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加法》教案

时间:2023-01-20 19:23:47 教案 我要投稿

《5以内加法》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5以内加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5以内加法》教案

《5以内加法》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加深对数字的了解,提高运算及自编应用题的能力。

  2、通过操作"加法、减法板",了解加减法的意义。

  3、积极参加游戏,开动脑筋思考,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加法、减法板;盒子一个;5以内加法、减法的PPT课件;音乐。

  2、学具准备:加法、减法板;写有5以内加法、减法的算式题信封若干个;写有算式题的动物头饰若干个。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游戏:碰球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老师出示一个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有什么?(里面有数字卡片2-5。)老师伸手进去摸一张,然后问幼儿是多少?幼儿回答以后,老师说:"我们来玩总数是5的碰球游戏。"小朋友,我问你,我的2球碰几球?"婷婷老师,告诉你,你的2球碰3球"。连续抽2次卡片,玩3次。

  2、基本部分。

  (1)闯关游戏。老师播放PPT,出一些题目请幼儿来闯关,总共有5关,每闯一关成功,老师就奖励幼儿大大的笑脸贴纸。直到闯关结束。

  (2) 挑战游戏。完成信封的算式题。请幼儿帮老师把信封上的算式题算出得数,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一个小朋友操作加法、减法板,两外一个幼儿负责记录得数,哪组小朋友最快完成,就能拿到老师的奖励笑脸。

  3、结束部分。游戏:小动物找家。请幼儿帮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每只小动物身上都有算式题,算出得数是多少,就找到相应的门牌号码。老师事先在教室画上5个有号码的圈,幼儿听音乐开始去找家,当听到大灰狼出现的'音乐,如果还没有找到家的幼儿,就要被大灰狼吃掉。(幼儿交换头饰,游戏可玩两次,根据时间而定)。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5以内的加法、减法。小朋友们的表现都很不错,回家可以考考爸爸、妈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请幼儿轻轻的把头饰放到篮子。"

  活动反思:

  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习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5以内加法》教案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学习5以内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5以内加法

  难点:真正理解5以内加法,会应用。活动准备:

  红花三朵;水果磁性教具若干;5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复习5以内的数的的分与合

  1、教师和全体幼儿进行问答游戏,进行5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1和几?

  幼:肖老师,我告诉你,5可以分成1和4、、、、、、

  2、教师和个别幼儿进行问答游戏,缩小幼儿之间的能力差距师:××小朋友,我问你,2和3合起来是几?

  ××幼儿:肖老师,我告诉你,2和3合起来是5.

  3、教师请幼儿两两合作并交换角色进行练习。

  二、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

  一)复习3以内加法,巩固对“+”“=”的认识

  1、老师昨天奖给小明2朵大红花,今天又奖给他1朵大红花,小明两天共得了几朵大红花呢?(教师边说边演示)

  2、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我们用加法算式怎么写出来呢?(教师板书:2+1=3)昨天奖到的2朵大红花用数字2来表示,今天奖到的1朵大红花,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问共有几朵,我们用加法。

  “+”“=”又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说说符号的含义,进一步复习巩固)

  二)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

  1、小朋友,看,这是小明的妈妈在超市里买的水果,看看她都买了什么?(出示不同数量的各种水果)

  现在老师要出题来考考你们,请你们算出橘子和苹果一共有几个?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用加法算式怎么来写呢?(教师板书,并引导幼儿读出算式,并说说算式中各数和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2、教师和幼儿编应用题

  如:小明的妈妈在超市里买了1个西瓜,买了4个脐橙,请问西瓜和脐橙一共有多少个?

  编出一道就以各种方式请幼儿说出算式或写出算式,并说说算式的含义。

  三、游戏巩固练习

  1、教师一一出示5以内的加法算式卡片(如1+3=),请全体幼儿抢答。

  2、教师出示5以内的算式卡片,请个别幼儿回答,对于有困难的幼儿,引导他利用实物等辅助进行计算。

  3、把幼儿分组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答得又对又快。

  四、活动延伸

  回家与爸爸、妈妈比一比屋子里5以内的加法谁找的最多。(比如:3个凳子跟2个桌子可以组成5。1根黄瓜再加上4个西红柿是5······)

《5以内加法》教案3

  活动目标:

  学习看自己与同伴所出的物品列算式,进一步认识理解加、减、等号的含义。

  在活动中,体验共同游戏的愉快,增强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教具:5个贴绒苹果,1——5数、加、等号各一个。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交待分苹果游戏的名称规及玩法。

  出示贴绒苹果,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和小朋友手上各有几个苹果?(5个)今天老师和小朋友来玩一个出苹果的游戏。

  师生示范游戏玩法。

  启发幼儿用一道算式来表示这个游戏中讲的事情,并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含义。

  启发幼儿再用一道算式表示这个游戏。

  比较两道算式:“这两道算式一样吗?”“为什么两个人做同一件事,而算式不一样呢?”

