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教案

时间:2023-02-12 12:18:41 教案 我要投稿

分数的意义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数的意义教案汇编15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1

  学习内容:

  课本第76页例2及“做一做”第2题。

  学习目标:

  1.我能通过学习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我能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学习重难点:

  我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教科书76页例2: 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思考:① 要把2/3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我们就要把分母( )乘( )才能得到12;分数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分数的大小才不变,现在我们把分母3乘了个4,所以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就应该( )。最后分子分母都乘了个( ),就把2/3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数( )。

  ② 要把10/24化成分母是12的分数,我们就要把分母( )除以( )才能得到12;分数的`基本性质告诉我们,分数的分子和分母要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时,分数的大小才不变,现在我们把分母24除以了个2,所以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就应该( )。最后分子分母都除以了个( ),就把10/24化成了分母是12的分数( )。

  (2)结合我们上面的思考,把教科书75页例2中的几个方框填完整。

  2.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3.总结升华

  4.我能行: 完成课本第76页“做一做”第2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2

  教学目标

  1. 认识单位“1”,理解分数的意义及分母、分子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 通过层层设疑,不断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课前准备: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课前让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去查找、了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同学已经查找到了相关的信息,能与大家交流吗?

  再请同学们看两个例子。

  1、出示2个实例(课件)

  (1) 这些饼,我们可以用3个来表示,而这些呢可以用4个来表示,再请大家看这半个饼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

  (2) 用米尺来测量木板的长度,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吗?

  许多例子都可以告诉我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时我们通过计算或是测量都是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为了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而产生了新的数——也就是分数(出示)。开始,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经过很长时间后,才产生像现在这样完善的分数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吗?我国还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其实分数对于同学们来说不会太陌生,我们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在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探究分数的意义。

  二、互动探究

  (一)复习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1. 用课件展示。(3个例子)

  (1)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2) 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平均4份。

  (3)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

  2. 小结:以前我们学习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二)学习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1.想一想: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只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请举例。

  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能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还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

  2.思考:

  这里有一堆苹果,你能拿出它的1/4 吗?你是怎样想的?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能完整的.叙述一下吗?

  把这些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一个苹果就是这些苹果的1/4。

  3.讨论:

  把6只熊猫平均分,有几种分法?每份用什么分数表示?

  (1)汇报分的情况。

  (2)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注意叙述完整。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怎么分的?

  把六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的一只熊猫就是这个整体的1/6。要表示这个整体的2份呢?3份?5份?

  还可以怎样分呢?

  (三)归纳分数的意义

  1.观察:刚才用来平均分的物体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呢?

  以前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刚才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平均分。

  2.启发:

  像这样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一个整体我们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我们所看到的1个饼、1张纸、4个苹果、6只熊猫都可以看作单位“1”。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看作单位“1”呢?

  3.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单位“1”,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什么叫做分数?

  (1)汇报。

  (2)出示分数的意义,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师:单位“1”为什么要用引号?

  “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1”很特殊,所以我们给它加上引号,把它称为单位“1”。

  你认为在这句话中,还有哪些字或词比较重要?

  (四)分数各部份的名称及意义

  我们知道了分数的意义,下面来看看分数的组成

  出示:小红旗

  指名回答用什么分数来表示?说说想法。

  4/9这个分数,指名说出分数各部份的名称。

  结合图上的例子,说说各部份所表示的意义。

  课件展示。

  三、巩固发展

  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以及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义,不知同学们学习得怎样,我想考考大家,有没有信心?

  1、看图:

  (1)(做一做)谁能说说 3/5的意义?这里的单位 “1”指的是什么?

  (2)分母3分别表示什么?分子2分别表示什么?

  2、练习:

  (1)练习十八 1、2、题(课件出示)

  (2)判断:

  (1)4/7是把单位“1”分成7份,表示这样4份的数。

  (2)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 “1”。

  (3)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6份,表示这样5份的数是6/5 。

  (3)把全班48个同学平均分成6组,每组8个同学。

  3个同学是这个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3个同学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讨论:同样是3个同学,为什么分别用3/8和3/48来表示。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它的内容是什么?我们在用分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分数的意义教案3

  一、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

  教材第61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

  2.知道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用单位“1”表示。

  3.引导学生学会抽象概括,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

  3.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四、教具准备

  投影,练习投影片,长方形、圆形纸各一张。

  五、数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举出几个具体的分数。(老师板书)

  根据学生举例的分数,请同学们说出都知道这个分数的什么?如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它的各部分名称,以及自己的课外知识等。

  老师举例并板书:

  请学生说出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甲:表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4份,吃了其中的1份,可以说吃了这块月饼的。

  学生乙:还可以表示把一根绳子平均剪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

  这根绳子的。

  (二)教学实施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老师:如果用图表示,可能你们每人会有不同的表示方法,现在请你动手折一折或画一画来表示。

  学生展示成果。

  (2)老师投影出示图片。

  老师:投影片上的.这些图,你能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吗?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体反馈。

  学生甲:我把4根香蕉看作一个整体,一根香蕉是这个整体的。

  学生乙:把8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两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

  学生丙:我把12个△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是这个整体的。

  学生丁:我把1米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1米的。

  (3)概括总结。

  老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学生乙:我发现有的是把1个图形平均分,有的是把8个苹果、12个△平均分,还有的是把1米平均分。

  老师:一个图形,一个实物比较好理解,我们把它称为一个物体,那么8个苹果、12个△是由许多单个物体组成的,我们称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4)举例。

  老师:对于这个整体,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例子吗?

