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教案

时间:2023-02-20 10:33:03 教案 我要投稿

小数的意义教案 通用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 ,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的意义教案 通用15篇

小数的意义教案 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1—112页的例1和例2,第111页、113页上面“做一做”中的 题目和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十2.5= 6.03十8.47= 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新课

  1.教学例l。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l。让学生读题, 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 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问:“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然 后把以千克作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克作单位的整数,列出竖式,并提问:“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

  教师接着再提问:“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引导学生说出相同计数单位上 的数才能相加。教师告诉学生:小数加法也是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所以列竖式 时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教师提问:“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引导学生说出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的“0”去掉。并告诉学生以后在计 算小数加法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通常要把“0”去掉。

  2.让学生做第11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 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教学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l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 的千克数;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干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再计算,以后 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 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 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 则,齐读一遍。

  7.做第113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学生做题之前,教师先提问:“整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整数加减法是怎样验算的?”从而说明小数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及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一样。再让学生做题.检查竖式的书写及计算有没有错误,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验算的格式 对不对。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

  1.做第l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 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 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小数的意义教案 2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难点:能够正确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具准备

  课件、正方形纸2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老师昨天去逛了下超市,买了些东西,但是在付款的时候遇到了问题,我今天把遇到的问题带来了,希望你们能够帮我解决,好吗?

  生:好。

  2.我们先来看看老师都买了什么?(课件播放常见物品的价格。)

  铅笔:0.1元一支圆珠笔:1.11元一支

  猪肉:9.5元一斤黄瓜:5.96元一千克

  教师:上面这些物品的价格有什么特点?

  学生:都不是整元数。(都是小数。)

  教师:还记得小数的`读法吗?谁能读出上面的小数?读小数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依次读出:零点一、一点一一、九点五、五点九六。

  师:大家知道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吗?

  生:......

  2.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可以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生:身高体重跳高跳远

  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我们已经学过小数的认识,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小数的意义。

  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究。

  1.一位小数的意义

  a.那么多的小数,我们今天就从0.1开始入手研究。

  b.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0.1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单元角米分米网格图

  c.生反馈0.1表示什么意思。

  d.思考:我们选用的图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表示0.1?

  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角,0.1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0.1元。

  生2:1米=10分米,0.1米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0.1米。

  生:......

  2.两位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善于思考问题,勇于探究,你们0.01又是什么意思呢?

  a.拿出学习单,在学习单中人选一幅图独立研究,在小组里说一说0.01表示什么意思?

  学习单元分米厘米网格图

  b.生反馈0.01表示什么意思。

  c.思考:你还能在图中找到其他小数吗?他们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反馈。

  学生:1元=10分,0.01元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元的也可以写成0.01元。

  生2:1米=100米,0.01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它表示其中的一份,所以1米的也可以写成0.01元。

  生:......

  3.三位小数的意义

  我们还可以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也可以表示为();其中的59份是();也可以表示为()

  小数我们写的完吗?其实呀,小数的位数越多就分的越细。

  大家刚刚还记得老师去超市买了什么吗?你能说说他们表示什么意思吗?

  三、巩固练习

  教师:0.8可以表示成分数吗?可以表示成小数吗?

  学生:分别是和0.7。

  教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分数小数互化游戏。(出示课件)

  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游戏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探究结果报告。

  教师:通过刚才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师生共同归纳: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1.像0.1、9.5这些小数叫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像1.11、5.96这些小数叫两位小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像0.001、0.125这些小数叫三位小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四、教师小结。

  小数中,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五、课外拓展。

  分享最美数字0.618

小数的意义教案 3

  学生填完结果并订正

  第二教时

  2、师:想一下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想的办法越多越好,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一张数位顺序表)

  3、生1: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

  (2)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

  第五教时

  第六教时

  反馈:

  第九教时

  第十教时

  第十二教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P78~79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本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目的: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难点、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求出小数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按要求求出小数的近似数。

  二、复习小数的意义

  1、做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在书上填写,集体订正。说一说这些小数的意义。

  (2)说一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

  问: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表示几分之几的数?

  2、(1)在小数里,小数部分最高位是哪一位?从小数点起,向右依次有哪些数位?每个数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2)填空。

  0.1里面有( )个0.01。 10个0.001是( )。

  10个0.1是( )。 0.1里有( )个0.01。

  三、复习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1、练习。

  (1)把下面小数化简。

  4.700 16.0100 8.7100 14.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写成两位小数。

  4.2 13.1 21

  ①学生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②问:做题时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什么

  (3)、做整理和复习第2题。

  0.1 0.012 0.102 0.12 0.021

  (2)按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四、复习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做整理和复习第3题。

  (1)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有什么变化?