  小组活动。

  玩雪片,并用算式记录。

  活动。

  请幼儿相互把算式读一读,体验共同游戏成功的'喜悦。

  教后感:通过这节颗学习看自己与同伴所出的物品列算式,进一步认识理解加、减、等号的含义。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在活动中,体验共同游戏的愉快,增强合作意识。

《5以内加法》教案4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法。能看图片尝试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并懂得运算。

  2、在看、听、想、说、做中感受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体验数学的魅力。

  3、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1、5以内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红、黄、绿队牌三张、抢答器(锣)三个,数字贴纸(选手号)若干张、统计牌一个,奖牌榜三张、

  3、红苹果若干个、奖状若干张、颁奖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整齐、响亮地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首先我来介绍今天参加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三个方队,他们是(举队牌)--红队,欢迎你们!他们是--黄队,欢迎你们!他们是--绿队,欢迎你们!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红黄绿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红苹果。看哪一队的红苹果个数最多。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提醒幼儿把题读完整),例幼儿:2+3=5 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三位选手依此回答完毕)。

  小结:第一关必答题结束,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各队的红苹果得数,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板书),大家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某队现在暂时领先,但某队和某队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快乐数学,第二关。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

  师:花园里有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又飞来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幼儿回答。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师根据幼儿口述边讲解边板书:2+2=4,哦,那么这到底对不对呢?那么这两个数字宝宝是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片,师引导讲解理解:2+2=4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考考我小问号.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2+3=5

  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红黄绿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红队可以选择黄队和绿队当中的一队接受挑战。

  (选红苹果多的一队)师:你们选谁?黄队接受挑战,请听题。(黄队可以是任意队员答题。答题是否正确由挑战队判断,答队鼓掌)恭喜黄队得到一个红苹果。现在请黄队出题……

  5、小结:在第二关中,三队编的都很好,我给三个队都加上一个红苹果。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红苹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1、第三关,抢答题。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比如:这张图片你会怎么算:(2+3=5)对!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

  2、我请每队的6号选手当队长,请队长那出凳子后面的乐器当抢答器,当我那出图片说:抢答开始。注意:队长必须在我说开始之后才能敲响抢答器。好!准备!抢答开始。

  3、小结:抢答环节中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黄队得到几个红苹果?绿队得到几个红苹果?

  五、统计

  1、三关过后,我们来看各队的水果得数。(出示统计牌)(幼儿唱数,教师统计)某某队得到水果最多,某某队和某某队水果也很多。今天快乐数学大本营的冠军是--某某队!恭喜!请某某队的小朋友一起上来领奖。(放颁奖音乐),今天的颁奖嘉宾是在座的各位老师!有情!

  2、结束:现在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1、看图编应用题在大班数学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的教学内容,也是幼儿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更是锻炼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努力贯测逻辑思维训练的原则。并要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都是已知两件事和一个基本问题组成的。幼儿要解答应用题,必须对题的数量进行分析,了解构成要素的概貌,然后才能解答。这也就是应用题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训练。当教师出示牛奶瓶图时,很容易激发幼儿的思维兴趣,引起他们的联想。接着把“原来有一只奶瓶,后来又送来四只”这样一个数量关系,寓于结构,融于情境中,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理解。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综合思维过程,不仅可以使幼儿达到真正理解题意的目的,同时也促进了幼儿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的提高。事实上,幼儿马上就能异口同声地把答案喊出来。

  然而,我发现在活动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试着让幼儿自己上来创编应用题,细节方面处理的不够经验,幼儿在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很多,而事实上孩子们创编的应用题前两句基本是一个模型:本来有····后来又来了····。我想针对这个问题,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去丰富。也希望家长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创编应用题,同时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有5个幼儿甚至不会问问题,直接给出答案。最后的看算式编应用题的时候,有的孩子直接独处算式,我稍稍有些许变动,使得幼儿在独立完成列式时遇到了困难,有的观察仔细,有的不能理解题意,我就引导孩子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创编应用题。这可能是老师在我们编好应用题时我没有很好的进行总结,帮助幼儿进行梳理,。这让幼儿在学习的时候没能很好的掌握。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幼儿逐步掌握转化的方法和要求。转化训练,一方面是符合幼儿思维的水平和特点,另一方面要让幼儿参与转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抽象、概括的能力。我坚信,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挖掘每个教育环节所隐含的教育价值,努力引领幼儿真正探索学习。