  学生:这个整体还可以是一筐茄子、一车煤、一个年级的人数、全中国人口等。

  2.概括分数。

  老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于单位“1”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整体“1”可以很小,也可以很大......

  刚才同学们举了很多分数的例子,那到底什么是分数,你能尝试用文字描述一下吗?

  先引导学生交流:把“谁”平均分?它表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呢?

  学生相互交流补充。

  明确: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板书)

  老师强调必须是平均分。

  (四)思维训练

  说一说下图中的阴影部分占整个图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师生共同回忆总结。

分数的意义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单位“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分子、分母表示的实际意义。

  3.使学生受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流程:

  一、 复习引入

  1.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分数

  你已经知道了分数的哪些知识?

  2. 练习十三第3题。

  3. 动手操作

  老师提供了三样材料:正方形纸片一张、画有一分米长的线段的纸条一个、6个三角形。我们动手给它们平均分,看看你能找到哪些分数?

  配合讲解,实物展示。

  ① 动手折一折,涂上阴影并标出分数。

  你得到了什么分数?这个分数表示什么?

  ② 在线段上标出分数。

  “一分米长的.线段”同①(顺势学习分子分母表示的实际意义)

  二、教学分数的意义

  1.像这样,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了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2.(紧接着上面两个操作)6个三角形,你能给它平均分成几份?又得到了什么分数?动手试试看。

  你还能给6个三角形怎样平均分,又找到了什么分数?大家动手再试试看。

  3.刚才我们把许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做第74页上面的两道题和练一练的第二题。(注意辨析)

  4.不管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平均分,也可以说成把_平均分。刚才的分数都把谁看作了单位“1”?

  生活中,你还想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举例)

  5.老师这里有一个分数-,你猜猜看,老师把谁看作了单位“1”,也就是把_平均分成了2份,取这样的1份?

  你能说得与别人不同吗?能说得更有新意吗?

  6.谁来说说 表示什么?〖根据板书,揭示意义。〗

  7.让某一小组站出来2名学生,老师也站进去,问:2名学生占我们3人的几分之几?你能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吗?

  为什么同样是2名学生,却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表示?

  三、巩固拓展

  1. 说出下面各分数表示的意义。

  我国人口数约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耕地面积仅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

  ①想:把_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_份,_表示这样的_份。

  ②读完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

  2. 分一分

  ① 动手分一分:有10根小棒,取出它的。怎么取?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② 智力大冲浪:老师口袋里有一些小棒,拿出它的正好是4根,口袋里原来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想的?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图略)

  ③ 为什么不平均分的也能用分数表示呢?

  ④ (板书=)我们继续探究这个等式,还可以揭开其它的数学奥秘呢。期待课后大家有精彩的发现!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分数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认识了单位“1”;知道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分母分子表示的意义。)

分数的意义教案5

  教学目的:

  1、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让学生通过到图书馆查资料,初步了解分数产生的条件、背景和发展史。

  2、让学生在玩学具的过程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归纳出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单位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

  教学难点:

  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教具、学具:

  苹果、一分米、方块、小棒、小旗、小刀、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介绍分数的产生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查阅资料,谁能结合你的资料来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事?(学生举手)

  师:(指手里拿着一本书的女生)你来说说。

  (女生拿着自己查的资料走到讲台前,把自己的资料放在实物投影下)

  生说:我是从《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上查到的。分数起源于分。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动要平均分配果实和猎物,逐渐有了分数的概念。以后在土地计算、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测量过程中,当所用的长度单位不能量尽所量线段时,便产生了分数。

  师:您查的挺好的。通过她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分数起源于分。

  师:(看到有学生举手,指其中一男生)你来说说。

  男生:(拿着资料来到讲台上的实物投影前,指着资料书)我是从《新编小学生数学词典》上查到的。人类在生产劳动的长期实践活动中产生了分数,起初是使用具体的分数,如二分之一用"一半"来表示,四分之一是用"一半的一半"来表示,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出现了诸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二等分数。

  师:嗯,好,请回。通过他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最初的分数表现形式和现在的表现形式一样吗?(学生齐说不一样)1/2是用"一半"来表示1/4是用"一半的一半"来表示,那么,照此推算1/8就是(学生齐说一半的一半的一半。)

  师:看来同学们是真理解了,那谁还有别的资料吗?

