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有趣的教案

时间:2022-11-13 12:14:2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有趣的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有趣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有趣的教案

大班有趣的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经常在家或幼儿园里观看碟片,碟片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为了能让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和费旧物的利用价值,并提供观察和探索的空间,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便围绕碟片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旧碟片带来的乐趣;培养爱动脑、爱实践的好习惯。

  2、能发现旧碟片的多种玩法并大胆尝试;激发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3、培养交往能力;能与伙伴合作游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出示碟片,引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许多被划坏的旧碟片,想请你们玩一玩,你想怎样玩呢?

  二、自由探索玩法

  1、个别尝试

  师:谁能来试试你的玩法?谁有不一样的玩法?(教师适时引导启发,激发幼儿动脑思考)

  师:你的玩法真好玩!旧碟片的玩法多不多?

  2、幼儿自由探索实践

  师:还可以怎样玩呢?大家都来玩一玩,看看谁的玩法多!(教师观察,幼儿遇阻或出现问题是参与或提示,鼓励幼儿探索多种玩法,利用幼儿的玩法进行互相启发,激发幼儿多思考多创造,并留意合作的幼儿。)

  3、交流演示

  师:你玩了几种玩法?谁来演示你的玩法?(教师请想法多样,玩法奇特的幼儿做教多的讲解和演示,激发幼儿大胆创造玩法。)

  三、合作探索玩法

  1、合作演示,激发兴趣

  师:刚才有谁和伙伴一起玩了?你们是怎样玩的?谁来演示一下?(如之前没有合作玩的幼儿,则教师找一幼儿合作演示,激发幼儿合作游戏的欲望。)他和伙伴合作玩的好吗?你想和伙伴怎样玩呢?

  2、幼儿合作探索玩法

  师:请你和伙伴一起去玩一玩,看看还有哪些新玩法好吗?快去和伙伴商量新玩法吧,然后一起玩一玩。(教师观察幼儿,适当帮助没有伙伴的幼儿,给游戏受阻的幼儿以帮助和启发;激发幼儿创造玩法,利用"典型"玩法帮助幼儿相互启发。)

  3、交流演示

  师:谁来讲一讲,你和伙伴是怎样玩的?(教师对幼儿的交往和玩法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幼儿大胆交往,大胆创造玩法。)

  活动反思:

  我贴近幼儿生活实际选材。旧碟片是随处可见的东西,很容易接触到,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充分利用幼儿熟悉的费旧物品,让它在教育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我能能够真正的做到让幼儿主动学习。通过层层深入的提问,引领着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一步步的进行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的学习过程。每一次问题的提出,就是幼儿将要实践的主题,碟片的玩法从最初的单一的一个人玩到最后多样的大家合作玩,整个过程都在教师的引领下,使幼儿逐步获得了更多的经验,真正体现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意义。

  教师在活动中,能够根据孩子的需求,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启发、引领幼儿在困惑时如何走出来,随时抓住幼儿迸发的创造性火花,加以引导、启发,懂得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启示,最后让幼儿自己得出结果。让幼儿获得一种成功感。

  在师幼的互动活动中,教师能通过自己对孩子的观察,做到对幼儿实施有意义的关注。每一次关注都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形式上的。幼儿做什么?怎么做?做的怎么样?教师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关注孩子的学习效果,不断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进行再创造。教师的适当启示使师幼互动变成有来有往的有效性互动,使互动中幼儿的反应成为有价值的反应。

  教师参与个别幼儿活动要适当,不能由始至终,还要注重观注其他幼儿,发现她们的困惑或者是新的玩法等。

大班有趣的教案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并体验远近的含义,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精神。

  2.学习用工具测量,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按照正确的步骤用工具测量

  2.难点:

  (1)理解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2)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活动准备:

  1、铅笔,表格、路线图每人一份、水彩笔盖、短水彩笔、没削过得铅笔。

  2、格尺、米尺、卷尺铅笔、积木、筷子、牙膏盒、一段线绳子、一段纸条等等各种自然测量工具。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师:今天,动物幼儿园要举行一场盛大的运动会,小兔、小熊、小猫都报名参加了比赛。你们看,小动物们马上就要从自己家里出发到幼儿园去了,究竟是哪个小动物会最先到达体育场呢?

  二、学习用工具测量的方法比较路线的远近。

  1.(引导幼儿观察路线图)请幼儿观察比较,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近?哪个小动物去体育馆的路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这种方法准确吗?

