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时间:2022-10-31 16:36:57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合集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合集6篇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4—13段,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理解开始挖不出的原因,体会科利亚的聪明。

  (2)理解最后一段中科利亚的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过程与方法:

  在读中了解课文内容,了解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与科利亚一起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教学重、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尤其是最后一段,读懂课文。

  教学过程:科利亚的木匣(第二课时)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生答,师板书: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像这样的写作顺序叫做时间顺序或者称为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

  2.指名上台画图,说说科利亚是怎样埋下木匣子的?

  二、读中求悟,学习4—12段。

  1、自由读文,小组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

  A、我读懂了科利亚回来时已经大了四岁。

  B、我知道妈妈量了三十步,挖出了以前埋下的箱子。

  C、我明白了科利亚开始挖不出木匣子是因为他长大了,步子

  也变大了,当初的十步,现在只要五步。

  D、我觉得科利亚很聪明。

  ......

  (当出现类似答案C的回答时,可让他上台借助埋木匣的图,再画图,并做说明。)

  3、教师小结:大家讨论得很热烈,回答也很精彩,科利亚经过动脑认识到挖不到木匣的原因是自己长大了,按原来的步子已经找不到木匣了。以前走十步埋下的木匣子现在只需要走五步就能挖到了。

  4、师质疑:为什么妈妈能按原来埋木匣的步子挖到木匣子呢?

  5、大家来读一读4—12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1)自由读喜欢的段落,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请他给你评一评,提提意见。

  (2)把你喜欢的语句读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其他同学注意认真听,等一会儿起来评一评。

  6、引导读12段,/article/你觉得这段中的“果然”是什么意思?(和猜想的一样)可以换个词儿吗?(真的)换成“真的”读一读,体会一下意思有无变化。(中国的文字真奇妙,同一个意思却可以用不同的词儿来表达,看来我们还得注意加强积累,让我们的写作能够信手拈来!)

  7、全班有感情地齐读4—12段。

  三、借助朗读,理解13段.

  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非常精彩,老师觉得你们和科利亚一样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那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看看聪明的你们能读懂什么?

  1、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科利亚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如果是小孩子,他会一天天长高,增重,步子变大。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课文叙述在德国法西斯快要打来时,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在离屋门口十步的地方埋下木匣子。四年以后,科利亚回到家里,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子,经过思考,科利亚在离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子。

  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叙述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说明随着时间的变化,周围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段落结构这篇课文叙述顺序比较清楚,是围绕着“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的启示”来讲的,可以把课文分成三段。

  第一段(1—3自然段)讲科利亚埋木匣。第一节先讲挖坑。第二节科利亚埋木匣。第三节主要回答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第二段(4—12自然段)讲科利亚挖木匣。先讲科利亚离家与回家。这里写得很简略。接着讲妈妈挖出了大箱子而科利亚挖不到他的木匣子。最后讲科利亚经过自己的思考,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

  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第三段。讲科利亚从挖木匣中悟出的道理。他懂得,世间一切都在变化,面对变化着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

  写作方法

  1.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篇末点明中心。读后引人深思。

  2.前后呼应,结构严密。

  课文第一段几次写到科利亚年龄小,“刚学数数”“只会数到十”,这与后面科利亚四年后回到家乡时“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相呼应,为科利亚因人长大,步子变大而找不到木匣埋下了伏笔。

  教材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是教材重点。

  教材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二、教学建议

  1.要抓好预习。预习要求可以是:仔细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提出问题。在学生预习后,可做必要的检查。看看是不是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写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提出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正地读进去了,对学生提出的的疑难词句应留心记下,以便结合讲读逐步加以解决。

  2.要抓住课文重点部分启发思考,求得理解。课文重点在“挖木匣”这一部分,科利亚按埋木匣子时量的步数找,结果挖不到,后来经过冥思苦想悟到情况的变化,结果挖到了木匣。由此得到“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结论。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先读懂课文内容,可着重提醒学生注意埋东西或挖东西各在什么时候,时间变化了周围事物起了变化也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考虑,为什么用了同样的方法,妈妈能找到箱子,而科利亚却找不到木匣子?可以通过板书帮助学生弄清事物在变化,在对比中加深理解:

  埋木匣四年前5岁步子小量了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9岁步子大了一倍量了五步

  课文最后一节讲科利亚的体会。要求把它和上文联系起来理解,使学生懂得,这是在挖木匣的思考中得出的认识,时间过去,人长大,步子变大,由此认识到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教师可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使学生在对具体事例的感受中懂得这个道理。

  3.要给学生提供练习分段和归纳段落大意的机会。可在学生初读课文以后,按“思考·练习2”的提示,练习给课文分段,在逐段理解后让学生练习归纳段意。

  4.本组课文训练重点是继续运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受到遇事要动脑筋,要全面地看问题的教育。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说一说,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科利亚爱动脑筋,发现问题,告诉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目光去看问题,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5.理解妈妈挖到了箱子而科利亚却挖不到木匣时可以对比着分析。妈妈的话强调了这一点:算术有用——数数挖坑——容易找到。科利亚虽然也按妈妈的做法行事,结果却相反;数数挖坑——找不到——算术不管事。问题出在哪里?让学生体会,科利亚记忆没有错误;十步,已经尽力去挖;挖得深,挖的范围大;被人挖走的可能性能排除了;大箱子在,小匣子不可能不在。这里记录科利亚的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的收获便是“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的判断。