  (学生举手)

  师:(指一女生)好,你来。

  女生:(拿着资料走到实物投影前展示)我是从资料书上查到的,我把它摘抄到我的笔记本上。分数在我们中国很早就有了,最初分数的表现形式跟现在不一样。后来,印度出现了和我国相似的分数表示法。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的资料查的不错。今天我们就不一一交流了,建议课后大家再把查到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通过这几个同学查的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分数实际上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探索分数的意义

  1、小组探究,共同参与。

  师:我们三年级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说出几个具体的分数吗?

  (学生举手)

  甲生:3/4,1/2,1/20,88/100

  师:嗯,说的还挺多。

  乙生:1/10,1/100,1/50,1/60

  师:你也知道很多分数。

  丙生:2/4、2/8、5/10、20/100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的分数,那要是给大家几种材料,你们能动手分一分,并且用分数来表示吗?

  (学生说能)好,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五分钟左右。教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了解情况。)

  2、汇报交流,力求创新。

  师:大家得到分数了吗?哪个小组来说你们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举手)

  师:(指甲组)你们来说说。

  (一个学生代表甲组,拿着一个苹果走到实物投影前)

  甲组:我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教师板书:平均分分数1/2)

  甲组:我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教师板书:1/4)

  甲组:我又把这个苹果平均分成了八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八分之一。

  (教师板书:1/8)

  甲组:这样,依次类推,可以分成许多份,得到许多分数。

  师:行不行啊,老师感觉他里面有句话说的非常好,谁来说说。

  生说:依次类推。

  师:那你明白依次类推是什么,意思吗?

  生说:懂,就是一个一个往下类推。

  师:也就是说还可以再接着分,看来这个小组已经想的很透彻了,谁还有别的材料需要展示的吗?

  (学生举手)

  师:(指乙组)你们来说说。

  (一学生代表乙组,拿着一分米的纸上来展示)

  乙组:我们小组是把一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其中的1份就是十分之→。如果把;2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如果把它平均分成5份F飞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c

  (教师板书:1分米1/10)

  师:他刚才说了很多分数。咱就按照这个同学刚才说的,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除了十分之一,我们还能得到别的分数吗

  一生:把这1分米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份,就是十分之一取其中的两份,就是十分之二,取其中的三份就是十分之三,这样,依次推下来,就可以得到十分之几。

  师:也就是表示其中几份就是它的十分之几,你们同意吗?

  (学生齐说:同意)

  师:谁还有别的材料需要展示吗?

  (学生举手)

  师:(指丙组)你们来说说。

  (两个学生代表丙组,拿着八个方块到前面来展示)

  丙组:我们把八个方块平均分成两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

  (教师板书:八个 1/2 )

  丙组:把八个方块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两份就是四分之二,三份就是四分之三。

  (教师板书:1/4、2/4、3/4)

  (教师看到下面同学有很多急着举手的)

  师:你们有问题吗?

  一女生:他把它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两个方块,他为什么说是四分之一呢?展示的丙组男生回答:把这八个方块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四分之一。

  女生质疑:这其中的一份是两个方块,为什么说是1/4,我还不明白。

  丙组男生:因为这两个方块组成一份。

  师:你满意吗?

  女生:不满意。师:不算很满意,那你们能再来解释解释吗?

  丙组女生很急切的解释:因为它要分成4份的话,这两个方块,并不是论块,而是论份,这两个方块组成了一份,是四份中的一份,所以是四分之一。

  师:你说的很有特点,看来这是一个难点。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要想得到一个分数,必须要把八个方块看成一个整体,这两个方块或者四个方块只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那谁还有别的材料需要展示。

  (学生举手)

  师:(指丁组)你们来说说

  (一生代表了组,拿着10根小棒走到前面展示)

  丁组:我这里有10根小棒,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这一份,就是十分之一,然后,再把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五分之一。再把它平均份成两分,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

  (教师板书:10根小棒1/10、1/5、1/2)

  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我把10根小棒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二分之一,那这一份是几根小棒?

  生:是5根小棒。师:很好,请回,(指举手的同学)你想展示?

  生:我这有6面红旗,我首先平均拿走一面红旗就是六分之一。拿掉两面红旗就是六分之二,依次类推,把六个红旗都拿完了,就是六分之六。

  师:平均拿走一面红旗是什么意思?

  生补充:我想换一种说法,就是把这六面红旗平均分成六份,拿走其中的一份就是六分之一。

  师:你说的真好。我们要想得到几分之几时,必须要先把它平均分成几份。

  (教师板书:6面小旗1/6)

  3、抽象概括,构建新知。

  师:我们刚才得到了很多的分数,(指黑板)以前我们研究过了分一个物体,(板书:一个物体)分一个计量单位。(板书:一个计量单位)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分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板书:一个整体)这些我们通常都可以把它们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师:除了这些你还能再举几个单位"1"的例子吗?

  生:一个西瓜。

  生:一个蛋糕。

  生:一个苹果。

  师:刚才同学都举的是一个物体的,还能举一些别的吗?