  2.师:用眼睛看的方法叫做目测法,但是目测法比一定准确,我们还能用什么方法来判断路线的远近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如工具:尺子、棍子、绳子、积木等)老师今天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种测量工具,你们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工具?(水彩笔盖)

  3、师:你们觉得这样工具能测量小动物家到学校的距离么?(能)那咱们就先试着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要几个水彩笔盖,你会量吗?(会),请你来试一试。

  在幼儿尝试过程中教给他们测量方法,边演示边引导幼儿一起讲述测量的正确步骤(找起点,沿着线,接着量)将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小猫家到学校量了n个水彩笔盖)。(要把记录单设计好)

  4.师:请你们也量一量小猫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你再量量其他两个小动物家到学校用了几个水彩笔盖,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

  5、请幼儿坐好,检验幼儿测量的结果,教师小结不同的距离,用同一种工具测量,测量的次数越多越远,测量的次数越少越近。

  6、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好多测量工具呢,我们就用这些工具来量一量咱们的小椅子好不好。请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工具尝试着测量。

  7、请幼儿坐好,总结、检验幼儿测量结果,教师小结同样的距离,使用的工具不同,测量的次数也不同,越长的工具所用的测量次数越少。

  三、教师小结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都能被当做测量工具呢,请你选一样你喜欢的测量工具,来量一量咱们活动室里能测量的物品,还能比比小朋友的身高呢,让我们来量量看……

大班有趣的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陀螺的结构,学习陀螺的制作方法,在感知陀螺旋转的过程中初步探索其旋转的速度和陀螺轴的位置、转动平面的光滑度的关系。

  2.探索影响陀螺转动的条件,学习用符号等方式自主记录探索结果,并利用陀螺转动的探索结果进行绘画。

  3.体验陀螺转动和科学探索的乐趣,初步发展大胆猜测-实验验证-分析记录的科学思维。

  二、活动准备:

  1.认知准备:陀螺转动游戏的经验

  2.材料准备:

  (1)①网络游戏《旋风陀螺》;

  ②课件;

  ③制作、探索陀螺和绘画的视频;

  ④微信小程序“好签”;

  ⑤手机或平板;

  (2)学习记录单(《陀螺转动轴的位置对转动的影响》、《平面的光滑度对陀螺转动的影响》)

  (3)硬纸板若干块、剪刀、油画棒、一次性木质筷子、大纸盘;

  (4)黄、蓝色的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硬纸板各一块。

  3.环境准备::宽阔的居家环境,桌面、凉席、大毛巾、沙发等平面。

大班有趣的教案4

  活动目标:

  巩固复习认识几何图形,丰富幼儿想象力,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增进情感教育。

  活动准备:

  各种单个几何图形数许,与幼儿人数同等的长方形红色纸张,贴有几何图形的玩具箱,粘贴用具,国旗。

  活动过程:

  一 、逐一 出示图片,让幼儿巩固和认识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颜色。每拿出一张图片,要求幼儿说说图形的特点,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 、图形归类游戏。幼儿手拿图形,听老师的口令开始做图形蹲的游戏,老师边念边和幼儿一起做下蹲的动作:图形蹲,图形蹲,快快乐乐图形蹲,聪明的宝宝听清楚,(圆形圆形)不能蹲。听到口令后,手持圆形图片的幼儿则高举图片,不能蹲下,其余孩子蹲下不动,对照老师的口令检查幼儿的结果。游戏反复进行几次(视幼儿人数和状况而定),然后请听课老师互动参与游戏,由老师端着贴有图形标志的箱子,让幼儿游戏结束后,把手里的图片送到与自己图形标志相同的箱子里。

  三 、欣赏老师利用图形拼图案。 用猜谜语引出一个圆圆的红太阳、两个绿色的圆拼成葫芦娃(简短提示勇敢与团结)、三个绿色的三角形拼出一棵松树(提示区分长青树与落叶树)、圆行,半圆行,三角形,长方形,拼出一盆花(花儿好看我不摘),一列火车(客运与货运,车厢节数与号码)。(老师小节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的图形,激发幼儿想象,引起动手操作的兴趣)。

  四 、出示国旗,讲解和示范粘贴国旗:长方形、鲜红色、左上方黄色五角星:一颗大、四颗小,示范制作完成后,组织集体念儿歌《国旗国旗真美丽》,教育幼儿国旗代表中国,见到升旗要肃立,行注目礼。

  五 、幼儿操作,粘贴国旗,老师巡回指导,完成作品。

  六 、老师幼儿全场起立,齐声歌唱《国旗国旗多美丽》,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几何图形在中、小班已经开始学习,但都是单个图形认识,幼儿的知识是从生活和游戏中的经验获得的,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平时学习内容,设计图形蹲的游戏来巩固认识多种图形,请老师互动活跃了气氛,利用多种图形拼出生活中见过的物体图形,并根据每一图形结合特征加深对以往学习过的知识印象。通过粘贴制作国旗,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快乐和成就感,增进爱国情感教育。所以这个活动设计整合了科学、社会、艺术、语言等多元素,有主次地融入主题。

