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2-12-25 13:55:3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合集5篇

科学教案 篇1

  (1)用显示器检验小水钟的计时准确性。教师放映显示器,师生共同检验小水钟的计时准确性。提问:小水钟为什么不准确?分析、整理实验数据找出原因,继续改进。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讨论、研究,更深一步地了解水钟的计时原理。

  (2)关心身边的水龙头的滴漏现象。这是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把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关心身边水龙头的滴漏现象,估测流失的水量,提醒大家节约用水。通过调查学生应该会发现,看起来缓缓滴漏的水实际上流失得非常快,促使他们反思:“自己平时是否注意关紧水龙头?”这个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激励学生用学习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3)知识链接:刻漏和漏壶。引导学生认识古代的计时仪器——刻漏和漏壶时,最好选用电脑进行教学。这样不但能用最短的时间说明刻漏和漏壶的原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歌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

  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教学反思】

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1.本节课是第一单元第3课。在前一节课,学生初步认识了杠杆类工具,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的规律。本节课学生将通过对生活中杠杆类工具的省力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分类,认识各类杠杆的`作用。

  2.通过这一探究,能让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向生活迁移,帮助学生理解生活中熟悉的各种杠杆类工具的科学原理。

  学情分析

  1.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2.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本课的探究将把学生对杠杆类工具的认识引向生活实际。学生将经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的分析,既能找到各类杠杆工具的三个重要位置,也能根据省力情况进行分类。

  3.学生认知障碍点:夹子等杠杆工具用起来不省力,为什么还要设计这样的杠杆工具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过程

  一,趣味引入

  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请三个同学完成,并比一比谁先完成。

  要求:(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

  2、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

  3、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4、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

  5、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

  6、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

  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的分类

  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

  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5、教师小结。

  四、小杠称的研究

  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

  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

  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

  五、课后思考

  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初步理解拱形能承受较大的力的现象,并了解其在建筑中的应用。

  活动准备:

  半个鸡蛋壳、铅笔、粗气管(长短相同)、一次性杯子一个、针筒一个(注满有颜色的水)、小量杯(蛋壳)、长条卡纸、小积木若干、记录表、自绘图片“小鸡出壳”、故事录音《小鸡出壳》、有关拱形的建筑物图片。

  活动过程:

  1、设疑激趣:

  出示图片“小鸡出壳”,讲述故事。

  ——“到底是谁琢破了蛋壳?”

  幼儿动手实践操作:把铅笔当做小鸡的嘴巴,分别戳在凹面和凸面上,感受相同的力分别作用于凹、凸面是出现的不同现象。

  2、演示解惑,初知原理:

  教师设疑——“为什么凸的一面不容易破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

  教师提升幼儿经验:这个蛋壳是拱形的,当力落到蛋壳上就像水一样散开了,所以薄薄的蛋壳是不容易破。拱形的蛋壳能承受较大的力。

  3、引导迁移:

  教师讲述——“想不到吧,小小蛋壳里藏了这么多秘密,人们根据蛋壳的原理建造了许多建筑物,你们知道有哪些建筑物是拱形的吗?”

  幼儿回忆《新房子和老房子》中看到的建筑,展开讨论。

  教师结合幻灯片,讲解拱形建筑物、隧道、桥梁、屋顶等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力。

  重点介绍拱形桥,引导幼儿理解拱形的桥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4、激励探索,变通思维:

  教师提供材料,幼儿两人一组,尝试建构桥。

  ——“我们也来当一回建筑师,搭建一座拱形桥,桥造好后,会有很多行人和车辆从桥上通过,所以,桥要造得牢固。”

  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大胆地建构。

  师生一起验证的承重情况:在幼儿搭建的桥上放上积木,比较哪一组的拱形桥最牢固。

  教师提问:为什么同样是拱形桥,可是承受的力却不一样呢?

  活动结束:教师小结,结束教学活动。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工具(如秒表)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2.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

  STSE目标:

  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教学重点:重点是比较运动前后的变化。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秒表.体育器材.记录表.锻炼计划等。

  教学地点:校园或操场(考虑到让学生进行运动,在宽阔的地方较好)

  教学活动

  引入

  师:我们举行过“动物运动会”,今天让我们也来举行一场运动会。

  新课

  1.生命在于运动

  ⑴ 公布运动会的项目(50米跑步.跳绳等简单的运动)

  学生分组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

  ⑵ 师:你知道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吗?

  怎样能证明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猜想.回答.交流

  ⑶ 指导学生测量并记录运动前的身体情况(如心跳.呼吸.出汗等)

  ⑷ 按自己小组选择的项目进行运动,并在运动后及时测量和记录身体情况

  ⑸ 指导学生比较运动前后身体状况的变化.分析.交流

  ⑹ 讨论:这些由运动产生的身体的变化,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

  ⑺ 讨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有什么意义?

  ⑻ 归纳得出:生命在于运动

  2.拓展活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⑴ 师: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就要定期进行运动来锻炼身体。

  让我们一起来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⑵ 出示一份运动计划的式样,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

  ⑶ 展示.交流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合集5篇】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风01-02

大班科学教案(通用15篇)12-29

小班科学教案集锦15篇01-0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5篇01-06

三年级科学教案 15篇01-05

担保书范文(合集15篇)04-19

担保书范文合集15篇04-19

扶贫工作计划范文合集六篇08-26

实用的工作计划范文合集7篇08-16

年级工作计划范文合集5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