《5以内加法》教案5

  活动目标:

  学习按图和操作顺序,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学习列出算式。

  能分别用三句话讲述出一幅图的图意,注意用词正确。

  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教具若干。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出示图一。

  “这是什么地方?有谁?”“哪位小朋友能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将图上的事说清楚。”(山坡上有两只乌龟)教师移动磁性乌龟:“这件事还有谁也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清楚。”(又爬来了一只乌龟)请小朋友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教师指图:“最后一句话应该怎么说呢?谁会用三句话把图上的事说清楚:幼儿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列算式理解其含义。

  “谁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图上的表情?”

  “这道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

  “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小组活动第一组:玩玩讲讲水果列算式。

  第二组:玩玩讲讲动物列算式。

  教后感:这节课上下来,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5以内的加法。他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得出结果,尝试到了成功了,所以记得很牢。

  活动反思:

  对于一年级新入学的孩子来说第一次正式接触加法,而在数学中,加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课,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虽然,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

  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

  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

  二、从算理中教学。

  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小丑左手拿着3个气球,右手拿着1个气球)。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气球?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 1=4。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 ”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 ”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 1=4”中“3”、“1”、“4”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 1=4”意义精简为“3和1合起来是4”。

  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

  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能够自己看着图说出算式的意思。

  摆一摆、填一填。学生看着梨图,用自己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填空。将摆、写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同时,又是对数形的结合。

  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 1=3”和“1 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

  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下面算式的意思。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学生很感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图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答。

  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

  四、总结突出算理。

  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5以内加法》教案6

  活动目标

  在实物和圆点计算的基础上,学习利用数字进行5以内的加法运算。在实际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青蛙图片、圆点卡片、数字卡片各若干张。

  活动过程

  1、玩“拍手”游戏,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组合。

  2、练习5以内实物加法运算。

  设置问题情境,青蛙要成立一个合唱团。看一看,首先来了几只青蛙?

  教师先出示1只青蛙,再出示1只青蛙。

  教师:青蛙合唱队现在有几只青蛙参加?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教师出示不同数量的青蛙图片,请幼儿算出青蛙合唱团的.数量。引导幼儿运用实物卡片进行实物加法计算。

  利用圆点和数字进行计算。

  引导幼儿尝试用圆点、数字代替实物卡片进行计算。

  1只青蛙+1只青蛙=2只青蛙

  引导幼儿用圆点计算。

  再引导幼儿用数字计算。

  引导幼儿理解1个圆点代表1只青蛙,数字1也代表1只青蛙。

  不断变换出示实物、圆点和数字的量,并将实物、圆点和数字对应地让幼儿充分理解三者之间的相互替代关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用数字计算”。

  日常生活渗透引导幼儿在教室中寻找实物进行计算,如1条手绢加两条3条手绢,引导幼儿在纸上画出自己找到的实物,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展画出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己列出的算式。

《5以内加法》教案7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

  二、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加法)

  (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加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

  4、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根据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4、课间活动:唱《找朋友》这首歌。

  5、学生根据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玩“找朋友” 游戏。

  6、“想想做做”第4题。(故事)

  画外音: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已学着做一些事情”。小兔开心地答应了,它兴高采烈的来到了野外。(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图)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渗透思想教育。

  7、“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送信。先让学生连一连,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8、延伸:看图你能写出几道加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经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我反思如下:

  1、目标定位全面合理。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该用加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材料选择简单、有效。

  我是本着“关注常态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教学材料的。①以简单的5道题(5以内的分与合)复习导入,为下面计算5以内的加法作铺垫。②不改变教材意图。书本例题和“试一试”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课件演示、老师引导、语言的交流表达等活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③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书本的练习改编成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练习设计如行云流水,活泼而不凌乱,让所学的知识在“用”中得到了有效的反馈,师生配合默契、自然、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交往的能力。

  4、存在的不足。

  在“送信”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用尺还不够熟练。因此,学生在连线的时候,浪费了一些时间,导致课外延伸的不是很到位。

  因此,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有点不尽人意。课后我觉得可以删除让学生连线这个环节,直接用游戏的形式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展开教学,这样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

《5以内加法》教案8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23-2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有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激励每人学生说出计算4+1=5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有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五、教法、学法

  ⑴情景教学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材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艺术化重组,再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情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导入新课时,我先创设一个十分熟悉而有趣的动感画面,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到了最高处。