  问:要把一个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

  (2)学生练习,指名回答。

  2、练习。

  (1)把1.8扩大100倍是( )。( )扩大1000倍是6.21。

  (2)把( )缩小100倍是0.021。( )缩小1000倍是6.21。

  五、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整数的改写

  1、把下面小数精确到百分位。

  0.834 2.786 3.895

  (1)学生做,指名板演。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

  486700 521000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

  460000000 7189600000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说一说怎样把一个较大数改写

  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67100 209500

  (1)学生在练习本上做,指名板演。

  (2)比较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时要注意什么?

  (3)比较25万和0.25亿大小,可以把25扩大10000倍,0.25扩大1亿倍。得到两个整数再比较大小。

  (4学生练习,集体订正。

  (5)小结: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在“万”位或“亿”位后面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点后面的0,再在后面添上“万”字或“亿”字,反过来,一个以“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改写成原来的整数,只要把它扩大1万倍或1亿倍就可以

  了。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怎样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规律?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作业设计】

  1、0.45表示( )。

  2、把6.956 6.965 6.659 9.665 5.669 按从小到大排列是( )。

  3、把6712098600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保留一位小数是(

  )万;改写成“亿”作单位的数是( )亿,保留一位小数是( )亿。

  4、在○里填“>”、“<”或“=”。

  16.36○16.63 0.36万○3600

  0.97○1.01 0.23亿○2100万

  5、1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76千克,平均每千克稻谷出大米多少千克?

  10000千克稻谷可出大米多少千克?

小数的意义教案 4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

  小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这里教材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加强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书分母是10、100、10000……的分数,了解小数的记数单位以及单位间的进率,从而清楚地了解小数为什么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小数的性质也很重要。学生知道小数末尾添0、去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就加深了对小数的理解。它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应用它可以对小数进行化简,也可以根据具体运算的需要,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者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小数大小的比较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小数的性质已经涉及到小数大小的比较问题,但只是说明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是进行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基础。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以及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其中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是本单元所学的几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好基础。学生在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时,需要综合运用前面学过的计量单位和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等知识,因此要求学生逐一扎实地学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和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容易混淆,需注意区别。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教学关键: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及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小数的意义教案 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3.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体会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够正确进行十进制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教具:

  课件、米尺、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1.课件播放进入超市购物的情景。

  铅笔:0.1元/个

  圆珠笔:1.11元/个

  西红柿:4.5元/千克

  红豆:5.7元/千克

  教师:上面这些物品的价钱有什么特点?

  学生1:都不是整元数。

  学生2:都是小数。

  教师:还记得小数的读法吗?谁能读出上面的小数?读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1:0.1读作零点一。

  学生2:1.11读作一点一一。

  学生3:4.5读作四点五。

  学生4:5.7读作五点七。

  学生5:小数点前面的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一个数。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2.教师:上面的物品,你喜欢哪个,又该怎样付钱呢?

  学生1:喜欢铅笔, 0.1元是1角。

  学生2:喜欢圆珠笔,1.11元是1元1角1分。

  学生3:喜欢西红柿,4.5元是4元5角。

  学生4:喜欢红豆, 5.7元是5元7角。

  3.教师:1.11元为什么是1元1角1分呢?以小组形式讨论,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分享。

  4.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小组活动:学生有的是用元、角、分知识解决,有的是用小数的组成解决,有的完毕,汇报小组结果)

  教师:你们知道原因了吗?哪个小组的同学把你们的方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

小数的意义教案 6

  学习目标:

  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

  教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

  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

  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

  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

  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

  3、1、11表示()元()角()分。

  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

  1、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

  2、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

  3、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

  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

  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

  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

  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方面更加努力的。

  课后反思:(略)

小数的意义教案 7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要特别重视学生在新知的学习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过程,并将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

  1.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现实情境,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通过解释元、米是什么意思,认识到与,与是同一个数的不同形式,为探究小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2.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

  本节课创设了让学生借助米尺探究小数意义的活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猜测、验证,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通过思考、交流,发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直至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正方形纸

  学生准备:正方形纸,水彩笔直尺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备教学目标”“备重点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说说商品的单价。(课件出示商品的价格标签)

  2.谈话引入。

  同学们都能正确地读出这些商品的标价,这是因为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和小数”,一些商品的标价用元作单位时,要用小数表示。那除了商品的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预设生1:测量身高时,我的身高是米。

  生2:跳远比赛时,我的成绩是米。

  3.过渡:生活中有很多小数,教材中也举了一些例子,请同学们翻到教材2页,自己读一读。这些小数到底表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价格引入小数,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探究小数的意义。

  1.做一做,说一说。

  (1)课件出示教材附页1中的.图片,根据所给的图片做一做,说一说,元和米分别是什么意思?

  (2)全班交流:元是1元1角1分,1角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1分是1元的,也可以写成元。

  1.11米是1米1分米1厘米,1分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米,1厘米是1米的,也可以写成米。

  2.画一画,涂一涂。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引导学生操作: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将其中的1份涂色,并想一想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学生展示操作成果并汇报)

  师: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看成“1”,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用小数表示是。表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比较一下“1”和“”的大小,“1”里面有几个“”?