  6.本课应注意的字词

  生字中“德”容易写错,右面部分的笔顺是“十古西”。

  木匣:木盒。

  法西斯:本课指德国侵略者。

  冰鞋:滑冰时穿的鞋。

  躲避:隐蔽、离开的意思。

  练习用“仍然、果然、不光……还、如果……就”造句。必须先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仍然、果然”的区别。“仍然”是“还是、仍旧”的意思。句子内容应该是说原来怎么样,后来还是怎么样。用“果然”的时候,句子后面的意思和前面是顺着说的,表示事实与所说的或所想的相符合。“不光……还”表示更进一步的关系,“如果……就”表示假设一种情况会有这种结果。教师要在学生造句过程中酌情加以指导,使学生从语言实践中体会这几个词的不同意思和用法。

  【背景材料】

  课文中提到的“战争”指原苏联的卫国战争,是原苏联人民为反对法西斯德国及欧亚盟国而进行的正义战争。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经过几年努力,于1944年收复全部被占领土,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课文中讲的差不多四个年头,即指这段时间。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

  ①学生自读课文,对照课后生辽表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的疑问。

  ②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③用纸分别画一个5岁左右和9岁左右的“科利亚”的模样,剪下来准备板贴用。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②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形,了解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木匣→()木匣()

  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学生质疑。

  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a.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读: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教师结合生字的学习,启发学生读的时候注意突出“各种各样、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其他小玩意儿”这些词语。

  b.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c.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a.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

  b.重点指导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用人像图和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四年前,科利亚是5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5岁的“科利亚”形象,让学生自己从前后课文的有关语句中找到推算的依据),走了10步埋下木匣(用线段图表示);现在的科利亚是9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9岁的“科利亚”形象),启发学生自己上黑板画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步。

  c.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第十二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

  d.分角色朗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作业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熟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巩固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找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字形。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4个生字:斧、免、屋、管。

  ③给生字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9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闭目静坐,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抄写词语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复述课文

  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

  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⑴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⑵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⑴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⑵指名读生字词。

  ⑶正音。

  ⑷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á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à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ǔ”和“shù”,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ǔ”,第二个数读“shù”。

  ⑸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区分字形

  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4、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⑴带着问题读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①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②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⑵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5、作业:

  ⑴抄写生字、新词。

  ⑵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二、讲读课文

  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

  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

  1、学习课文第1部分:

  ⑴出示思考题:

  ①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⑵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⑶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⑷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⑴出示思考题:

  ①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⑵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⑶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⑷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⑸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②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③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④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照妈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⑴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⑵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①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

  ②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③指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文 章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

  2、并从中获得启示,

  3、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

  4、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5、解决问题的方法。

  6、会认3个生字,

  7、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

  8、斧头,

  9、手锯,

  10、玩意,

  11、免得,

  12、抢走,

  13、难过,

  14、算术,

  15、当初,

  16、随便,

  17、仍然,

  18、敌人,

  19.台阶,

  20、所以,

  21、懂得”等词语。

  2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识记生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课文的题目看,

  2、《科利亚的木匣》,

  3、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指

  2、名

  3、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

  4.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5、指

  6、名

  7、读生字词。

  8、正音

  9、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a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a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u”和“shu)”,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第二个数读“sh)”。

  5、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4)区分字形

  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二)讲读课文。

  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

  1、学习课文第1部分

  (1)出示思考题:

  ①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②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思考题:

  ①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4)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②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③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④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亚学着妈*的样子,照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

  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板书设计

  的木科利亚匣

  埋木匣:四年前、5岁、步小、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9岁、步大、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课文的题目看,《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⑴ 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⑵ 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⑴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⑵ 指名读生字词。

  ⑶ 正音。

  ⑷ 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á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à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ǔ”和“shù”,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ǔ”,第二个数读“shù”。

  ⑸ 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区分字形

  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4、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⑴ 带着问题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① 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② 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③ 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⑵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⑶ 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5、作业:

  ⑴ 抄写生字、新词。

  ⑵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二、讲读课文

  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

  1、学习课文第1部分:

  ⑴ 出示思考题:

  ① 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⑵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⑶ 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⑷ 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⑴ 出示思考题:

  ① 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 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 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⑵ 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⑶ 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⑷ 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⑸ 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 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② 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③ 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④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亚学着妈妈的'样子,照妈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⑴ 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⑵ 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① 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

  ②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③ 指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板书设计】

  科利亚的木匣

  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相关文章:

《科利亚的木匣》的教案03-09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范文05-05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五篇07-09

关于科利亚的木匣教案3篇10-14

【精品】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四篇10-20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汇编八篇10-21

【精华】科利亚的木匣教案3篇10-25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汇总九篇10-26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汇编10篇10-26

【实用】科利亚的木匣教案4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