  生:10个人。

  生:10本书。

  生:8个铅笔盒。

  生:5瓶啤酒。

  生:3块橡皮。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理解了单位"1"。那你能结合刚才的这些例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分数吗?小组先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一分钟左右)

  师:谁来说说。

  甲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乙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师:刚才都是说分一个物体,还有没有别的啦?

  丙生:把几个同样的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

  师:通过你们说的,教师知道你们已经明白了,那么到底数学家是怎样归纳的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展示:把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找生读,学生质疑。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分数的意义。

  (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师:那你能通过3/10,说说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生:分数线、分子、分母组成。

  师: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

  师:这一物体也就是单位。

  三、 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

  2、填空;

  (1)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这堆苹果的( )两份是这堆苹果的( )。

  (2)把今天来上课的同学平均分成()组,一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二个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3、糖块游戏。

  拿走9块糖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走剩下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剩下糖的1/4,拿走几块?

  四、总结(略)

分数的意义教案6

  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分子、分母、分数单位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掌握分数、分子、分母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进一步学会读写分数。

  2、通过分数意义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电脑软件、实物投影仪、正方形纸、围棋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进

  1、出示分数,它们是什么数?

  同学们在三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么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1)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得多少?

  (2)请两组同学量一量课桌的宽是多少厘米?

  (3)请一位同学量一量数学书的长是多少厘米?

  (得到的结果都不是整数)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

  什么是分数?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理解概念:

  1、理解单位1的概念

  (1)出示一块蛋糕:它可以用1来表示。

  (2)出示一个正方形:它可以用1来表示吗?为什么?

  (3)出示一条线段:它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

  小结:一块蛋糕,一个正方形,一条线段都是一个物体,都可以用1表示。

  (4)出示四个苹果:这是几个苹果?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

  用圆圈把四个苹果圈起:现在可以用1来表示这些苹果吗?为什么?

  (5)把这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行吗?为什么?

  (6)我们全班同学可以用1表示吗?为什么?一组同学呢?

  (7)你能举出一些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用1来表示的例子吗?

  小结:1不仅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表示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1很特殊,我们给它加上引号,把它称为单位1。

  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单位1的?能举出例子吗?

  2、理解分数意义:

  (1)把这块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把正方形纸平均折成4份,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它的三份,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3)

  这条线段怎么表示它的呢?这一段是几分之几?有几个这样的?

  (4)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只苹果?每份是整体的几分之几?把什么看成单位1?

  (5)把4个苹果看成一个整体,还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6)把6只熊猫来平均分,有几种分法?同桌讨论一下,并告诉大家,你分的每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几?每份是几只熊猫?

  (7)每人拿出围棋子8颗,把它平均分,你想怎么分?

  请大家观察,刚才这些分数都是怎么得到的?能自己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吗?

  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练习:练习十八13

  3、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说说这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请你回忆一下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分子

  分数线

  5分母

  分母5表示什么意义?看到分母你就知道什么?分子3呢?

  小结:在分数里表示把1平均分成多少份的数叫分母,表示取了多少份的数叫分子。

  4、理解分数单位的意义:

  自然数有单位,每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因此自然数的单位是几?分数也是由若干个分数单位组成的,所以分数也有分数单位,比如:是由3个组成,就是它的分数单位,的分数单位是,想一想,的分数单位是几?为什么?的分数单位呢?

  你能概括一下分数单位的意义吗?

  小结:在分数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练习:

  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5、学习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分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直线上相应的这一点应该用几分之几来表示?

  这一点用来表示,为什么?这一点用来表示,为什么?同样都是把单位1平均分,为什么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不相同?

  三、看书质疑:

  今天学习的是课本p84p86的.内容,请把p86的做一做练习一下,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四、综合练习:

  (一)判断:

  1、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二)口答:

  1、把一条2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把什么看作单位1?每份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2、把12支铅笔平均分成4份,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3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三)说出下面各题把什么看作1?各题中的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2、一袋大米,吃了它的

  3、一本书30页,小华已看了总数的

  (四)填空:

  5个是()是()个

  是3个()()个是是()个()

  (五)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六)下图中阴影部分各占全图的几分之几?(备用)

  五、作业:

分数的意义教案7

  一、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沟通整数除法与分数的联系

  1. 回顾整数除法的含义。

  (1)幼儿园的马老师把6块小点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多少块?

  (2)提问:你是怎么得到的?

  预设:6÷3=2(块)

  2. 回顾分数的意义

  二、在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中,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一)借助问题解决完成分数意义的深化

  1. 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2. 要求:请你用手中的学具剪一剪、摆一摆,也可以在本上写一写、画一画。表示出平均每人分得多少块?

  3. 汇报:一边摆一边说自己是怎么得到每人分的块数的'。

  (二)巩固用分数表示商

  请小组内交流想法

  ① 把这桶饼干平均放在5个保鲜盒中,平均每个保鲜盒放多少kg?

  ② 马腾从家到学校走了15分钟,他平均每分钟走多少km?