  活动结束时,幼儿都顺利完成自己的作品,达到预期效果,幼儿非常乐意把作品带回家,特别是汪博云小朋友要他爷爷帮他加上旗杆,第二天他边举着旗子边唱着歌来上幼儿园,别提有多高兴。

  教学准备里除展示的国旗外,其余的都是本人手工制作的,条件有限,如果教学用具能改善,让幼儿多认识了解社会和大自然,更能增加幼儿的视觉欣赏,感受更多的图形美,生活美,自然美。

大班有趣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许多少数民族。

  2、了解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服饰特征和风俗习惯。

  3、感受少数民族的独特性,萌发对少数民族的喜爱之情。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5、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图片、照片、图书、录像、实物(如葡萄干、哈密瓜、新疆衣帽、孔雀羽毛等)资料。

  2、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区域,在区域里贴上民族娃娃标记,放置师幼收集的图书、图片、照片资料和民族的服饰、特产等实物。

  3、尔族、藏族、蒙古族的特色音乐。

  4、用书:《他们的生活多有趣》。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交流已有经验。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你知道那些地名?

  教师: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2、引导幼儿使用幼儿用书《他们的生活多有趣》,并查阅资料,了解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特征。

  教师(出示幼儿用书上的图画):你知道他们是哪个民族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他们还有哪些地方和我们不同?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教师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幼儿进教师布置好的民族区域认真查阅资料,收集、了解维吾尔族、藏族和蒙古族的服饰、特产、活动(喜欢做什么),并相互说一说。

  师幼谈谈三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生活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教师引导幼儿提出自己所感性却的有关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的问题,并相互解答师幼共同总结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的特征。

  3、幼儿分组欣赏并学习民族舞蹈动作。

  幼儿欣赏教师做民族舞蹈动作。

  幼儿随音乐跟教师学习民族舞蹈。

  参考资料:

  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明和传统。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广阔,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山林、高原、草原等边陲地区。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艺术,大多数能歌善舞,他们还创造了大量的优美动人的的神话、诗歌、历史传说等文学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人喜欢喝奶茶,主食是面粉制作的烤饼,称为"馕",拉面也是他们喜欢吃的主食之一。节日和待客时,往往用羊肉、羊油、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和大米一起煮成饭,以手抓食。馕、抓饭、茶、奶、瓜果是必备的饮食品种。维吾尔族人个个能歌善舞,男女老幼都喜欢戴"朵帕"(四角小花帽)。他们的壁毯还让丝绸极富艺术特色。

  藏族藏族人穿斜襟的衣服,女的腰间扎一条彩色的小围裙,男的头戴有檐的毡帽,腰间扎腰带,劳动时喜欢把一只袖子脱下来。他们喜欢喝酥油茶,会牧马、牧牛,来客人时还会献哈达表示敬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农业以青稞为主,也有小麦、豌豆、荞麦、蚕豆等农作物;牧业生产以藏系绵羊、山羊、牦牛为主。

  蒙古族蒙古族人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男女都穿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革。饮食方面,牧区多以牛肉、羊肉及奶食为主,以粮食为辅;农区则以粮食为主,辅以奶食、肉食和蔬菜。普遍嗜饮砖茶。居住方面,牧区多住容易拆搭、便于搬运的蒙古包,这是长期适应草原游牧生活而形成的。男女老幼都善于乘骑,出行不论远近,均以马代步。蒙古族人民非常好客,待人热情有礼、坦率诚恳,颇受兄弟民族的称赞。蒙古族热情奔放,喜爱歌舞,杀牛宰羊,喝酒唱歌,还要举行舌尖、打靶、赛马等活动。蒙古族自古以来就能征惯战,精骑善射。人们通常把善于驯马、赛马、舌尖和摔跤当作高强的本领来看待,对那些骑术高超、技艺出众的人,人们都很尊重。

  活动反思:

  我一直认为,孩子终归是孩子,不可能做大人做的事情。可是和我们班的宝宝们相处后,我才发现我的这个想法真是太愚蠢了。

  今天早上,我来到教室还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我们班的黄诗瑤和黄瑾乐就已经跑到我的面前大声的对我说:“老师好!”我很担心,毕竟我还没有做完工作不能很好的看管他们。无奈之下我只能把他们放在一边自己忙自己的!当我刚把一张桌子摆放好后,刘永浩便主动的跟我说:“老师,让我们来帮你抬桌子吧!”我内心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果他们帮我那说不定会磕着或者碰着。我不能这么做!我笑着对他们说:“没关系,你们两个就安静的坐在板凳上,老师一会就忙完了。”看着他们失望的走回板凳上坐好,我的内心又开始犹豫了,毕竟他们是热心,愿意帮助!我为什么不给他们一次机会呢!