  预设生:1比大,1里面有10个。

  (2)引导学生讨论:如果把其中的3份涂上颜色,用分数怎样表示?小数呢?

  ①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独立完成。

  ②汇报交流。

小数的意义教案 8

  教学目标:

  1、借助计数器,掌握小数的数位。

  2、根据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能理解数位顺序表上的计数单位,以及进率关系。

  3、结合具体情境,能抽象出小数的基本性质的具体内容,并能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过渡: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接下来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看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

  1、填空。

  3写成小数是( ) 10

  表示()写成小数是() 100

  表示( )写成小数是( ) 4表示( )

  2、读一读下面一段话中的小数。

  北京地铁10号线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是80千米/时,约为米/秒。

  师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要来研究小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三))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数位。

  出示计数器,师问:这个计数器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汇报

  师小结并引导学生拨数:同学们的'观察都非常仔细,??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都是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右边依次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那你们能在这个计数器上拨出“”吗?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数,师指名上台演示。

  课件出示拨数情况,引导学生认识:

  “” 中有5个“2”,这5个“2”所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小数点右边第一1个“2”在十分位上,它表示2个

  师提问:小数点右边第2个“2”在百分位上,它表示2个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11,用小数表示是,所以这个“2”也可以表示,它也可以表示多少? 1001可以写成,所以这个“2”表示2个 100

  师追问:说得很有道理,那最后一个“2”在什么位置,表示多少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最后一个“2”在千分位上,表示2个1,也可以表示2个 1000

  师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小数点左边两个2分别表示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汇报。

  2、认识计数单位及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师引导思考: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个位、十位、百位??,那么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

  课件出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介绍数位名称及对应的计数单位: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

  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小数点右边第四位是万分位,计数单位是万分之一();

  课件出示整数的数位顺序表,进行小组讨论:看一看,比一比,在数位顺序表上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有何异同?

  学生讨论后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相同点: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不同点:整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左边,数位顺序是从右往左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小到大,只有最小的计算单位——1,没有最大的计算单位;而小数部分在小数点的右边,从左往右依次排列,计数单位由大到小,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只有最大的计数单位——

  师强调:小数的半数单位也是“满十进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6页“看一看,说一说”的图片,进而发现:10个元是1元;10个元是元,再次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是“满十进1”。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

  1、出示教材第7页“试一试”情境一:同样的毛巾,小熊商店每条5元,小狗每条元,这两个毛巾的价格一样吗?

  引导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2、出示教材第7页“试一试”情境二:涂一涂,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涂色,并汇报:和一样大。

  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够运用我们学过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相关知识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和一样大?师归纳小结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题目:下面的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教案 9

  一、设疑激趣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跟哪种数有关?你从哪里发现的信息?

  生:小数,从大屏幕上。

  师:小数的意义就是小数表示什么?那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的“小数”朋友,你在生活中遇见过小数吗?

  生:遇见过。

  师:在哪遇见过?

  生1:在计算器上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现了小数。

  生2:去超市买东西时会遇见小数。(师跟进说标价是小数)

  生3:卖菜时遇见小数,(一生补充说是称量重量时出现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和小数的“相遇”引出小数的生活意义,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生活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小数的产生

  师:可见小数在生活中是很有用的,那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一下它是怎样产生的。刚才同学们说在标价、计量、测量时会用到小数,还有计算时会出现小数,看是这样的吗?(大屏幕出示,测量课桌的长的图片)测量结果课桌长是多少呢?

  生:(异口同声地回答)60厘米。

  师:怎样用米来作单位呢?(有几人举手)它有1米吗?(没有)那不到1米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生小数)用哪个小数来表示呢?

  生:一百分之六十。

  师:一百分之六十是小数吗?(不是)那是什么数?(分数)那你说可以用分数来表示,那还可以用谁来表示呢?

  生:0.60。

  师:(师提示要带上单位)0.60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60。体育赛事里也有小数,(出示世界飞人的100米短跑的成绩)博尔特以多少的成绩夺冠?

  生:9.58秒。

  师:出示一次数学检测的成绩98.5分,也是检测,再来一组口算。

  出示口算:

  10÷10= 1÷10=

  100÷10= 1÷100=

  1000÷10= 1÷1000=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是一种带趋向性的心理特征。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我创设了超市物品的价格、跑步成绩、身高、体重、体温等情境,让学生感到亲切,引起情感共鸣,体验身边处处有小数。同时,让学生体验测量课桌的长,使学生体会到在实际测量中有时会得不到整数值,必须用新的数来表示。进而又让学生进行口算,让学生动手操作、口算,亲身体验 小数是怎样产生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 0,赶紧改成1。

  师:非常欣赏他知错就改的精神,但我更希望你能把问题完整的回答下来,语言叙述要准确,(再次完整的回答)。

  师:1÷10=?(没人举手)那先来想想这道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生:1里面有多少个十。

  师:还可以用那句话来说?