  三、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探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提问:观察这几个除法算式,你认为除法与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2.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3. 提问: a、b可以是任何数,对吗?

  4. 小结:在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分数中的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所以分母不能是0。

  四、综合应用,巩固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教材第50页,“做一做”。

  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 教材第51页练习十二,第1题。

  这些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

  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分数的意义教案8

  师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

  二、 教学新课。

  三、实际应用

  四、总结

  “猜猜哪杯糖水甜?

  1、出示2杯糖水:1号杯——水30克,其中糖5克,

  2号杯——水20克,其中糖4克。

  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交流。

  小结:根据糖和糖水的关系或糖和水的关系,才能判断出谁甜。

  2、依据糖和糖水的关系,判断小组上表格中的3杯糖水谁最甜?小组分工合作完成。

  学生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

  1、百分数的意义。

  如果要想比较这一共的糖水谁最甜,该怎么办?

  指出:在实际生产、生活、工作中,为了便于统计和比较,通常把这样的分数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

  把表格中的分数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说说这些分数的意义。

  揭示出百分数的意义。

  2、百分数的读写法。

  自学书上的有关内容。

  把表格中的百分之几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并说说意义。

  练习:练习十九 4

  练一练 1看到这些图形,你想到了什么数?

  举例:说说准备资料中的百分数的意义。

  折出百分数。

  3、百分数和分数的比较。

  下面的'说法你认为对吗?

  (1) “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57/100”,可以说成“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57%”。

  (2) “学校十月份用纸13/100吨”,可以说成“学校十月份用纸13%吨”。

  小结: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

  根据提供的信息说说百分数的意思,及从信息中你想到了什么。

  说说自己的收获。

分数的意义教案9

  一 教学内容:

  分数的产生

  教材第60 页的内容。

  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

  2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同样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三 重点难点:

  理解分数的产生。

  四 教具准备:

  米尺,挂图,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还记得我们都学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吗?

  学生通过回忆说出已学过的分数知识。

  1 .复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 1 )举一个分数的例子。

  ( 2 )以 为例,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2 … … 分子

  — … … 分数线

  3 … … 分母

  ( 3 )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分数?(用图、线段或正方形来表示分数。)请你用线段图表示 。

  把正方形纸平均分后,画出阴影,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二)教学实施

  1 .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 .计算。

  老师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西红柿的个数怎样表示?( l ÷ 2 的结果不能用整数表示。)

  3 .讲述。

  在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类在测量和计算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数—分数。最初,人们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分数,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等。我国是世界上发明和使用分数比较早的国家之一。

  4 .资料介绍。

  请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查找的资料说说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相互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分数的意义教案10

  课题一:(一)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认识分数的分母、分子,认识分数单位的特点,能正确读、写分数。②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③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

  教学用具 教材第84~85页有关的投影片、线段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提问:①把6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3个)②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 )。

  2.指定一名学生用1米长的直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是多少米。(比3米长,比4米短)。

  3.揭示课题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分数。究竟什么叫分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二、探索研究

  1.学生回忆:我们已经学过,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算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

  (1)出示月饼图。提问学生: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2)出示正方形图。提问:把这张正方形纸怎样分?分成了几份?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这样的3份呢?( 、 )

  (3)出示线段图提问: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1份是这条线段的几分之几?这样的4份呢?

  如果把1分米的长度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1份是它的几分之几?7份呢? 表示什么?

  2、进一步认识单位1。

  以上都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我们也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如4个苹果、一批玩具、一个班的学生等。例如:

  (1)出示课本第86页的苹果图。提问: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一个苹果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2)出示熊猫图。提问:把6只熊猫玩具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一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表示什么?

  (3)练习:说出下图中涂色的部分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 ●

  ●○○○○○ ● ●

  ●○○○○○ ● ●

  ● ○

  ● ○

  ● ○

  3.揭示。

  (1)观察以上教学过程 所形成的板书。

  一个物体

  计量单位 单位1

  一些物体

  告诉学生:像这样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2)反馈。①在以上各图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② 、 、 各表示什么意义?③议一议:什么叫做分数?

  (3)概括并板书。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练习。练习十八第1、2、3题。

  5.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分数单位。分数的读、写法。

  (1)教师任意写出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阅读课本第85页最后一段并思考:一个分数中的分母、分子各表示什么?

  (3)认识分数单位,初步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

  练习:①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

  ②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 。

  ③个 是。

  ④ 是个 。

  (4)想一想:读、写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读作 ,表示 个 。

  读作 ,表示有 个 。

  三、课堂实践

  1.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的数。

  2. 读作,分数单位是,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是整数1。

  四、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分数?如何理解单位1?

  2、什么是分数单位?分数单位有什么特点?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5、6题。

  课题二:(二)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及分数单位,并能正确地应用。学会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能联系,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③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用分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

  ▲▲ ▲▲

  △△ ▲▲

  2.口答:什么是分数?如何理解单位1?