  ⑵直观演示法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直观的画面。所以,我设计的练习都凭借直观的画面,让每个学生在轻松活泼氛围中积极思考,主动发展。

  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再巩固、内化的过程中创造一种师生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六、教具准备:

  树林情景图、P24-做一做的图片(做成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先出示一个多媒体的动感画面;然后老师导入: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树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同组的小伙伴说一说。最后交流汇报:①大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一共有5只小鸟。②我看到树上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起来就是5只,列式为:4+1=5(只)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4+1=5(只)。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老师导入:4加1等于5,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流程:①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②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③全班交流,代表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的说法:

  第一种: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

  第二种:我是数手指头或小棒算出来的。

  第三种:我会心算。

  第四种: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了。

  第五种:原来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小鸟,合起来就是5只小鸟,4和1组成5,所以4+1=5。(给予高度的评价)

  (2)对学生的回答,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最后提出质疑:一道题有很多的`算法,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重点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进行计算比较简便。

  (3)最后小结:老师介绍自己喜欢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因为这样计算比较简便、比较快。

  (三)分层练习,辨析算理

  (1)第一层练习:教科书24页上做一做的第1题。把左、右两幅图制成电脑课件,直观展示猫的活动情景。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同桌互相说说图意再填上数,并说说计算方法最后,可将算式3+2=5 2+3=5 排列起来,如:{3+2=5。}让学生比较异同,使学生直观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24页第2题也是通过(看图说图意填数说计算方法)的过程进行练习,最后把算式排列起来,加深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27页第4题的练习方式和前面两道题基本相同。

  (2)第二层练习: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让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如:①今天早上我吃了2个苹果,下午又吃了1个,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②今天妈妈买了3条金鱼回来,爸爸又买了2条,合起来有几条金鱼?

  (3)第三层练习:分组进行拼图比赛。要求:先算出图片上算式的得数,然后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图画拼得最美,最后由学生互相评选出优胜小组,奖励一面胜利红旗。

  (四)总结、归纳:

  先询问学生学会了什么?最后质疑。

  八、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成为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参与计算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

  5以内的加法是新课程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已认识了5以内的数和初步理解加法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册计算教学部分的突出特点是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所以,根据这一理念和现代教学观念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以下的教学思路:1、利用多媒体的动感画面,导入新课。2、分小组互相交流,探究发现。3、结合教学内容分层练习,巩固深化,加深对加法的理解。4、总结、归纳,提出质疑。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造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观察、自主探索、操作、表述,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尝到发现数学的滋味。

  学习数学是为了能用它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这一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让学生用自己理解、掌握的知识,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放飞学生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并且又迁移、默化地渗透了美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5以内加法》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5的分与合)?

  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

  (1)观察图意。

  师:学校欢庆十一国庆节,校园里一群小朋友也为此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咱们去瞧瞧他们在干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

  师:你说得很完整。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呢?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还会说?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2)认识加法

  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刚才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老师做一个动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

  教师板书(3+2=5加号)

  这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

  (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谁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2=5表示的含义。

  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

  生:3和2合成5。

  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

  2、教学试一试。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儿童乐园。出示情境图

  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儿童乐园里有?又来了?会说吗?自己小声说一说。

  师:谁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生:儿童乐园里有1个女孩在玩荡秋千,又来了2个男孩。

  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现在有几个人?

  师: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

  指名说,教师板书。翻开课本第40页,找到这幅图,自己在课本上填上得数。填完的小朋友轻声地将算式读一读。

  师:得数是3,你是怎样想的?(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提问:那1+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拓展思维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摆圆片游戏吧!(动手操作)拿出5个圆片。

  请学生上台来摆。我来说,你来摆,边摆边说。

  (1)左边摆2个,右边摆3个。一共有几个呢?谁来报算式?

  (2)左边摆4个,右边摆1个。一共有几个呢?算式是?

  老师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摆边说吗?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

  (学生口报,教师板书)

  2、说一说,填一填。

  师:瞧!可爱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图意?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我这还有2幅图画,你能看懂图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完成算式。

  (请学生说图意、报算式)

  追问:4+1=5表示什么?(4和1合起来是5)

  (2)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读算式)(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生1:每次多加一个,又多一个。

  生2:加号后面的数都是1。

  生3: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大。

  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

  讲述:刚才我们看图写算式,现在没图,你会算吗?

  3、算一算,写一写。

  直接报得数。

  2+1=3和1+2=3观察这2道算式中的数。哪里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呢?