  生:把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都说是十分之一。

  师:计算结果出现不是整数时,我们可以用以前分数表示,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谁知道十分之一等于多少呢?(学生都愣了)十分之一是多少呢?用小数多少呢?(一生说是0.1)对吗?先留着,不知道,画一个问号。下边1÷100=?(0.01)用分数怎样表示呢?(一百分之一)那1÷1000=? 就是把1平均分成1000分每份是多少?(一千分之一)那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好几张图片)

  师:刚才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这就是小数的产生,存在的生活意义。

  【反思:教师太过着急了,没有耐心等待孩子的思维发展,没能和上学生的心弦。原本是等孩子们经历完三道计算后再引出小数的,但是一次就出来了。所以小数的产生没能顺理成章的出现。】

  2、教学小数的意义

  师:能不能把刚才得到的小数读出来呢?从左往右,要学生一起读。你能不能把这几个小数分成两类呢?

  0.85 9.58 38.2 0.6 39.4 98.5

  生:0.85 9.58是一类,其余是一类。

  师:能不能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生:后面是两位、一位。

  师:她说是后面,(一生即使补充是小数点后面)说得真好,来欣赏一下,(追问,指着0.85 9.58问)小数点后面是几位呀?(两位)那我们就把它称作两位小数,(指着38.2 0.6 39.4 98.5)小数点后面有几位?(一位)那就叫(学生根据直觉说)一位小数。那小数肯定还会有?

  生: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

  师:小数的位数是无尽的,研究小数也要从简单入手,咱们就先从研究一位小数入手。我们借助常用的一个长度单位来研究,(出示米尺图)请读出一句话。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及演示,层层设问,利用旧知逐步将学生引向新知。学生对小数的位数有一定的理解,渗透化难为易的数学研究思想。】

  【反思:本环节的分类有两种,一种是按小数的位数分类,另一种是按照整数部分是否0(是否纯小数)来分,一种是为本节的小数意义作铺垫,一种是为小数的后续研究做伏笔,但自己却把第一种分法板示后,把后者遗忘了。】

  教师出示:把 1米平均分成10份。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多长?

  生:10厘米。

  1分米。

  师:1分米和10厘米相等吗?(相等)都可以,那你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呢?

  生:一百分之一。

  生:十分之一。

  师:把一米平均分成了十分,那分母就应该是几?(10)十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0.1米)观察1分米,1/10米,0.1米它们都是指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的长度,那你说这三个数是否相等?(等于,完成板书1分米=1/10米=0.1米,擦掉问号)1分米是其中的几份呢?

  师:这个数如何表示呢?(4/10米,0.4米)这两个长度一样吗?(一样)那就可以用等号连接。谁能说一下4/10米里面有多少个1/10米?(4个)

  师:你能表示这个数吗?(7分米,7/10米,0.7米)那你能说说0.7里面有多少个0.1吗?(异口同声,7个)

  擦掉单位发现:1/10 =0.1,那你以后看到0.1就要想到1/10,0.1就是谁了?(1/10)0.4里面有( )个1/10,0.4就是分数( )。0.7里面有( )个1/10,0.7就是分数( )。

  师:你发现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了吗?

  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它是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就是0.1。

  师:0.2米表示什么?0.8米呢?你再说两个一位小数,并说出他们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后面的教学中实现知识的正向迁移,理解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2)认识两位小数

  师(引导学生观察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是一百分之一米。

  师:还可以怎样表示呢?

  生:0.01米,1厘米。(补充板书)

  师:一百分之一米,它的分母是多少?(100)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了几位小数?(两位小数)你还能把几厘米表示成这样的数吗?你想表示几厘米就表示几厘米?(老师是涂色吗?)不是,是自己写一个几厘米把它用小数,分数表示。

  【反思:问题提出的较为模糊,所以自己不断地去补充、重复问题。就这还有孩子不知我说啥,还是自己的问题指向目标不明确造成的。】

  交流自己写的.:

  师:你写的是多少?

  生1: 7厘米,是7/100米,0.07米。

  师:你能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系吗?

  (指名回答并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7厘米=7/100米=0.07米。)

  生(口答):0.01里面有( )个1/100,0.20里面有( )个1/100, 0.32里面有( )个1/100,并说出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引导发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师:0.32里面有多少个百分之一呢?(32个)这就是小数0.32表示的意义。

  (3)认识三位小数

  出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它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可以写作 0.1。

  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它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可以写作0.01。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那以此类推,你知道

  三位小数表示什么?(千分之几)它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可以写作(0.001)。

  四位小数表示什么呢?计数单位呢?可以写作?五位小数呢?小数的位数能说完吗?……(不能)是无穷的。

  师(借助米尺,使学生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一千份,每份是多少?(1毫米)

  1毫米是千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0.001米来表示。(板书:1毫米, 米,0.001米 )

  【设计意图: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由此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位小数、三位小数,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后又通过观察、思考、类推出三位、四位小数的计数单位。】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小数是什么?