  3.填空。

  是个 。 的分数单位是

  7个 是。 的分数单位是

  二、揭示课题

  出示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

  分数也是一个数,也可以用直线(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1)认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画出等长的距离表示0、1、2。

  ②根据分母来分线段,如果分母是4,就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如: 、 :

  0 1 2

  (2)提问:如果要在直线上表示 ,该怎样画?启发点拨。

  ①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②应把0~1这一段平均分成几份?如果分母是8呢?分母是10呢?

  ③ 应用直线上的哪一个点来表示?

  (3)如果要在这条直线上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该怎么办?

  这条直线上0~1之间的第七个点表示的分数是多少?

  2.练习。

  (1)教材第87页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 、 、 。

  3.教学例1。

  (1)指名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出示讨论题,同桌讨论。

  ①这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②1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③5人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3)汇报讨论结果,板书答语。

  (4)小结分析思路。口答这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题目时,一般要根据先找单位1是几,就是分母平均分成几份,其中1份是分数单位,再看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几。

  4、练习。教材第88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实践

  1.教材第87页的做一做。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 下面的分数: 、 、 、 、 。

  3.食堂有一批面粉,吃了45袋,还剩28袋,吃了的和剩下的各占这批面粉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1.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的方法是怎样的?

  2.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依据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怎样思考?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八第4、7、8题。

  课题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②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③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用具 投影片(教材第89页的饼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填空。

  (1) 表示。

  (2)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计算。(1)58 (2)49

  二、揭示课题

  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除法时经常遇到除不尽或得不到整数商,有了分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2

  (1)读题后,指导学生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板书:

  13=

  (2)讨论:1 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1米

  ?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把1米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1米的 ,就是 米。

  (3)写出答语。

  2.教学例3。

  (1)读题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4。

  (2)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3)请几名学生口述分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4)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知道,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 ,即3个 块,把3个 块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 ,即 块。因此,

  34=(块)。

  由此可见, 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

  3、认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引导学生观察13=、34=这两道算式,想一想:

  ①两个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归纳出以下三点:

  ①分数可以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板书:被除数除数=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发怎样表示?

  板书:ab=(b0)

  (4)想一想: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启发学生说出在整数除法里,除数不能是零,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零,所以这里b0。

  (5)再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着重强调: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学生阅读教材,质疑问难。

  四、课堂实践

  教材第91页中间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全课,说说学到了什么,自我总结,教师作补充。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1~3题。

  课题四: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

  教学要求 ①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能运用这一关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②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③知道事物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口答:30分米=米 180分=时

  练习后引导学生回顾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2.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算式的商。

  (1)79(2)47(3)815(4)5吨8吨

  二、揭示课题

  这节课学习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应用。(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出示例4。

  (1)出示例4并审题。

  (2)提问:根据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这两题该怎样计算?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商应该如何表示?

  让全体学生尝试练习。

  (3)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比较例4与复习题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重点说明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其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2.练习教材第91页下面的做一做。

  3.教学例5 。

  (1)出示教材第92页复习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订正时启发学生分析:这道题把谁与谁比,求鸡的只数是鸭的几倍,把什么看作标准,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样列?

  板书:3010=3

  答:鸡的只数是鸭的3倍。

  (2)出示例5并读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并组织学生讨论解题方法。

  讨论后师生共同评价,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从分数意义入手。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把10只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

  ②从倍数关系入手。求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以鸭的只数作标准,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710=。

  (3)比较复习题与例5异同点。

  通过比较使学生看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用除法计算,都拿作标准的数作除数,得出的商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都不能注单位名称。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数,后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数。

  4、练习。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2题。

  四、课堂实践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8厘米=米 146千克=吨 23时=日

  41平方分米=平方米 67平方米=公顷 37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五(1)班有女生25人,比男生多4人。

  (1)男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2)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1、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当得不到整数商时,该如何表示?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4~7题。

  七、思考题。

  练习十九第8题及思考题。

  课题五: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要求 ①使学生掌握分母或分子相同的几个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正确比较分数的大小。②应用观察图示边比较边归纳的方法,渗透化归、分类等思想。③培养学生口述算理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用具 投影片(教材例6、例7直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材第93页复习题,请一名学生口答。

  2.看图写分数,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0 1

  二、揭示课题

  以前我们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初步学会了最简单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这节课就来进一步探究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板书课题)

  三、探索研究

  1.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 和 的大小。

  出示例6左图,引导学生观察后提问: 和 相比,哪个分数大,哪个分数小?(板书: > )

  如果没有直观图,该怎样比较 与 的大小呢?

