故事直接导入,给小朋友放一个关于【小蜜蜂故事】视频,在旁边讲述

  老师:有那么一个地方有一个大森林,有很多小动物,熊,森林有一片花丛,鲜花朵朵盛开,花园里来一群小蜜蜂,东飞飞西飞飞,嗡嗡嗡。。。嗡嗡嗡。。。不管是晴天还是在雨天,它都非常勤劳的采蜜。突然山上来个小熊,小熊肚子饿了,看到小蜜蜂采到许多蜂蜜,它想吃,尝一尝,它慢慢地走过去偷吃了蜂蜜,嗡嗡嗡。。。嗡嗡嗡,哎呀,被小蜜蜂发现了,但是小蜜蜂热情地招待它,说小熊,小熊,等我哦,跟我们一起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来采蜜吧。小熊说,我知道了,谢谢你小蜜蜂,我会像你一样做一个勤劳哎劳动的小熊,

  小朋友 你们喜欢谁?

  学生:我喜欢小蜜蜂,因为它勤劳爱劳动采蜜,我喜欢小熊,因为它跟小蜜蜂一起玩……

  老师:你们喜欢小蜜蜂是因为它勤劳爱劳动采蜜,你们还有人喜欢小熊是因为它敢认错误,改正错误。

  老师:我们也要学习小蜜蜂和小熊能知错就改,互相原谅,大家都做好朋友!

  师:看到小蜜蜂和小熊成为好朋友,你们高不高兴啊?

  学生:(高兴)

  视觉感知:

  老师:我们现在来认识下小蜜蜂长得是什么样的,【图片】 小蜜蜂长什么样子呢?

  学生:它有两只角,还有双翅膀……

  老师:身上颜色有黑黄的条纹,还有一个漂亮的翅膀…… 请小朋友观看视频,你们看,小熊和小蜜蜂正在唱歌呢,我们也一起加入好吗?

  九、学习歌曲。

  节奏游戏。

  X X | X 0 | X XXX | X 0 |

  嗡 嗡 嗡, 飞吧,小蜜 蜂。

  出示歌谱

  1、聆听一遍歌曲,边听遍画旋律线,感受歌曲旋律。

  2、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分段让学生学唱。

  (3)鼓励学生每段创编动作,通过模仿蜜蜂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学生在音乐中找出节奏规律,进行模仿表演,进一步熟悉旋律。

  对学生进行节奏及视唱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音乐技能的训练让他们不但会感受表现音乐,也会学习音乐。朗读歌词的过程也就是在对歌曲进行情感的处理。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听力。

  (4)边唱边做动作,完整表演。

  本次音乐游戏,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了音乐形象鲜明、节奏感强、结构规整,有着动物典型节奏形象的短小的乐曲。首先通过视频,故事,PPT形象深入让幼儿感知音乐欢快与缓慢。

  老师带动学生一起有感情地唱歌:

  找出歌曲中的相同的旋律。

  之后放小蜜蜂的音乐老师与学生扮演小蜜蜂采蜜一起劳动……

  六、延伸主题

  1、小蜜蜂给大家带来了这么好吃的东西,真是我们的好朋友,那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2、老师:那我们唱着歌曲飞出教室。

  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教学流程:

  讲述故事揭示课题····

蜜蜂教案 7

  【学习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也可制成电脑课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笔画可以闪烁)。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 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⑵ 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⑶ 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4、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⑵ 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⑶ 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⑵ 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⑶ 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⑷ 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⑸ 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⑹ 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课堂练习

  1、学习生字:

  ⑴ 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⑵ 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⑴ 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⑵ 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⑶ 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4、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⑴ 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⑵ 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⑶ 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⑷ 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1、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学生自读体会。

  3、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教师再引:

  ⑴ 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⑵ 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六、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蜜蜂教案 8

  1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讲授新课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2、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呢?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出示课件,介绍法布尔。

  三、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4、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

  5、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8、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9、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10、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11、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四、反复朗读第一段。

  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2、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3、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4、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5、自由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里面说的蜜蜂会跳舞,它们就是这样认路的吗?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呢?