  补充并概括:小数其实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师:0.85是几位小数?它就是哪个分数呢?它的意义是什么呢?0.85表示什么?

  生:85个0.01,还可以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有这样的85份。

  师:这就是0.85这个小数表示的意义。0.1、0.01、0.001……这些是小数的计数单位,那整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生:个、十、百、千、万……

  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接下来我们来研究小数的计数单位。

  3、小数单位间的进率

  师:这是一个正方形,可以用“1”来表示,(演示把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涂红色问),这是怎样分的?(十分之一、平均分)怎样分?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几份?(1份)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十分之一)还可应用谁来表示?(0.1)1里面有多少个0.1呢?(10个)

  师:(把图继续分成100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平均分成了多少分份?(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哪个数来表示?(0.01、一百分之一)那0.1里有几个0.01呢?(10个)那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呢?每份是多少?0.01里面有多少个0.001?那我们就接着把小数的计数单位写在整数的计数单位后面,并用小数点隔开,这样就把整数和小数整合了。

  【反思:这个问题的抛出有点突然,显得计数单位更加抽象了,不如换成先让学生猜测它们之间的进率,在通过正方形平均分的动手操作、验证。借助正方形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来揭示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

  师:9. 58的9在哪一位上?(个位)表示什么?(9个一)这个5表示什么?(5个0.1)8呢?(8个0.01)

  1、下面括号里能填几。

  0.1米里有( )个0.01米,0.01米里面有( )个0.001米。

  得出: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借助长度来研究小数的意义吗?(知道)因为毫米、厘米、分米、米每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也是10。

  【设计意图:借助长度单位理解,再次得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重点理解“相邻”二字的含义,突破难点,巩固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小数意义、小数计数单位及单位间进率的理解,并达到学以致用。】

  2、(1)用合适的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合适的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3、先写出一个两位小数,再用阴影表示这个小数。(交流自己写的小数及其意义)

  4、找朋友。

  四、课堂总结

  师:以前学过整数、分数,今天又学习了小数,通过今天的联系我们知道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生:每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生:小数就是分数。

  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0.01、0.001……也可以用分数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来表示。

  五、你知道吗

  了解小数的起源、发展史。

小数的意义教案 10

  【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是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教学目标。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基于这一理念,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中动手、动脑、动口,逐步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0~5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及“做一做”,练习九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了解小数是如何产生的。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抽象、概括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2、难点:探索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深刻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米尺、彩带两条(2米和0。9米)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1、教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一猜,测一测。”

  2、师出示2米的彩带,同学们猜一猜有多长,指名回答后让学生测量验证。师再出示0。9米的彩带,让学生猜测,然后测量出结果是9分米。

  提问:9分米如果用米做单位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0。9米)

  二、教学小数的产生

  1、课件出示老师收集的一些图片。

  看来生活中小数真是无处不在啊!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于是小数就产生了。(师板书:小数的产生)

  2、除了用整数,小数,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分数)还是用米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呢?(9/10米)

  师:刚才我们在表示第二条彩带的长度时,有的同学用分数表示,有的同学用小数表示,看来小数和分数之间一定有联系。那么分数和小数之间究竟有什么奥秘呢?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索他们的秘密。探索秘密需要一样工具就是直尺。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游戏和活动的好奇心理,充分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再猜一猜、量一量的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整数在生活中使用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从而引入小数,让学生感受到小数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新知的探究过程做好充分的铺垫。

  二、教学一位小数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大屏幕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如果还用米做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小数呢?

  板书:(1分米、1/10米、0.1米),谁能说说0.1米表示什么意思?

  (1)那如果3份、7份呢?分别用分数、小数表示是多少?

  (2)像这样的你能找一个让同学说说吗?(学生说老师补充板书)

  2、观察这一些小数,你发现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一位小数)将分数与小数联系起来看,又发现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分母是10是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学生:分数和小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十分之几的分数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学生有困难教师可引导。

  3、教师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猜想一下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三、教学两位小数意义。

  1、学习两位小数。

  (1)刚才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那如果老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老师将尺放大)取1份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么表示?取3份呢?取6份呢?

  (2)仔细观察这组分数和小数的特点,看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通过学习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位小数。)

  教师小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猜一猜:下面老师要将1米平均分成多少份?

  (3)、教学三位小数意义。

  1、认识三位小数: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将尺平均分成1000份。你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1毫米、 1/1000米、0.001米

  6毫米、 1/1000米、0.006米

  13毫米、 13/1000米、0.013米

  2、小结: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是不是只有这三种小数呢?