  因为 和 的分母是相同的,它们的分数单位都是 , 是2个 , 是1个 ,2个 比1个 多,所以 > 。

  (2)用类似的方法引导学生比较 和 的大小。

  (3)观察例6这两组分数,找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该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请一名学生口答)

  板书: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练习:教材第93页做一做。

  3.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

  (1)比较 和 的大小。

  ①出示直观图,使学生从图上看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所以 大于 。

  ② 和 的分子相同,表示所取的份数一样多,它们的大小是由分数单位决定的。分母小的分数表示分的份数少,每一份就大,也就是分数单位大;分母大的分数表示分的份数多,每一份就小,也就是分数单位小。所以 大于 。

  (2)比较 和 的大小。

  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 < 。

  (3)想一想:上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

  板书: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4、练习:教材第95页的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首先要看清是分母相同还是分子相同。如果分母相同,关键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如果分子相同,关键看分母,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五、课堂实践

  1.练习二十第1题。

  2.练习二十第3题。

  六、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第2、4题。

  七、思考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 < > >

分数的意义教案11

  【教材分析】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册第36例1、“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六相关习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三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在三年级下册,学生有学习了把由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本堂课主要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例1中首先让学生看图写分数,激活学生对分数的已有认识。然后分两个层次:1、让学生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平均分的,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2、再让学生认识到分数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完整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最后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

  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 使学生在学习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出单位“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认识分数。你能举例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组图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

  追问:你能说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后班内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逐渐展示板书。

  提问:第四个图与前三个图有什么不同吗?

  引导学生明确: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而第四幅图是把6个圆看作一个整体。

  出示2/3

  提问:把( )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2份的数?

  学生讨论交流,班内汇报。

  猜测:可能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追问:在这几个图里,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提问:你能试着说说什么是分数吗?

  教师引导概括分数意义。

  (2)操作:铅笔、硬币、钟面、桃子图案

  提问:你能用手中的物品表示2/3吗?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小组合作用提供的物品表示并交流想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概括单位“1”后,通过操作丰富单位“1”的表象,理解单位“1”不同,所表示的意义、数量都不同。

  (3)出示练习六(3)

  学生先按书上的说法,说说第1题中是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三好生有这样的几份;再参照第1题说说后两题中分数的意义。

  (4)出示练习六(4)

  先引导学生明确单位“1”,再依次出现平均分的点,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并说说想法。

  (5)出示练习六(5)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所填分数有什么不同。

  2认识分数单位

  (1)谈话:整数、小数都有计数单位,例如:整数9的计数单位是1,9里面有9个1,0.9的计数单位是0.1,0.9里面有9个0.1。分数也有分数单位。例如:5/8里有5个1/8,5/8的分数单位是1/8,3/7、1/5、1/2呢?

  提问:你能说说什么是分数单位吗?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揭示。

  【设计意图】联系整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分数单位。

  (2)完成“试一试”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说后班内交流。

  (3)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订正。

  (4)完成练习六(1)

  同桌读一读,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与分数单位有什么关系?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是什么?生活还有哪些事物能用分数来表示,她们又是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找一找,和同学说一说。

分数的意义教案12

  设计说明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这节课是在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分数的学习和探究,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针对这一点,在设计此课时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直观且有效的学习手段,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等操作活动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单位“1”的表象。

  利用直观演示,有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本设计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及单位“1”的意义,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从而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彩带 米尺 苹果

  学生准备 正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 8个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了解分数的产生

  1.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一条彩带的长度,发现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一段,这一段不够一米。

  提出问题:如果用“米”作单位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

  2.分物。

  (教师拿出一个苹果)把这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可以分得多少个?每人分得的部分能用整数表示吗?(不能)

  3.引入新课。

  人们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性,感受分数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对分数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兴趣。

  ⊙探究分数的意义

  (一)分数的意义。

  1.动手操作。

  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并说出的意义。

  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说出的意义。

  3.课件出示教材46页香蕉和面包图片。

  (1)说一说,每根香蕉是这把香蕉的几分之几?

  (2)同桌合作分一分这盘面包(用小正方形代替面包),看看有几种分法。

  预设

  生1: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

  生2: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

  生3:把8个面包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盘面包的,7份是这盘面包的。

  4.认识单位“1”。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总结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分数的意义教案13

  学习内容:

  教材104页例1、例2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1、 我能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我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 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学习难点:

  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习准备:

  圆纸片

  学习过程:

  一、检查课前学习,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学教材104页例1

  (1)我得到的数学信息

  (2)求爸爸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张饼?我写的算式

  (3)我是这样想的,得出结果

  (4)通过解答,我发现

  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的含义( )

  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 ),分子( )。

  2、小组合作学习例2

  仔细观察,根据问题,写出算式。

  我是这样想的,得出结果:

  从计算中,我发现分数减法含义与整数减法含义( ),计算同分母分数减法时,分母( ),分子( )。

  3.小组展示,汇报。

  4.观察例1和例2,我发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分母( ),分子(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应该( )。

  5.我能行

  完成105页做一做第一题。

分数的意义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学。。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熟练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学法指导:

  引探教学法教具

  学具课件:

  通案个案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百分数展示给大家。

  (1)羊毛衫羊毛的含量是90%。

  (2)上衣纶的含量是23%。

  (3)白酒中酒精的含量是52%。……

  大家收集到百分数真不少,看来百分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

  二、合作探究学  生:会读百分数、会写百分数……

  2、教师示范“%”和百分数的写法。(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3、让学生写出几个喜欢的百分数,并读出来。