  我走到他们两个的面前,问他们:“你们真的想帮老师吗?”他们抬起小脸用天真的眼神望着我说:“真的!”“好,老师让你们来帮我,可是前提是你们必须要小心,如果做不来就要告诉老师,好吗?”“好!老师我们来啦!”说完他们两个就很兴奋地跑到桌子旁边,而我在一旁帮忙并且指挥着他们,没一会我们三个就齐心合力的把桌子摆好了。看着他们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我在想,是不是我太过于保护他们而使他们不能很好的锻炼自己呢?他们愿意帮助别人,愿意展示自己的能力,而我总是压抑着他们的这种欲望,使他们因为能力不被重视而感到失望!

  经过了这一个早上的事情后,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宝宝都是愿意帮助别人的!他们有热心肠,他们都有想展示自己的心理。并且我还发现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在受到重视之后总是表现的很棒,很听话!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别人的机会,他们就会感到很满足,很快乐!这样不仅让他们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能体现出他们的能力!

大班有趣的教案6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让幼儿真正在玩中学,学中玩,相互交流,相互协商,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生动的想象力,他们会把酒瓶当成鼻子,来表现爱喝酒的爸爸,把花朵当成眼睛,来表现爱打扮的姐姐……这一时期,他们的美术作品大胆有趣,常常超出成人的意料。在陶文化活动中幼儿发现,用泥搭子拍出的泥片形状各异,没有一定的规则,不管是什么形状的泥片,只要添画上头发、眼睛、嘴巴就是一张脸的样子,泥片的不同形状就会出现不同形状的脸,因为奇形怪状而使一张张脸变得有趣起来。

  结合家乡的特色,根据以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通过与泥的互动,进行大胆想象,表现出了v各种有趣的脸。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大胆夸张地表现出人物的脸部特征。

  2、能大胆想象出各种不同的鬼脸,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ppt

  2、操作材料:紫砂泥、工具、泥搭子等

  活动过程:

  1、欣赏ppt,引起兴趣。

  ——欣赏ppt第1张“有趣的脸”:有一位西班牙艺术家达利给自己画了一张有趣的脸,这张脸到底有趣在哪里?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总结:画中用两副画框做眼睛,用壁炉做鼻子,用红红的沙发做嘴巴,用窗帘做头发。非常夸张,非常有趣。

  ——出示ppt第2张“有趣的脸”

  (1)今天老师模仿达利也做了张脸,看看我这张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紫砂泥)

  (2)这张脸有趣吗?你觉得它有趣在哪里?

  教师总结:我把泥用泥搭子打成想要得脸型后,把它放到盘子里,综合运用团圆、压扁、搓条、盘绕、堆花、用辅助材料装饰等等技能,做出的有趣的脸。

  ——欣赏ppt第5张用泥做的“有趣的脸”

  教师: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许多有趣的脸,出示四张“有趣的脸”,你觉得它们有趣在哪里?(让幼儿从脸形、五官说)

  总结:因为老师把人的五官做了改变,变成了……,所以让人看起来感觉很奇怪很特别很有趣。

  ——和好朋友一起学学做做有趣的脸,互相看看好朋友的脸的变化。

  ——引导幼儿说说:你今天想做什么样的有趣的脸?动动脑、动动手,请你也用泥做一张属于自己的有趣的脸吧?

  3、幼儿制作。

  ——幼儿边听音乐边制作,教师指导:指导玩泥的幼儿用泥条将五官变形较明显的部位夸张表现出来;

  ——鼓励选择装饰材料的幼儿大胆地运用不同的材料装饰五官。

  ——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将五官表现清楚、明显,能夸张表现五官的变形。

  ——帮助能力弱的幼儿一起完成作品。

  4、结束活动。

  ——向别人介绍自己做的脸

  ——将完成的作品放到展示区,老师引导幼儿互相观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请幼儿说说,哪张脸最有趣?哪里有趣呢?

  5、活动延伸

  ——因为有了有趣的表情,所以让脸变得非常有趣。互动音乐游戏:表情歌

大班有趣的教案7

  活动设计背景

  属相是孩子们生活中常接触到的一个有趣而又神秘的话题。针对个别孩子对属相生肖还很模糊这一现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引发幼儿对一些生肖属相疑问的探究,并结合新年这一主题,让幼儿了解一些我国的民俗。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十二生肖有哪十二种动物,在讨论中引发对属相的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2、情感目标: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国人发明的,只有中国人才有。激发幼儿关注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的兴趣。

  3、能力目标:幼儿在了解十二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及轮回的规律的同时能把十二生肖的动物按顺序粘贴到钟面上。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探索与实验,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我国文化习俗的探究愿望!