  生1:我想到3的分与合,1和2,2和1合成3。

  生2: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加交换的手势)

  师:通过几个小朋友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他们的位置不一样,交换了,得数呢?都是3。)

  师: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

  4、连一连。

  讲述:瞧!一个绿色的身影正在忙碌着,他是谁呢?(出示一张邮递员投信的照片)原来是邮递员叔叔,他在为四面八方的人们送信呢,我们去帮帮他,好吗?

  师:怎样把信准确送进邮箱?谁知道?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都送到邮箱里吗?自己连一连。

  (发信封,请手上有信的邮递员,把信准确地送到上面的邮箱里)自觉排队。

  听同学报算式,检查自己的连线对不对。学生汇报,开火车。

  师:瞧!这些邮递员的信送的对吗?(这些都是合格的邮递员,不简单,他们能把信准确地送进邮箱。)

  讲述:只是看起来有点乱,请小朋友们动动脑。把他们有序地重新排一排吗?(学生排)

  师:他的速度很快,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的,是什么顺序?

  生:加号前面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按数的大小)。

  (这个小朋友真能干,他这种排法就能一个不漏地把得数是2、3、4、5的算式记清楚,思维真灵活)

  四、拓展延伸

  1、这个算式中括号里填什么数,会吗?你能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都报出来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 )=5

  讲述:他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有序地报一报,我们还可以从大到小地排。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习分与合的时候?(看到4+1=5就能想到?)

  讲述:像这样根据数的分与合一组一组地报,也能找到得数是5的算式。

  2、( )+( )< 5

  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报一道,教师翻一道。)

  师:这些算式得数小于5,也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的得数是2、3、4的算式。瞧!我们现在又可以把得数在5以内的算式分成两类。一类是得数小于5的算式,另一类得数是5的算式。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新符号,会读会说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5以内加法》教案10

  活动目的

  1、通过游戏形式和幼儿的动手操作,巩固复习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分析判断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协商精神。

  3、促进幼儿相互关心、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活动准备

  1、黑猫警长的木偶一个,小箱子3个(里面有一封信、二辆火车、贴绒教具、数字娃娃若干)

  2、数字卡片1—10,空白小房子4幢,彩色纸片若干(上面有各式题目)

  3、小火车(5号),数字娃娃每桌一份

  活动过程

  一、播放《黑猫警长》音乐,引起兴趣

  1、刚才录音机在唱什么歌呀?瞧,谁来了?黑猫警长和小朋友相互问好(黑猫警长:“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三个神奇的盒子,你们想不想打开来看看?先请小朋友表演一个拍手游戏给我看看,如果表演得好,就可以打开盒子)

  2、拍手游戏:巩固、口述5以内加法(集体、小组、个人)

  二、黑猫警长请小朋友打开第一个盒子

  1、里面有一辆火车,许多小动物。咦?怎么回事呀?黑猫警长告诉我:森林里最近造了许多新房子,小动物们乘着火车就是去看新房子。他们乘的是4号火车,可是只有三节车厢,所以要两种小动物住一节车厢,这两种小动物的数量要合起来一共是4才能住在一起。

  2、请小朋友来说说看,应该谁和谁住在一起?

  A:小兔和大象住在一起,为什么?(因为小兔有3只,大象有1只,合起来是四只。)

  B:用数字怎么来表示?(3只兔子可以用3来表示,1只大象可以用1来表示,合起来一共4只小动物,可以用4来表示)

  C: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算?

  (加法)加法用什么符号来表示?(+)那么这道题我们用加法计算题来表示怎么列?

  (3+1=4)

  D:其他方法同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三、请小朋友打开第二个箱子(里面是5号火车和若干娃娃)

  1、数字娃娃也要去看看小动物的新房子,他们乘的是5号火车,也是两个娃娃住一节车厢,2个娃娃身上的数字加起来是5才能住一起。

  A:教师示范:请1和4住一起对不对?为什么?(因为1+4=5)

  B:幼儿操作:(1)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列5号火车和数字娃娃,请小朋友帮助娃娃乘火车,要求二个小朋友为一对,和其他小朋友商量,不要重复。

  (2)请一组小朋友到黑板上来示范。

  2、集体校对

  四、黑猫警长请小朋友打开第3个盒子(里面一封信)

  1、黑猫警长说:小动物的新房子现在还不漂亮,请小朋友把它打扮得漂亮一点,他给小朋友每桌都放了一个盒子,盒子里有花花绿绿的纸,把这些纸贴上去就漂亮了。这些房子上有数字2、3、4、5,纸后面也有题目,答案是几就贴到几号房子上去。红颜色的最难,如果你觉得太难,没关系,你可以做黄颜色的,如果你觉得黄颜色的还是难了点,还可以找绿颜色的来做。