  四、总结小数的意义

  1、教师: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100、1000份,用分数、小数都会表示了,如果老师再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这样的几份写成小数是几位小数;那么100000份呢?(万分之几是四位小数,十万分之几是五位小数)

  【设计意图】由借助直观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到通过联想认识四位小数、五位小数的意义,再到抽象概括小数和的意义,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分数和小数,然后讨论:分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3、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教师板书)

  4、反馈:教材第51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醒学生要先看一看每一幅图平均分成了多少份?然后教师讲评。

  【设计意图:】教材在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之后,安排了“做一做”活动:通过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涂色部分,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五、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课件出示智慧闯关第一关

  0.3里面有()个1/10 0.5里面有()个1/10 0.07里面有()个1/100 0.09里面有()个1/100

  师:学生讨论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想?

  师指名回答后小结:像0.3、0.5这样的一位小数,我们都可以看成有许多个1/10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十分之一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写作0.1。同理,像0.07、0.09这样的两位小数,可以看成有许多个1/100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百分之一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写作0.01。

  师:同学们猜一猜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写作?

  (2)课件出示智慧关第三关

  0.1米里面有()个0.01米

  0.01米里面有()个0.001米

  教师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课件出示智慧关第三关

  0.8的计数单位是( ),里面有( )个()。

  0.06的计数单位是( ),有6个()。

  0.032的计数单位是( ),有()个( )。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有层次的强化巩固练习,有针对性地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内化,使在课堂中探究所得的新知识、新概念在练习中逐步得到深化,从而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堂巩固

  1、练习九第2、5题

  2、判断(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对小数的意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以后,利用幻灯出示一组有一定深度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逐步加深理解,熟练运用。从而深刻地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小数与分数的相互关系,达到强化、内化、深化新知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顺利的闯过了关,在这节课上有什么收获?

  把你的收获告诉同学们。

  五、课堂延伸:课件《小数点的历史》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阐述对于本节知识的理解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再一次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表现,体验学习取得成功的快乐。同时通过播放小数点的历史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小数产生的背景,体会劳动人民以及以往一些数学上的伟大发现和发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加深对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以后的学学习道路上更加努力,表现的更加出色。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9/10米1/10米1/100米1/1000米

  0.9米0.1米0.01米0.001米

小数的意义教案 1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结合实际操作,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读小数和写小数,并分清与整数读写的区别。

  3、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正方形纸片、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师:请大家用最响亮的声音告诉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与哪个季节有关?

  生: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瞧,(课件展示)花儿绽放了,蝴蝶飞来了,人们也纷纷走到了户外。看,画面上的老太太在读报纸呢,一直蝴蝶从她的身边飞过,它看到了什么呢?

  课件出示: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是个什么数?

  生:小数。

  二、合作探究

  1、教学小数的读写

  师:你还会读其他的小数吗?

  课件出示一组小数。指名学生读。如果都读对了给自己适当的鼓励。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教案《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然后分组讨论: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回答汇报。

  教师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后面的按照数字出现的顺序去读。

  师:打搅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小数吗?

  生:会。

  课件出示零点四七四点一三十二点四零五

  学生自由写--交流--集体订正。

  2、教学小数的意义

  师:大家既然都见到过小数,那想一想都是在哪里见到的:

  生举例生活中的小数(超市的货架上、小票上、课本上等等)

  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好孩子。那你知道元是什么意思吗?

  生:1角。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师出示正方形的纸,然后让学生图出元。

  生操作然后汇报。

  师生共同通过课件展示来理解1角=元,然后拓展到2角。

  师操作让学生回答表示的是多少元。

  师:我还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你能表示出3角吗?涂一涂。

  生操作后汇报

  师:你知道元是多少钱?

  生:1分。

  师:那1元里面有多少个1分呢?

  生:100个。

  师:也就是说(课件展示元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份,取了其中的份,用分数表示。--学生自然而然的填写了答案。

  元呢?元呢。

  让学生用手中的正方形的纸片进行涂写、汇报。

  展示的图片,让学生写小数和分数。

  借助课件讲解与分数的关系。让学生写与分数。进一步理解三位小数。

  师小结:通过我们刚才的谈话,我们不难看出小数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到这里,这节课我们主要就学习了出示课题"小数的读写及意义",学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测验一下。

  三、课题达标

  (课件)展示题目

  采用的方法是学生口答,并要学生说出原因。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什么收获,能和大家分享吗?

小数的意义教案 1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的例1、例2,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1250克,第二小队采集了986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克?

  让学生先解答,再说一说整数加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笔算。

  4.67+2.5=6.03+8.47=8.41-0.75=

  让学生列竖式计算,指名说一说自已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

  二、学习新知

  1、学习例1。

  (1)通过旧知识引出新课.

  教师再出示一次复习的第l题,把已知条件和问题稍作改动,变成例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法和小数加法的意义。

  教师:例1与复习中的第1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例1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说出从复习的第1题可以看出整数加法的意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从例1可以看出小数加法的意义和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因为要把两个小队采集中草药的千克数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师板书横式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竖式,并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

  (2)整数加法应该怎样算?