  教学难点:十二生肖的轮回规律和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认识时钟。

  物质准备:1、教师自制的十二生肖钟。

  2、十二生肖由来的故事课件。

  3、幼儿制作生肖钟的钟盘和十二生肖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环节:

  导入引发孩子探究兴趣:教师出示朋友给买的生肖手机链,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老师的手机链上是“牛”?不是别的动物呢?调动幼儿探索生肖属相奥秘的兴趣。

  (二)基本环节:

  1、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属相和家人的属相。

  2、引导幼儿讨论:我们知道的属相一共有多少种?人的生肖属相到底有多少种?

  3、教师通过出示生肖钟,引导幼儿说出生肖钟和我们的时钟有什么异同点从而轻松了解和掌握十二生肖都是什么?(小朋友看看老师带来的这个东西像什么?它和我们平时见过的钟表有哪些相同的地方?钟面上的十二个数字变成什么了?)

  4、通过演示生肖钟,让幼儿知道生肖轮回规律。

  小朋友知道我们的钟表是不是一圈一圈的转个不停啊?我们的生肖也和钟表一样一圈一圈的转个不停,狗年出生的属什么?鸡年出生的属?今年是什么年啊?今年出生的孩子是属什么啊?一年有一个属相,十二个属相转完需要多长时间啊?

  5、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探究十二生肖排列顺序的奥秘。

  为什么选这十二种动物做人的生肖呢?谁规定的用他们十二个呢?为啥没有猫呢?

  幼儿欣赏完故事课件回答:属相里为什么没有猫?谁排在了第一,为什么小小的老鼠排在了第一?

  情感教育:不要像老鼠学习,因为他太自私,要守信用,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第一。

  (三)结束环节: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在这十二个动物中,有一个动物不仅动物园里没有,而且我们都没有见过真实的它,这是哪个动物呢?(龙)那么龙是什么动物?为什么也要选它呢?(引导幼儿讨论一下)

  教师小结:龙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吉祥之物,龙是中华民族创造的,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吉祥物,传说它能消灾降福,所以人们特别喜爱它。而且20xx年就是龙年了。小朋友回家可以让家长帮助查一查过新年我们中国有哪些风俗习惯,明天和小朋友们分享。

  (四)延伸环节:

  今天我们知道了十二生肖这么多的奥秘,下面小朋友自己动手把十二个小动物按顺序粘贴到自己准备好的钟面上,看看还能发现哪些十二生肖的秘密。

大班有趣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纸浆的步骤,激发对纸浆画的兴趣。

  2、培养动手能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体验活动的乐趣,培养合作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纸浆、水管、镊子、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水管,师:这个是什么?你们在哪里见过。

  2、水管它是用来做什么的?

  二、观察水管,对形状、外形进行仔细的观察。了解水管。

  三、出示纸浆。

  师:小朋友请看看老师手上的这个是什么?(纸浆)

  纸浆用来做什么的?(做纸浆画的)

  四、介绍水管画

  1、出示水管画,看看这个是什么上面有什么?(刚刚的水管、有纸浆)

  2、做好的水管画怎么样?(很漂亮)

  3、你们像不像来做下我们的水管画。

  五、幼儿操作进行水管画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教导幼儿制作时的一些制作方法。

  六、作品展示

  将制作好的作品进行展示,供幼儿欣赏。

  活动反思:

  本次的纸浆课题为“水管纸浆画”,抛开平时的将纸浆直接制作在平面上,这次我们采用将纸浆立体化,使用我们常看见的水管作为底,通过幼儿的创造想象将纸浆展示在我们的水管上,纸浆画是我园的特色美术,在制作是幼儿也非常喜欢,对纸浆画的热爱程度也很高,作为我班,水墨画是我们的主要特色之一,与纸浆画相互交替相互学习,幼儿从中体验乐趣从中学习特色美术从中提高自己的美感。立体化的制作和平板制作区别在于平板制作是简单,立体需要幼儿竖直制作,也增大了制作是的难度,但大班幼儿协调操作比较好,难度也比较低。制作出来的成品的美感也很高。

  小百科:纸浆是以某些植物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它是造纸的基本原料。通常用以制浆原料的植物可分为4大类:茎干纤维类、韧皮纤维类、种毛纤维类和木材纤维类。

大班有趣的教案9

  设计意图

  孩子们进入班下学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新《纲要》要求幼儿“应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和合作能力。”并要求我们的活动内容能来自于孩子的生活,并是孩子所熟悉的。那我们更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将我们学习的生活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31天,总共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是用来查看日期的工具,掌握日历查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房子卡的月历(月,小月,二月的区分)小字卡,数字卡(28 30 31 365)人手一份