  2、请个别幼儿示范。

  3、幼儿集体操作

《5以内加法》教案11

  目的:让幼儿获得加减法和应用题结构的感性经验。

  准备:红气球3个,蓝气球2个

  男娃娃4个,女娃娃1个

  各种图片每人一张。

  过程:

  一。老师示范

  1、老师拿出红气球3只,说:“小朋友,你们看我手上有多少个气球啊?”(答:3个)

  “刚刚我又买2只兰色气球,现在我一共有几个气球啊?”(答:5个)

  “你们真聪明,那么现在有谁可以照着我说的样子说一遍?”(指导幼儿模仿老师的叙述,初步学习描述应用题。)

  2、老师再拿出4个男娃娃说:“我这里有4个男娃娃,小明又送了我1个女娃娃,那你们知道我现在一共有多少个娃娃吗?”(请小朋友回答,表扬答的'好的,鼓励答的不好的。)

  “刚刚几位小朋友已经学着我的样字说了一遍,现在还有谁想试一试的?看看谁编的最有趣?”(指导鼓励幼儿编题,肯定幼儿编的好。

  提出新要求:“刚刚你们都编的很好,可是现在呀,我们编题的小朋友不要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有多少个娃娃,考考他们,好吗?”(老师示范一次。)

  3、每个幼儿都发一张图片,让幼儿根据土派内上的内容编应用题。“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张图片,看看上面有什么,有多少个,想想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每人编一道加法题考考旁边的小朋友。(老师巡视,检查幼儿是否学会,纠正错误的,鼓励正确的。)

《5以内加法》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法计算问题。

  2、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的加法。

  3、初步学会观察现实情景图,口述题意并列式解答。

  教学重点:

  了解加法的含义,能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的加法。

  理解加法的含义,能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习新课

  1师:小朋友,知道昨天老师到哪了吗?(调动情绪)

  老师给大家准备一份礼物了。(课件:鱼市场面)

  2猜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用布把鱼缸盖起来。

  出示鱼缸,师:有几条红金鱼?用几表示?

  3小朋友,这里又是什么?指另一个用布盖起来的东西(出示黑金鱼,又一次引起学生感官上的刺激)

  数数有几条黑金鱼?(3条)

  4师:两缸金鱼合起来,你们说一说一共是几条金鱼?

  (在这里,教师先不演示,而是让学生大胆猜测,合起来到底是几条金鱼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5刚才同学们都说是5条,到底是不是5条,我们来验证一下。

  (把两缸金鱼倒进大鱼缸里)

  看一看,是不是5条金鱼?

  6谁来说一说老师刚才做什么了?你们说得真好,刚才老师做的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学算式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怎么表示呀?

  7课件2+3师总结:中间的+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课件闪动加号)

  8 2+3等于5,数学上就说2+3=5,板书“=”领学生读算式(课件逐步演示)

  二、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1课件演示,老师准备回家了,发现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

  (停车场上原来有3辆摩托车,看!有什么变化?(计算机课件)又开来了1辆)

  2你观察得真仔细。谁能把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3现在一共有几辆车?你们会算吗?课件演示算式:3+1=4

  4提问:4、1、3各表示什么意思?

  3表示原来有的3辆摩托,1表示又开来1辆摩托,4表示合起来一共是4辆摩托车。

  三试一试

  1师:其实小朋友每天都碰到这样的数学问题,(课件)三个小朋友做值日一边1人一边2人,你可以列出什么数学算式?又来了一人(课件)你又可以列出什么算式?

  2想想生活中还有什么这样的数学问题吗?你能告诉大家吗?

  五、游戏部分

  师:在教室的周围,贴了许多图画,你们喜欢吗?你们先自己看一看,都画了什么?想要这些图画吗?听清老师的要求:每个同学只能拿一幅画,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拿回去之后,说说图上画了什么,用一个加法算式表示,说完之后,把你的画跟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

  学生自己挑选图片,自己写算式,与好朋友交流。

  六小结,交流学习体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的地方?