  然后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接着讨论:

  (3)得数7.810末尾的0怎样处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能去掉?

  2.让学生做第76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是否把小数点对齐了,最后集体订正。

  3.引导学生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都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小数加法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能使相同数位对齐。

  4.学习例2。

  (1)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得出小数减法的意义。

  教师:例2的'条件和问题与例1比有什么变化?例2的数量关系是什么?启发学生说出例2是已知两个小队采集中药材的总数和第一小队采集的千克数,求第二小队采集的千克数;

  可以看出小数减法也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所以它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是相同的。

  (2)利用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

  让学生联系小数加法小数点对齐的算理,说一说小数减法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

  然后教师把千克数改写成克数并列出竖式,提问:个位上是几减几?接着让学生看小数减法竖式,提问: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计算时怎么办?利用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理解被减数千分位上没有数可以添0再减,也可以不写0,把这一位看作0来计算,以后在计算时遇到这种情况也可以这样处理。接着让学生计算,教师巡视,检查学生小数点是否对齐,被减数千分位的处理是否正确,得数的小数点点得是否正确。

  5.比较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讨论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和小数加法与整数加法在计算上的关系是一样的。

  6、小结。

  教师:通过学习上面的知识,小数加法和小数减法的计算法则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启发学生说出小数加减法计算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都要从最低位算起。然后教师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完整地说一说。并让学生看书上的法则,齐读一遍。

  7、做第78页最上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并验算的。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八的第1-2题。

  1.做第1题,教师先说明题意,要根据加法算式来写减法算式的得数,不用再列式计算。学生做完之后,可以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减得的差的?使学生加深对小数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关系的认识。

  2.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做,可以要求学生验算。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订正时,针对学生易出错的地方重点说一说。

  板书设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例1:少先队采集中草药,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了

  4.075千克,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3.735+4.075=7.81(千克)

  答:一共采集了7.81千克。

  例2:少先队采集中草药,两个小队一共采集了7.81千克。第一小队采集了3.735千克,第二小队采集多少千克?

  7.81-3.735=4.075(千克)

  答:第二小队采集了4.075千克。

小数的意义教案 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展示生活中的小数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小数的存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我们一起来看,教室里有几个同学在进行测量。但是,他们测量的一边长1米,但是另一边不够1米,用米做单位,不够1米那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了。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小数。

  师: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揭示课题:小数的意义。

  关于小数你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本中的新知识:“小数的意义”。

  三、探究新知:

  1.提出探究问题,引出小数的性质。

  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

  1-1. 反馈交流。请学生结合图说明自己的想法。

  师:米还可以写成0.1米。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小数0.1米。

  师: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箭头指向30的地方怎么表示? 0.3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3份是0.3,用分数表:。

  0.3的计数单位是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3表示3个0.1

  同理得出:指向7的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0.1, 7份是0.7,用分数表:。0.7表示7个0.1

  1-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也写作0.1。

  2-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师:刚才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1米。

  箭头指向4的地方怎么表示?0.04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4份是0.04,用分数表:。0.04的计数单位是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4表示4个0.01

  同理得出:指向8箭头,用分数和小数分别怎么表示?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0.01, 8份是0.08,用分数表:。0.08表示8个0.01

  2-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也写作0.01。

  3-1.同学们,学习了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你能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也用小数来表示吗?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师:刚才0.001米是怎样得到的?谁来说一说。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米。

  箭头指向6的地方怎么表示? 0.006米是怎样得到的?

  我们可以看出把整数1平均分成1000份,每一份是0.001, 6份是0.006,用分数表:。0.006的计数单位是0.001,的计数单位是。所以0.006表示6个0.001

  3-2.抽象概括: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也写作0.001。

  刚才我们分的是一米,用整数“1”来表示,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实际应用中,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像0.1、0.2、0.01、0.52、0.625等都是小数。

  5、各部分名称:

  (以0.625为例来说明)小数中的小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十分位上2表示2个0.1,3表示3个0.1,因此十分位上的计数单位是0.1,也可以说成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 。

  归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 0.001......。

  2.小数中,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3.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

小数的意义教案 14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会正确读写小数。

  3、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制分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

  重点 了解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 课件、正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元6角4分=( )元

  10元5角=( )元

  =( )元

  7分=( )元

  谁能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小数。

  学习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

  2、会正确读写小数。

  3、小数与分数能进行互化。

  自主学习(方式)、教师指导方案:

  1、看书上第2页认一认。

  2、把“1”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1份是( ) ,也可以表示( )。

  其中的59份是( ),也可以表示( )。

  3、读出下面的小数,并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0.9读作:

  表示:

  0.304读作:

  表示

  0.06读作:

  表示:

  展示方式:(学习目标中1、2……采取什么方式展示)

  1、 抽生回答,集体点评。

  2、 小组交流,抽生回答。

  3、 学生展示,集体交流。

  检测内容:

  填空:

  0.2 表示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15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008是( )位小数,它表示( )分之( )。

  0.3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

  0.05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

  0.009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也可以表示为0.1.