  2、各种挂历,台历,月历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字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就来先认一认,读一读这些数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学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幼儿仔细观察,问幼儿发现了什么,房子里面有什么鼓励幼儿胆发言。你们真能干发现了它们的秘密,请问你们想知道吗,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

  2、教师利用字卡讲述故事,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回答问题。

  三、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1、现在老师指日期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号

  2、老师说日期小朋友上来把它找出来。今天是几月几号请小朋友找出来。

  3、前几天小朋友带来了挂历,请小朋友在上面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告诉老师与同伴,再来找一找节日,如五一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等。

  活动反思

  数学《有趣的数学》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日历,挂历,台历等让幼儿来认识日期,查阅日期,活动中体现了纲要精神:幼儿的教育内容生活化,游戏化。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为幼儿创造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孩子懂得生活就是学习的'数学课堂,这次教学活动我设计了三个环节,每一环节环环相套,层层递进活动开始我神秘说要与数学朋友做游戏,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集中了,通过让幼儿认认,想想,说说数学,充分发挥了孩子的扩展思维,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年妈妈带着孩子住在漂亮的房子里做游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了年月日的关系。掌握了一年有12个月,有30天一个月的,有31天一个月的,二月才28天,一年一共是365天。然后活动的延伸更使小朋友乐透了。最重要的是通过这节课创设情境的教学激发了小朋友去探究去发现。加深了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大班有趣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受简约美,提高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发挥联想想象,把几何形分割简单后变形成一定意义的作品。

  3.把剪下来的每一块纸片都用起来,萌发初步的节约意识。

  4.合作完成作业,形成团队精神。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重点难点

  重点:把几何形简单分割变形成一定意义的形象

  难点:把所剪的每一块材料都用起来,萌发初步的节约意识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掌握相关的几何图形以及有关动物的特征

  物质准备:幼儿用――剪刀、固体胶水人手一份,大量的各色蜡光纸小几何形,64K再生纸若干。教师用――订书机、泥工板(红色、黄色各一)、吹塑纸几何形(已分割、沾水的白色三角形和蓝色正方形)、范例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出示范例让幼儿逐页欣赏,猜猜这些有趣的形象原来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二、演示与启发 结合教具示范、讲解,帮助幼儿掌握几何形简单分割和变形的方法。

  1.以红色泥工板为背景,将白色三角形吹塑纸分割并变形成一棵小树,然后移动局部又变成一间小房子(吹塑纸沾水既能粘在泥工板上又能随意移动)。

  2.在黄色泥工板上演示蓝色正方形吹塑纸分割变形成热带鱼的过程,并反向演示把鱼变回正方形,让幼儿理解:所有剪下来的纸片都要用起来。

  3.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变其他形状的几何形可以怎么变 (请2―3位幼儿发表意见)

  三、交代注意事项

  1.每一个几何形变一幅画,画面又简单又好看;

  2.把剪下来的所有纸片全都用起来;

  3.先摆摆看再粘到背景纸上;

  4.动脑筋变出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又多又快。

  四、幼儿创作

  幼儿每4人一组合作,练习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扇形变形。教师巡回指导,及时作个别和小组评价,适当鼓励和表扬,并不时提醒他们把剪下来的东西都用起来,先摆、后粘贴。经常看看同组的其他小朋友变出了什么,要跟他们变得不一样。

  五、作业讲评

  请幼儿看看自己和同伴的桌上有没有掉着剪下来的纸片;教师把幼儿作品以组为单位订成一本本“书”,比一比哪本“书”又厚又好看。

  活动延伸

  请幼儿课后到美术角把长方形和菱形及其他几何形变形。

  活动反思

  一、设计意图

  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节约意识,培养幼儿的环境情感。因此,教师的演示材料用塑料泥工板和沾水吹塑纸。沾水吹塑纸既能粘在塑料泥工板上又能随意移动,减少了材料的浪费。先演示简单的三角形变形,可以变成树,也可以变成房子;再演示较复杂的正方形变鱼,并反向演示把鱼变回正方形,让幼儿理解:所有剪下来的纸片都要用起来。幼儿的操作材料利用一些小面积的边角料,背景纸是64K再生纸;特别是教幼儿“把每一块材料都用起来”,使幼儿从小形成节约材料、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和不随便丢弃物品的良好习惯。另外本次活动还试图让幼儿理解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整体可以分成许多个局部,所有局部加起来才是整体,由此迁移到对环境的认识――人类、自然环境、人造环境组成了缺一不可的整体环境。教师的教固然重要,同伴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中,幼儿分成4人小组创作,最后以组为单位把作品装订成“书”,比一比哪一组的“书”最好看、最厚。这样做的好处有:第一,强化团体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第二,同一本书里应该没有相同的页面,促使幼儿关心别人做了什么、自己该怎么做,同时互相启发。