  4、小组交流认识百分数的意义。

  (1)教师提问:什么叫百分数呢?生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2)教师解释: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倍比关系,它的后项是一种固定的数100,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3)讨论: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哪些数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各组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5、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联系是:都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即都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区别是: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又可以表示一个数,表示数时可以带单位名称。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6、练  三、巩固应用熟练掌握

  (1)完成P78“做一做”(2)在规定时间内写出10个满意的百分数,结束后让学生说出实际写的个数是规定的百分之几。

  四、课堂小结体验收获

  五、课堂检测

  (一)必做题

  1、25%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

  2、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3、一杯牛奶重25%千克。( )

  4、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完全相同。( )

  (二)选做题

  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2% 15% 120% 100% 0.0001%

  1、今天上课,积极举手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

  2、只要同学们认真学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预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  教育方面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科与生活联系起来。

  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77、78页及练  学情分析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通过类比类推理解思路。

  根据学生学段的特点,教学中应开放课堂,推广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掌握自主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熟知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区别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意义。

  教学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引用从百度搜索的相关知识)

  学法:合作探究,自主交流

  教学准备

  1)、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相关材料,找到了很多教案作为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小学教学网有关的“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多媒体课件PPT,给生直观的感受,引发学生学  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生交流,充分感知

  师: 同学们课前了解并收集了生活中的百分数,现在我们交流一下,好吗?

  生:我在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

  生:我在酒瓶的商标上找到了酒精度11.5%。

  生:我在牛奶盒上找到含乳量≥60%, 脂肪≥3.5%。

  生:我在亲亲果冻找到“中奖率为100%”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百分数,虽然没学过,但都会读出来,我真佩服你们! 这么多的百分数,说明了什么?

  生:百分数的用途很广。

  生:百分数很重要,生活中离不开它。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充分感知百分数,并创设了平等交流的氛围,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  活动二:合作探究,充分感悟

  师:老师也收集到了好多百分数,看,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课前把百分数圈出来,用课件展示)

  (在这里用简单的两个百分数,自然地进行了环保教育。)

  师:人们这么喜欢用百分数,你们想知道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百分数是什么样的数?它到底有什么用处?

  生: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哪些地方可以用百分数?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 写法。)

  师: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拿出手中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交流,准备汇报)

  生:我收集的是:衣服的标签上找到了棉68.5%,绦纶23.5%,晴纶8%。我的理解是把衣服的成份看作100份,其中棉占68.5份,所以68.5%表示棉占衣服成份的68.5%;涤纶占23.5份,23.5%表示涤纶占衣服成份的23.5%;晴纶占8份,23.5%表示晴纶占衣服成份的8%。

  生:我收集的是:太平洋的面积占海洋总面积的49%,我的理解是把海洋总面积看作100份,其中太平洋的面积占49份,49%是太平洋面积与海洋总面积比较的结果。

  生:我收集的是:中奖率为100%,我的理解是如果你购买100次,100次都中奖,100%是表示购买次数与中奖次数的比率。

  师:从同学们的理解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也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师板书)

  师:刚才我们通过想一想、比一比、议一议理解体会了百分数的意义,那百分数与我们学过了分数到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小组合作研究讨论,并作好记录)

  生:我们组认为它们的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分数有时可表示这种关系,有时只表示具体数量。写法也不同。

  生:我们组补充,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容易比较大小,一看就清楚。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不一定是白分数。

  (评析: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创设了“现实数学”的情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及优点,同时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小组合作的学  活动三:主动应用,拓展升华

  师:通过努力,同学们对百分数的意义理解得相当透彻了,那么你会写百分数吗?会写请到黑板上写一个百分数。

  (学生有一拥而上,写出各种各样的百分数。)

  师:同学们写了这么多的百分数,你能任选一个说说它的意义吗?生:我选50%,这节课我举手4次,老师让我回答2次,我回答的 机会占举手次数的50%。

  生:我选96%,第三单元测查我们班及格人数44人,几个率约占全班人数45人的96%。

  生:我选120%,它的分子比100大,有意思,比如工人一天要生产20个零件,结果完成24个,完成的占生产任务的120%。师:通过这节课的学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_的满意率100%。

  生:我对自己的满意率为95%。对同桌的满意率50%,对老师的满意率95%,因为同桌上课时老是吵我,而老师没有发现。

  生:我对老师意率为100%。

分数的意义教案15

  学习内容:

  教材第70、71页例3、例4,及“做一做”。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识带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2.我能掌握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认识带分数,能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根据独学部分的.题目自学例3、例4。小组内讨论交流。

  (1)什么样的假分数能化成整数?化成整数的依据是什么?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我能行:完成71页“做一做”。

【分数的意义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的意义的教案10-27

分数的意义教案12-22

《分数的意义》教案12-18

有关分数的意义教案01-23

有关《分数的意义》教案01-24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01-24

人教版分数的意义教案12-29

分数的意义教案(15篇)01-23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01-24

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15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