  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最大特点是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多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认为这次基础教育改革,其根本变化,在于更加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认识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的趣味,清楚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于学生,是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学生一旦认为数学有趣、有用,而自己通过学习能够运用,那么,学生就具备了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有了学习的内驱力(即学习动机)。这对于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至关重要,是起决定作用的。《加法》是21世纪数学实验教材第三单元的开始内容。在学生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法问题,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法。

  我在备课上、上课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一个理念是一切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第一部分,主要是利用谈话,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鱼市买鱼的情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加法,我把小金鱼带进了课堂,先让学生猜一猜两缸金鱼合起来是几条金鱼,教师再通过把两缸金鱼合起来的演示,进一步验证了学生们的猜测。随着小金鱼嬉戏地游在一起,加法的概念形象而生动地在孩子们头脑中生成。

  这一部分主要是抓住了低年级直观教学的原则,贴近学生生活,生动而又有趣味,不但通过演示使学生牢牢地记住了加法是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事情能够用数学表示,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愿意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情景。当学生列出算式后,我没有过多地追问1、2、3分别表示什么。之所以这样做的想法,是我把学生的发展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后面的例题及练习中再进行相关内容的认识。而在例1中不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加突出让学生去感受数学情境,更加突出“合起来”的意思。一部分再添上一部分,也要用加法计算。我设计了停车场停车问题这一个情境,在学生理解了加法的`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1、4、3各数的意思,分散了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后继续通过多媒体手段,我找到了学生做值日这一个每天都要接触的事情更进一步认识到,使学生又发现身边的事也存在数学问题。最后游戏部分,我挑选了许多有趣的加法开放题,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图画,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即复习了新知,又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从学生愉快的笑容、轻松的作答、热烈的讨论中,不难看出,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只有在这种开放的学习情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充分活跃,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这里开放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题目的选择上,给了学生一个自由选择和开放空间。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挑选喜欢的图画。二是题目的设计上体现开放。在这里也有两层:A是在设计图画时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开放的题目。如在游戏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幅图:一个篮子里,左边2个红萝卜,右边1个红萝卜1个绿萝卜,学生既可以左右看,列出2+2=4,也可以从颜色上区分,列出3+1=4,B是最后的连加。这幅图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开放,在这里,不但要看学生表示的结果,更要重视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即重视反馈的环节,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了。

《5以内加法》教案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例题,第3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 出示图1,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 出示图2,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1) 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 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小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七、教学后记: 1 由于在幼儿园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和是5的加法。

  2 有一小部分学生不太明白加法的具体含义。

《5以内加法》教案14

  教材分析:

  《5以内数的加法》一课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的问题,这节课的知识基础是5以内数的分与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数学意识。

  本节课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两部分内容。加法的初步认识是选择了学生熟悉的校园中学生花坛旁浇花的背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到把两个数“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让学生看看、摆摆、算算,学习5以内的其他加法算式,并初步学会用加法解决生活里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课虽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首次接触计算问题,但是学生们大都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生缺少的是对于加法含义的理解,说不清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面对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课程的设计就更应该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例1、“试一试”,第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左手拿3根小棒,右手拿2根小棒,合起来放在桌上。

  提问:我们把几个和几个合起来了?(伴随提问,教师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小结并揭示课题:3个和2个合起来是5个,这个问题也可以用加法来算。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加法。(板书课题)

  (设计说明:通过简单的操作,唤醒学生已有的旧知和相关的活动经验,为新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和学生一起分析主题图。

  ①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

  ②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③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

  ④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

  ⑤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二)、教学“试一试”

  让学生观察两幅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提问:左边来了1人,右边来了2人,把左边的1人和右边的2人合起来,能得到什么?

  追问:把1人和2人合起来得到的一共有3人,可以写出什么算式?

  互相说一说,教师板书算式,再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算式的得数。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的思考过程,引导说出: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5、小结。

  “3+2”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1+2”呢?可以怎样算他们的得数?

  (设计说明:紧扣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并由此自觉与已经学过的分与合的知识建立联系,从而感悟计算的方法。)

  三、指导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说说这两幅图的图意,然后试着把算式填写完整。

  交流时,让学生先说说3+1=4、2+2=4各表示什么意思,再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以左边一题为例说明题目要求,弄清画圆、填数的步骤,再要求完成另两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想一想,直接填出得数。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计算时是怎么想的。

  4、指导学生自主完成第4、5题,并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指导孩子书写。

  (设计说明:采取多种练习形式,逐步提高计算要求,让学生扎实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并加深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5以内加法》教案15

  活动目标:

  1、学会观察、分析画面,找出两个已知条件,尝试编5以内的加法。

  2、认识“+”、“=”,知道式子的含义。

  3、乐意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挑战性。

  活动准备:

  1、数学活动ppt、编题图画。

  2、幼儿操作纸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们都学过分成吗?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来说,你来对”。我说一个数字,你们也说出一个数字,这两个数字合起来必须是5。嘿嘿,我说1/嘿嘿,我对4……

  小朋友们说的真不错,再来看看这个地方认识吗?(出示羊村画面)

  师:羊村里都住着谁呢?我们来看看你们说的人在不在。(点击出现喜洋洋、美羊羊、懒洋洋)

  2、基础部分。

  师:咦?今天这是怎么了?大家好像都不开心啊,连聪明的喜洋洋也不高兴,看来大家都遇到困难了。我们来看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了。

  (1)编题一。

  a师:美羊羊又遇到什么困难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点击美羊羊,出现“草莓题”)

  b师:你看到了什么?(盘子里有四颗草莓,盘子外有一颗草莓。)

  这只小问号想问我们什么呢?(一共有多少草莓)听听你说的对不对。

  一共三句话,你们听听看殷老师是怎么说的:盘子里有四颗草莓,盘子外有一颗草莓,一共有多少草莓?