  六、拓展延伸:

  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七、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昆虫记》

  板书设计:

  14 蜜蜂

  听说 做试验 得出结论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蜜蜂教案 9

  活动设计意图 :

  本次活动根据我园存在的开展户外体育活动难体育活动器材不足的情况而设计,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利用我园有限的资源开展好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新《纲要》中对健康领域提出:幼儿园应"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的教育要求,让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不能因为幼儿园体育器材有限而放弃户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从而忽略对幼儿体质体能的锻炼。本次讨论就希望各位老师积极思考,集思广益,搜罗出可以替代专业体育器材的用来锻炼"走、跑、跳、钻、爬、攀"的现有的或利废利旧的材料,以方便日后各班体育活动的开展。

  本次活动以以"拯救小蜜蜂"的游戏情境为主线,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活动中涉及到的用来锻炼幼儿"钻"的现有材料有幼儿用的课桌、铺区角用的垫子、易拉罐、轮胎、软绳等。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来,提高幼儿"钻"的能力。

  活动目标:

  1. 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兴趣。

  2. 锻炼幼儿的"钻"的'能力为重点,包括蜷身正面的钻和侧身钻。

  3. 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4.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

  粉笔 宽阔的场地 课桌两张 软垫 6 块 易拉罐若干 软绳 2 根 轮胎 4 个 糖果若干 音乐 筐子 4 个 小蜜蜂卡片 40 张

  活动重点 ( 难点 ) :

  训练幼儿"钻"的能力

  活动过程 :

  一、 热身运动

  1 、引入:电话响了,老师接电话后对小朋友说:"小蜜蜂打来电话说找到了妈妈她很高兴,邀请我们所有的小朋友到她家里去玩耍。"

  2 、听音乐热身。老师:"赶快坐上我们的大巴一起去小蜜蜂家吧!"

  二、 走迷宫

  1 、(事先在场地上用粉笔画好两条迷宫路线图)老师:"糟了,我忘了问小蜜蜂她家的地址了!感受故事情节的有趣,发挥想象力讲述艾玛奇妙的旅行经历。咦,这里有个路标,原来小蜜蜂家是朝这个方向走 , 但要想去小蜜蜂家必须先通过前面的迷宫。"

  2 、"我们快一点想办法走出迷宫,小蜜蜂等不到我们一定会很着急!""哦!我来看看怎么走这个迷宫。"老师讲清走迷宫规则:线条为走,圆圈为跳。带领幼儿分两组走出迷宫。

  三、 闯关拯救小蜜蜂

  1、 教师讲清闯关规则

  老师:"咦,这里还有一个路标,路标上写着:要想到达小蜜蜂家必须按如下方法通过此关卡 …… "老师讲如何通关,重点讲钻的动作要领。

  2 、请一名幼儿示范闯关方法

  电话响了,老师接电话后着急的说:"不好了!小蜜蜂家着火了,你们在这里等等我,我去救她们"老师请一名幼儿示范拯救小蜜蜂,同时讲过关要求。

  3 、幼儿分两组闯关

  老师问刚才闯关的小朋友:"小蜜蜂都被救完了吗?""还有很多很多小蜜蜂都受伤了等着我们去救他们,我们快去帮他们吧!""但是由于去小蜜蜂家的两条路都太窄每次只能一个人通过,所以小朋友一定要拍好队听老师口令这样才能将小蜜蜂安全的就回来!"

  幼儿分两组闯关

  四、 糖果庆祝 party

  老师:"小蜜蜂们都被成功拯救回来了,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来开个糖果 party 庆祝一下吧!""老师数 1 、 2 、 3 你们就并脚跳起来就可以摘到绳子上美味的糖果了!"请两名老师帮忙牵绳子,根据幼儿高矮调整绳子高度。

  五、 随音乐活动结束,幼儿回教室品尝糖果

  老师:"大家都有糖果了,小蜜蜂也被拯救了,真高兴,我们和小蜜蜂再见坐上大巴一起回家吧!"教师将幼儿带回教室品尝胜利果实,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意图以锻炼幼儿的"钻"的能力为重点,包括蜷身正面的钻和侧身钻。以"拯救小蜜蜂"的游戏情境为主线,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放在首要位置。活动中涉及到的用来锻炼幼儿"钻"的现有材料有幼儿用的课桌、铺区角用的垫子、易拉罐、轮胎、软绳等。希望通过本次活动来提高幼儿参与体育活动兴趣,提高幼儿"钻"的能力。