  二、效果分析

  幼儿对这个活动相当感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变出”了各种各样的形象,如把半圆形变成了鱼、蘑菇、刺猬、银杏树叶等。由于可简可繁,无论怎么变都是对的、好的,满足了不同层次幼儿的成功需求,使他们获得了创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联想的能力。大部分幼儿能按要求把每一块材料都用起来,但也有小部分孩子做不到,因此,帮助幼儿养成充分利用材料的良好习惯,需要人们长期不懈的努力。

大班有趣的教案11

  活动目标:

  1、对数数感兴趣,尝试探索倒着数数的方法。

  2、能按要求准确地倒着数数。

  3、认真观察,大胆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点:

  对数数感兴趣,能按要求准确地倒着数数。

  活动难点:

  尝试探索倒着数数的方法。

  活动准备:

  相关课件及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和幼儿做律动《数鸭子》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都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外面做操。

  2、小朋友们数数看,总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3、小朋友,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它排在第几位?

  4、小朋友们,老师也特别喜欢小动物,我喜欢的小动物排在倒数第三位,猜猜看我喜欢什么动物?

  5、组织幼儿数一数,探索倒着数数的方法。

  6、两个小朋友合作数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倒着数,它在第几位。

  7、组织幼儿交流。

  8、组织幼儿游戏:把小动物送回家。

  (1)小动物们玩累了,想回家休息,但是小动物们不会倒着数数,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们一起帮它们找到家。

  (2)请小朋友按老师口令为小动物找家。(操作练习,巩固倒着数数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请小朋友们根据自己胸前所戴的数字卡片按照从10-1的顺序站好队,我们也一起到外面去做操。

大班有趣的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挤撞。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扮演角色,激发参加活动的愿望:

  1、教师建议,分配角色(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

  2、戴头饰,从中渗透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二、游戏《小猫捉鱼》:

  1、小猫跟着猫妈妈学爬。

  2、小猫捉鱼:

  观察猫妈妈手中的鱼,知道有许多鱼和许多种颜色。

  妈妈把小鱼朝一个方向抛,小猫朝这个方向爬着去捉鱼。

  要点:必须是爬着过去捉鱼。

  三、小猫装鱼:

  分颜色装到相应的盘中,渗透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四、小猫回家:

  猫妈妈带着小猫听着音乐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小鱼送到娃娃家。

  活动反思:

  本活动融体育游戏和计算游戏为一体,把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渗透在游戏活动中,使幼儿主动、快乐地参与,真正做到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发展。

大班有趣的教案1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民间节日的名称及含义。

  2、能用连贯的语言围绕主题谈话。

  3、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概括能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了解自己知道的民间节日。

  2、师幼一起筹集各个民间节日的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

  活动前,幼儿已对民间节日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知道我们所在生活环境中的节日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端午节、七月七、财神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对于这些节日的名称、时间、由来及所蕴含的寓意,在大家相互交流中已有所感知。利用晚上时间,让幼儿和自己的父母进行交流,父母把自己知道的民间节日告知幼儿,幼儿向父母讲述自己喜欢的民间节日,并提出讲述要求:说清节日的名字、时间及喜欢的原因。讲述中家长随时做好记录,幼儿还可根据自己的讲述内容画出图画,可谓“图文并茂”。

  一、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

  1、1月1日是什么节?人们是怎样庆祝的?

  2、你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

  3、你还知道什么节日?它有趣吗?为什么?

  二、引导幼儿围绕“有趣的民间节日”话题自由交谈。

  1、听录音,节日的由来。

  2、幼儿进行讲述。(有的幼儿讲了节日由来的故事“年的故事”、“牛郎织女”等,有的讲了节日中有趣的事:打秋千、碰鸡蛋、猜灯谜、放鞭炮和烟花等。)

  三、小结谈话内容:

  我们知道的民间节日有元旦、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端午节、七月七、中秋节、重阳节、财神节等,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寓意和特点,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大班有趣的教案14

  设计思路:黑小小的蚕引来了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每天总有孩子会情不自禁地大声叫唤自己的同伴,惊喜地转告自己发现的秘密。《指南》中提出,要让孩子们学会关心小动物,在饲养动物的过程中,树立他们爱护小动物的情感。由于蚕是一种便于饲养又可以触摸的小动物,为此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养蚕计划,以便使孩子们萌生饲养蚕的责任心。在幼儿担负饲养蚕的过程中,他们和蚕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蚕如同他们生活中一个个亲密朋友。于是我们便选择蚕这容易获得的资源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旨在有目的、有意识地引领孩子走进蚕的生活世界,使之成为孩子主动学习的“主角”。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蚕一生的主要成长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及其外形特征,体验生命的多样性。

  2、喜欢蚕,乐意用多种方式表现蚕的生活习性。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学习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材料提供:

  1、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蚕》、范例作品。

  2、准备能表现蚕宝宝的各种物品如:绘画工具、彩泥、餐巾纸等。

  指导过程:

  1、欣赏多媒体制作《有趣的蚕》和幼儿谈谈蚕宝宝的生活,激发孩子创作的欲望。

  2、师:蚕宝宝从小到大会变成各种样子,真有趣,我们今天来做做蚕宝宝,好吗?