  谁能像殷老师那样说一说?(请1名幼儿)

  分角色:男生说第一句,女生说第二句,老师说第三句。

  c师:三个空白的○,○里应该写什么数字呢?盘子里四颗草莓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盘子外的'一颗草莓呢?那你觉得第三个圆圈里应该填什么数字?为什么?现在数字5还不会出来,我们得请两个符号来帮忙。(点击+、=)谁认识这个符号?它是什么意思?一共有多少草莓呢?我们还得请这个符号来帮忙,它叫等于号,现在数字5会出现吗?(点击白板)

  “4”代表什么意思呢?(盘子里的四颗草莓)“1”代表什么意思?(盘子外有一颗草莓)“5”代表什么意思呢?(一共有五颗草莓)

  d、师:(指着式子,带领幼儿说出式子的意思)

  盘子里有四颗草莓(4),盘子外有一颗草莓(1)一共有(=)五颗草莓(5)。

  美羊羊的问题解决了,我们看看她满意吗?

  (2)编题二。

  a师:喜洋洋最聪明了,连他都有麻烦了,看来这个问题很难很难哦,你们有信心帮他解决吗?

  (点击喜洋洋,出示“蝴蝶题”)

  b师:你看到了什么?谁能用三句话来说?(请有1名幼儿)你真棒,请你当回小老师,带着小朋友们一起来说一说吧。

  “+”、“=”又来了,谁会一边说一边写式子呢?(请幼儿操作)

  2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5代表什么意思呢?

  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那我指到什么你们就说出它的意思好不好?

  喜洋洋的问题也解决了,还剩最后懒洋洋的问题啦。

  (3)编题三。

  a、师:我们来看看它的问题是什么?

  (点击懒洋洋,出示“小鸟题”)

  b、师:谁能来编一道题目?我们一起来说说好吧?

  c、师:谁来到白板上一边说一边点?还是 你们说,我来写吧。

  这里的3是什么意思?2是什么意思?5又是什么意思呢?

  懒洋洋的问题也解决了,看它高兴了没有。

  d、师:懒洋洋怎么还没有开心啊,难道我们的式子写错了?哦,我知道了,这幅画还有第二种编题的方法呢?谁看出来了,还能怎么编?(给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

  请一位幼儿说明,并请他一边说一边点击白板。

  这里的3是什么意思?2是什么意思?5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回看看懒洋洋高兴了没有。

  3、幼儿操作。

  a、师:我们为灰太狼、美羊羊、喜洋洋、懒洋洋都解决了困难,本来一个个哭哭啼啼的,现在都笑眯眯的啦。可是你们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忙呢,你们还会吗?(出示5个卡通形象)

  b、师:看看他们,有什么难题需要你们解决。(点击依次出现图画,给幼儿一定的思考时间。)

  都看过了吧?大家看后面,我为你们准备了5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有主人,愿意为红太郎解决问题的就站到她的桌子边,愿意为沸羊羊解决困难的就站到她的桌子边,但是,每张桌子只能有4个人。请你把你为她把解决难题的式子写在纸上。准备好了吗?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c、师:写好式子的小朋友就可以把它交给我。(结合作业纸,集体检查)

  红太郎们,请你们来为大家说说你们是怎么编题目的。(幼儿分小组上前讲述自己的题目。)那大家看看,他们的式子列的对吗?

  (下面几组同样的设计)

  4、结束活动。

  师:今天小朋友们真不错,没有被任何一个困难给吓住,而是一个一个把他们给解决了,我替他们说“谢谢”!好了,回教室看《喜洋洋和灰太狼》的动画片好不好?

【《5以内加法》教案】相关文章: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07-05

万以内的加法二教学反思01-16

数学加法教案01-12

幼儿园中班教案《5以内的序数》01-18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01-16

10以内单双数大班教案01-12

加法的教学设计01-18

加法教学设计11-03

大班数学认识10以内数字的组成教案01-13

7的加法教学反思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