蜜蜂教案 10

  在动物世界中,完美的伪装,可以让猛兽避免浪费过多能力,更容易狩猎到猎物,对于弱者动物,则能更好躲避天敌,所以伪装在动物中是一种很强的技能。都知道蜘蛛大多数是靠织网狩猎昆虫的,也有很多种类蜘蛛是不织网的,例如这种蜘蛛就善于伪装——秋麒麟蟹蛛,躲在花朵上,静候来采蜜的昆虫。

  花蜜和花粉是蜜蜂的食物,这也是蜜蜂每天的工作,所以蜜蜂每天都是飞在美丽的花朵上,不停地采蜜,只是有时美丽的花朵上也藏着杀机,也会一些猎食者伪装在花朵上,等待蜜蜂自动送上门。

  这只白色的秋麒麟蟹蛛就非常聪明,采用完美的伪装,和白色花朵融为一体,当蜜蜂在采蜜放松警惕时,被蜘蛛轻易猎杀蜜蜂,蜘蛛可是一种捕杀能力很强的节肢动物,蜜蜂最终难逃食物链的弱肉强食法则。

  白色蜘蛛选择在白色花朵上,就像是白色花朵的一部分,这就是大自然中一种拟态伪装行为,通过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一致,可以躲避天敌,避免被吞食,也有利于捕食,其它动物难于发现白色蜘蛛的踪迹,最终落入它的伏击圈,成为白色蜘蛛的食物!

  白色并不是秋麒麟蟹蛛的`唯一颜色,因为这种蜘蛛还具有变色能力,会根据周围的环境,切换伪装色,主要切换为金黄色和白色,且只能切换为这两种颜色,其中金黄色的秋麒麟蟹蛛最多,因为这些蜘蛛栖息地主要为雏菊、秋麒麟等花卉上,这些植物花朵是金黄色的,秋麒麟蟹蛛要与这些花朵融为一体,皮肤颜色就金黄色的偏多。

  秋麒麟蟹蛛的变色功能,就是根据选择颜色花朵而改变,便会相应地改变体色,这种变色通过液态色素从下层“皮肤”流入上层“皮肤”加以实现,让秋麒麟蟹蛛能够融入环境之中,让它们能适应大自然生存的法则。

  关注六维自然顺其自然认识自然!

蜜蜂教案 11

  教材分析

  这篇了读课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为证实蜜蜂有没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进行的一次试验过程,表明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生命段爱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做试验的原因、试验的过程和结果。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试验的方法,感受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试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构想

  引导学生谈谈从作者的做法里,自己受到启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查阅有关蜜蜂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各自发表各自的想法。)

  2 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作者提出了一个关于蜜蜂的什么问题,让我们读读阅读提示。

  二、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 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阅读提示出的问题,把有关的阅读语句画出来。

  2 自由组合或小组合作探究,了解作者试验的经过。

  (1)把捉来的蜜蜂放在一个袋子里。

  (2)在捉来的蜜蜂的背上做白色的记号。

  (3)在两里远的地方放飞。

  (4)检查蜂巢。

  三、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1 学生就学习小组中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并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及依据。

  2 从作者的做法里,你有什么发现或感受呢?

  (1)勇于探索的精神)文中哪些地方给了你这么深的感触呢?

  (2)对问题考虑得很周密)具体表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

  (3)对蜜蜂的喜爱之情)找一找,读一读,想一想。先读给同位听,读时教师适机调拨,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之情。

  3 课文中哪些语句是写试验结果的?指名朗读。对“本能”一词是怎么理解的,能举些例子说说吗?

  四、归纳小结。

  1 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2 谈谈你谈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什么启发?