  探讨交流:用什么方法做蚕宝宝好呢?在幼儿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想法。师适当提出质疑,和幼儿一起商量解决活动前的有关事项,如需要哪些材料等等。

  3、师介绍准备的材料,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尝试。师巡回指导,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对于好的表现及时肯定和表扬。

  4、请幼儿欣赏好的表现方法。

  活动反思:

  虽然没有看到蚕宝宝变成飞蛾。但喂养蚕宝宝的过程却是难忘和快乐的。在活动中,每一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爱心去对待这几只蚕宝宝,每个小朋友都去观察、探索蚕宝宝成长的过程了,在最后的过程中,老师让孩子带着成功的喜悦而结束人生第一次与小动物的亲密接触,不让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遗憾。

大班有趣的教案15

  活动目标:

  1、体验在变洞洞游戏中的乐趣,愿意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2、了解"围集"的概念,运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连接洞洞。

  3、能主动参与游戏。与同伴合作玩洞洞的游戏。

  4、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身体各部位已经有一定了解。

  2、材料准备:报纸球15个左右、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1)教师用身体各部位变大象,变茶壶……

  (2)教师用手掌变出一个洞洞,引导幼儿思考:这像什么?(水杯、望远镜)引导幼儿说这是一个小洞洞。

  (3)请幼儿寻找身体上有哪些洞洞。(鼻孔、肚脐、耳孔)

  (4)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变洞洞。

  (5)教师与幼儿交换角色,幼儿发令。教师变出没有封闭的洞洞。引导幼儿理解"围集"的概念,教师提问:为什么老师变出来的不是洞洞?

  2、变洞洞游戏

  (1)男女幼儿分组变洞洞。教师:看谁的洞洞最结实,可以让好朋友的报纸球钻过去。

  (2)请小朋友想办法,变出大一些的洞洞,让你的好朋友钻过去。

  (3)请大家动脑筋和好朋友合作,变出能让老师钻过去的大洞。

  (4)教师钻过的"洞洞"就跟在老师身后变成小火车,直到大家围成一个圆圈。

  3、延伸活动

  大家试一试,除了用我们自己的身体变洞洞,还有什么能帮助我们一起变洞洞?(墙壁、桌子、板凳)

  教学反思:

  探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这个活动的重点之一,我设计了能让每个孩子很快进入角色的导入游戏"变魔术",将每一次探索和难度的提升渗透到孩子们感兴趣的游戏中;而掌握洞的正确概念,并能够用各种肢体语言准确地表现出来是这个活动的另一个重点.我借助的则是让小小报纸球穿过的游戏。

  环节变洞洞。当我发现一个孩子将手臂放在耳边变出了洞,和别人变得不一样时,马上招呼其他幼儿来看看他是怎么变的,于是所有的孩子都将手臂放在耳边变出了洞。我在旁边不断地提醒:动动你的小脑筋.能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吗?有一个孩子用双手交叉变成了洞,我马上朝他点了点头,又用手指了指他的腿.说:"你能再试试吗?"孩子马上心领神会,用脚变出了洞洞。在西宁,在我们讨论到变出不一样的方法时.我注意让孩子示范的机会多一些.不再只示范一位孩子的动作,每当看到一名孩子用身体的各部位变化有所不同时,马上表扬,这下子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设计不同的动作让小纸球穿过了。

  环节玩洞洞。孩子们变出了洞洞,都等着我用纸球来"检验"洞洞是否结实.我赶紧请孩子们分成两组,男孩子和女孩子面对面,当一组变洞洞的时候另一组就把手中的报纸球从洞洞里扔过去,我做过示范后孩子们就非常投入地玩了起来。

  在两次活动后我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这个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设计层层递进,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与老师配合默契。随着教师预设情景的不断深入,孩子们由游离于目标之外到对活动本身产生较高的兴趣,从不熟悉老师到愿意和老师一同想各种办法,贯彻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一再强调的让幼儿在自由探索、相互学习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大班有趣的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有趣的水教案11-08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滚动11-10

《有趣的叶子》中班教案11-12

美术有趣的脸教案11-05

《摇篮》大班教案11-11

大班书法教案11-10

大班运动教案11-10

大班《元旦》教案11-09

大班树的教案11-07

大班安全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