  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1/100,也可以表示为0.01.

  作业:

  6页2、3、4题

小数的意义教案 15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的继续学习和深入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小数的大量应用,同时在三年级的学习中,对于小数的读法,小数在价格上表达的具体含义都已有所了解。因此,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对于小数产生的实际价值有所认识,抓住数与数之间的紧密联系,了解小数的来源,掌握小数的意义,能正确地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同时,通过与整数、分数知识的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从而对于数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0页、51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等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过程。

  2.通过实际情境感悟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3.在探讨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并结合小数产生的历史,进行爱国注意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课前调查的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感受生活中整数和分数的运用。

  (1)课件出示。

  一张桌子、六把椅子、一个圆形花坛、白色占整个圆形的八分之一

  (2)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整数的应用是非常普遍和广泛的。当我们

  得不到正好的整数结果时,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感受生活中小数的运用,质疑反思,体会小数的产生。

  (1)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数据信息

  (2)师: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3)抓住现实信息引发思考

  提问:生活中,我们在哪些时候会常常用到小数?

  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桌子的长度或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

  3.揭示课题:

  看来小数的存在也有它一定的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产生及意义。

  (设计意图:在生活中,整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我们在测量时,往往又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可以应用分数来解决。生活中小数的广泛存在又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发学生的疑问,引起探讨。)

  (二)研究改写方法,探究小数的意义

  1.1米

  初步探究一位小数的改写。

  (1)出示线段图。

  (2)提问:看到上面的图,谁能用分数或小数表示出其中的一份?

  ①(学生预设: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米。)

  ②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每一份是0.1米。

  ③其中的两份用小数可以怎样表示,你怎么想?

  (学生预设: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两份是米,小数是0.2米)

  ④图中还有哪部分表示0.1?(请学生指图)

  (3)理解0.2并感知0.1与0.2有什么关系

  ①哪部分表示0.2?想一想对0.2你还能说些什么?

  ②0.2与0.1有什么关系?

  (0.1+0.1=0.2,0.2是两个0.1…)

  ③对于其中的三份、四份、五份…你有什么想法?选择其中的一个和同学说一说。

  ④对比:米与0.1米,米与0.2米…有怎样的关系?

  ⑤观察米=0.1米,米=0.2米,…你发现了什么?

  ⑥提问:一位小数表示什么?

  2.在迁移辨析中理解两位小数的改写。

  (1)出示教材中的图: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

  (2)提出要求:100份中的1份大家会改写成小数形式了,那么把其中的几份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呢?小组合作,涂上阴影,说出分数和小数,并说说小数表示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例如:米=0.01米,米=0.03米,米=0.12米)

  师:同学们你们观察上面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情预设: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也可以说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3)练习:说出小数的意义

  课件呈现:0.6、0.09、0.12、0.86、0.1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深入、灵活理解三位小数的改写

  (1)师: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你会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改写成小数吗?

  (2)根据前面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改写成几位小数?

  (3)课件出示三组数据。

  第一组:1/100023/100026/1000

  第二组:3/100043/100089/1000

  第三组:9/100065/10008/1000

  (4)提出要求:请小组合作自选一组分数,一边改写一边讨论。

  4.: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把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使人们应用起来更加方便、简单。

  5.拓展:请同学们想一想四位小数表示多少?五位小数呢?

  (设计意图:由借助直观认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到通过联想认识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再到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的方法,发展提高能力。)

  (四)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回顾整数的计数单位

  师:回忆一下,我们都已经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2.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1个一是10个(),是100个(),是1000个(),是10000个()…

  4.提问:所以小数的计数单位应该是什么?

  5.教师:这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小数,小数部分是多少表示的就是多少个十分之一,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小数,小数部分是多少表示的就是多少个百分之一…,所以,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它与整数计数单位一起形成了数学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6.依照这一体系,你能说说小数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吗?

  (五)巩固练习

  1.填数(数学书第51页“做一做”)

  2.比一比(数学书第55页练习九第1题)

  3.对口令游戏:一方说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另一方说出对应的小数;一方说小数,另一方说出对应的分数。

  (六)畅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想了解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所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分米=1/10米=0.1米1厘米=1/100米=0.01米1毫米=1/1000米=0.001米

  2分米=2/10米=0.2米3厘米=3/100米=0.03米127毫米=127/1000米=0.127米

  3分米=3/10米=0.3米12厘米=12/100米0.12米74毫米=74/1000米=0.074米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二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分别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

【小数的意义教案 】相关文章:

《小数的意义》教案01-23

小数的意义教案12-05

《小数的意义》的教案02-17

【热】小数的意义教案02-18

【荐】小数的意义教案02-18

小数的意义教案 15篇12-13

小数的意义教案 (15篇)12-13

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12-05

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12-05

小数的意义教案(精选15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