  作业设计

  你熟悉哪一种小动物,它有什么习性?做个小试验来证实。验证过程要做到多观察、多思考。

蜜蜂教案 12

  一、教材简说

  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学习目标

  1.会认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认识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写字指导。莫、派、敲、斯、谈、导、养、引、附

  (1)写正确。

  派字右边不是瓜。敲字右边不是支,应当提醒学生注意。

  (2)写美观。

  派字右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写好看,在范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

  谈字右边是个炎字,书写时应注意:上边一个火字的捺变成了点,由此可以给学生总结规律:一般情况下(众等例外),一个字中不能存在两个捺,如果出现了两个捺,要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在总结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生字,如淡、迷、食、双、林、这等。引的书写关键是最后一竖不要靠左边太近,又不能太远,建议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让学生观察后再临写。

  (3)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词义是:(出示幻灯片)

  引路:领路,带路。

  莫斯科:前苏联首都。

  附近:离得很近的意思。

  养蜂:饲养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谈天:很随便地谈话。

  向导:带路的人。

  (二)朗读感悟

  1.听读一遍全文。

  2、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读准生字、词语的基础上要引领学生把一些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

  3.细读课文时,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文中的词语。

  (1)附近、谈天等词语,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感悟。如,附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在以下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①学生以自己的座位为中心,看看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附近,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旁边,哪些同学坐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②以自己家为中心,看看学校是否在你家的附近。让学生作出判断后表达出来,在相互交流中感悟理解。

  (2)常常等词语,可在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换词比较来感悟。常常可以换成经常。经常是二年级学生已熟悉的词语,通过互换能感悟常常的意思。

  (3)往常、果然、向导等词语,可在朗读上下文中感悟。如,感悟果然一词可这样设计:

  ①在自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谁读第三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轻声地读列宁观察的句子,读出列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情境。

  ②教师启发,谁能试着用不同的读法读果然后的句子吗?可重读果然后的句子,读后再想一想它的意思。列宁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到那所小房子很可能就是养蜂人住的地方,他便去敲门,结果开门的就是那个养蜂人。果然一词表明结果和预料的.完全一样。

  (4)理解惊讶,可在朗读第四自然段中,通过模拟养蜂人突然在自家门口见到列宁时感到惊奇的语气和表情来感悟。

  4.深读课文时,建议以第三自然段为重点,进行探究性教学。

  读完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蜜蜂真的会给人引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仔细研读第三自然段。把同学们的各种思考巧妙地利用下面归纳性的板书予以展示。

  注意发现:花丛中的蜜蜂

  仔细观察:蜜蜂──园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相互联系

  作出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

  马上验证:果然就是要找的养蜂人。

  列宁在解决问题中注意发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敏锐判断、立即验证的这一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与研究的过程。通过这一探究性学习,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探究意识。

  5.扩展想象,并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后,会说些什么,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续编故事后,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附近、常常、谈天、往常、亲自、果然、惊讶、向导

  2.课后读读想想两个句子中加点的常常与往常两个词,要引导学生区分词义,学会运用,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可设计一个游戏情境:把词语往常、常常、经常、时常、平常,放在下面句中,再读一读(注意答案的灵活性)。

  (1)放学后,他()到操场打球。

  (2)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得到老师的表扬。

  (3)我们学校的校车()都是一个男司机开的,但最近却()由一个女司机开。

  (4)他()就很爱运动,所以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

  (四)巩固:看图对话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自愿介绍图意0、1、2、3、4、。

  2.同桌练习人物对话。

蜜蜂教案 13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能说出总数,知道数量可以用数字表示。

  2.能按同一数量归类,匹配数量相应的物体,能快速反应物体的数量。

  3.能按照游戏规则参与数学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操作数学材料的能力。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感知4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1.小蜜蜂卡片、手偶,1朵大红花,4个贴有不同数量、颜色的花朵(红花4朵,黄花3朵,白花2朵,粉色花1朵)。

  2."小蜜蜂采花蜜"的录音磁带或光盘,录音机1台,蜡笔。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老师播放"小蜜蜂采花蜜"的音乐,和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激发幼儿对新课的学习兴趣。

  2.老师:小蜜蜂真勤劳,让我们到花园看一看,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花蜜。

  二、学习新课1.老师出示花园背景图,引导幼儿说出花朵的颜色及数量。

  老师:你们看,这就是小蜜蜂采花蜜的花园,花园里有什么颜色的花?

  老师:花园里有几朵红色花?(4朵)几朵黄色花?。(3朵)几朵白色花?(2朵)几朵粉色花?(1朵)2.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有几只小蜜蜂飞来采花蜜。

  老师:花园里的鲜花真好看!会有几只小蜜蜂飞来采花蜜呢?让我们来数一数。

  老师:小蜜蜂,嗡嗡嗡,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老师戴上小蜜蜂的指偶,随引导语飞到花园里,然后把小蜜蜂粘到一朵红花上)老师:小蜜蜂,嗡嗡嗡,又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花园里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蜜?(2只)老师:小蜜蜂,嗡嗡嗡,又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花园里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蜜?(3只)老师:小蜜蜂,嗡嗡嗡,又飞来了一只小蜜蜂,花园里一共有几只小蜜蜂在采蜜?(4只)3.老师引导幼儿将蜜蜂摆放在相同数量的'花上。

  老师:花园里飞来了很多小蜜蜂,他们不知道去采哪一朵花,让我们帮助小蜜蜂吧!

  老师:这里有4个纸箱,每个纸箱都贴上了一种颜色的花,红花有4朵,黄花有3朵,白花有2朵,粉色花有1朵,纸箱上有几朵花,就会飞来几只小蜜蜂,让我们来分一分吧!

  备注:请4个幼儿来操作材料,感知数量的一一对应。

  三、巩固新知1.老师引导幼儿玩小蜜蜂采蜜的游戏,巩固对数量的认识。

  老师:小朋友们真棒,让我们来玩个"小蜜蜂采蜜"的游戏吧!

  老师:地板上画有一个大圆圈,小蜜蜂绕着圆圈飞,当老师念到几只小蜜蜂在采蜜时,就会有几只小蜜蜂快速的飞到圆圈里,没有飞到圆圈的幼儿就会被淘汰,请另1位幼儿或2为幼儿继续玩游戏。

  附儿歌:蜜蜂采蜜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1只蜜蜂在采蜜。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2只蜜蜂在采蜜。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3只蜜蜂在采蜜。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花园采花蜜;小蜜蜂,嗡嗡嗡,4只蜜蜂在采蜜。

  备注:老师请幼儿扮演小蜜蜂,每次扮演的数量要比小蜜蜂采花蜜的数量要多1。如:1只蜜蜂在采蜜,就要请2名幼儿扮演小蜜蜂。

  四、结束活动

  1.老师引导幼儿模仿小蜜蜂飞出教室,结束教学活动。

  配班老师出示一朵非常大的红花,主班老师说:小蜜蜂,看,那里有朵大红花,让我们飞过去采花蜜吧!(配班老师朝教室外移动大红花,主班老师引导幼儿朝大红花飞去)活动延伸:

  1.老师给幼儿创设互动式数学环境,如在幼儿园一角设置"保龄球馆",幼儿可自由去打保龄球,也可由教师设置一定的游戏规则,如:按要求的数量去击打,按颜色去击打,击打后说出总数等等。

  教学反思

  这次的活动幼儿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每个幼儿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活动。

  不足的是:由于班级人数实在是过于庞大,分组的时候每组的人数超出了预先的范围,这就造成了在进行活动的时候纪律散乱,不好控制现场,导致到最后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忘记了有“规矩“这回事。

  如果让我在重新进行一次活动,我会在活动角色分配上再努力,让一部分幼儿拿着数字卡片站在教室各处扮演花朵,这样再分组进行活动时就不会因为人数问题而造成纪律混乱了,也适量地增加了活动的难度。

蜜蜂教案 14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拍手。

  2、初步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活动难点:

  让幼儿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拍手。

  活动准备:

  钢琴,歌曲节奏图

  蜜蜂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律动练习:

  《日生活模仿动作》

  《小手爬》、《我们大家做得好》。

  2、发声练习:

  《我爱我的小动物》

  《这是小兵》

  《春天》

  二、基本部分

  1 、小朋友唱的真好听,“春天来了,歌曲里都唱了什么呢?蝴蝶,还有谁?蜜蜂怎么叫的?(嗡嗡)春天来了,蜜蜂都在做什么呢?(采蜜)我们可以说它们在做工。

  “你们看花园的花多美啊,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节奏图谱)

  2、你们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一样?(有的是一朵,有的两朵连在一起的)

  3、(出示图片)这是谁啊?(小蜜蜂)“小蜜蜂看到了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来采蜜啦!。我们一看小蜜蜂是怎么采蜜的?(教师进行完整地示范一 遍 嗡嗡 嗡 嗡嗡 嗡 ……)

  提问:

  “刚才小蜜蜂是怎样采蜜的呢?”(引导幼儿说一朵就采一下,两朵就采两下)

  我们也来学学小蜜蜂采蜜吧! 引导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做一遍,引导幼儿掌握节奏。

  4、小蜜蜂不但会采蜜,还会唱好听的歌曲呢?歌曲的名字叫蜜蜂做工,

  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5、老师范唱。

  提问:

  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幼儿说一句,引导幼儿学一句歌词。

  6、引导幼儿理解匆匆,兴味浓,春暖花开等词的含意。

  7、这首歌曲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我们先来学学歌词。

  在歌曲旋律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念歌词。

  8、歌曲真好听,我们把歌曲唱出来吧。

  9、引导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

蜜蜂教案 15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2、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踩蜜的情境。

  3、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

  4、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绘画,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在生活中了解过蜜蜂及其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物质准备:绘画范例、小蜜蜂大图多媒体课件、幼儿绘画工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我有个问题想要问你们。

  问题:你们知道一年有哪四个季节吗?那现在是四季中的哪一个?

  指导语:春天来了,美丽的花儿都开放了,嗡嗡嗡,谁飞来了?

  2、引导幼儿整体欣赏图片及观察蜜蜂的外形特征,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

  指导语:大家一起欣赏同时观察蜜蜂长得怎么样?请你说出自己观察后看到的什么?觉得蜜蜂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的?

  指导语:谁知道蜜蜂有什么本领?

  二、讲解示范。

  边示范边介绍画法及其步骤,认识蜜蜂的外形并学习其绘画技巧。

  指导语:我们都知道了蜜蜂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还知道它有什么的本领,那你们想不想把蜜蜂的样子画下来?

  指导语:先画蜜蜂的头(圆圆的),头上有两只眼睛,还有两只触角,再画椭圆形的身体,身体上有花纹,身体下面有四只脚,身体上有一对美丽的翅膀。

  指导语:蜜蜂是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最喜欢什么?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吧。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

  指导语:老师画的怎么样,你们也能不能画一画?那想想你要画怎样的蜜蜂?谁想出来了说说看?

  指导语:请小朋友搬小椅子安静地画出你要画的蜜蜂,在画小蜜蜂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有关的背景图,如春天美丽的花、草等。你要需要帮助话请举手不做声。

  四、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

  (教师对于好的作品加以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

  指导语:很多小朋友都画的.不错,这是谁画的呢?请你说说你画的蜜蜂是怎么样的?在干什么?

  五、将幼儿作品布置成展板,供幼儿继续欣赏。

  活动反思:

  乐意参与绘画活动,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 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特征,并能大胆地表现蜜蜂踩蜜的情境;发展各种线条的组合能力作为活动目标,这次我在这次实习期间的第一次组织教学活动,我组织的是中班美术活动"小蜜蜂"利用绘画的形式来组织的.虽然之前已经在小班给孩子们上过几次课了,但是中班,还是非常紧张,尤其是当看到后面坐着几位老师、见习生的时候,越紧张,就越怕出错,越怕,就越容易忘记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等。

【 蜜蜂教案 】相关文章:

《蜜蜂》教案02-22

蜜蜂大班教案12-01

小学《蜜蜂》教案11-16

蜜蜂幼儿教案12-03

关于蜜蜂的教案11-05

《蜜蜂做工》教案01-15

蜜蜂引路教案02-26

关于蜜蜂教案01-06

《蜜蜂》音乐教案01-07

小蜜蜂教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