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科学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尝试发现冰的基本特征:冷、硬、滑、冰能变成水,并能用语言表达。
2、 激发幼儿探索冰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小碗冰,冰若干。每组一盆温水。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景吸引幼儿
1、 以变魔术的形式,让幼儿发现冰
师:今天我们来当魔术师,看变出了什么?
二、 让幼儿尝试玩冰,自由表达冰的感觉,激发其探索兴趣。
“你们想不想玩冰?请你们玩一玩,随便怎么玩都可以。”
“你们玩有什么感觉,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由玩冰,教师指导。
三、 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感知冰的特点。
“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说说冰是什么样的。”(冰冷的、硬硬的、滑滑的。)“刚才有没有小朋友尝过,冰是什么味道?”
“这些冰都是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冰又厚又硬,有的冰薄薄的、透明、容易碎。)
你们把冰放在手心里,能发现什么?(手变湿了,变冷了,手上有水。)“手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请你们把冰放到桌上的水盆里,仔细看看冰有什么变化。“(冰会慢慢变小,最后化成水。)
四、 小结。
“今天我们发现了冰很有趣,它冷冷的、硬硬的、滑滑的、透明、容易碎。它还会变成水。你们知道冰是哪里来的吗?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活动结束:
让幼儿回家做结冰实验。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面食的来源及制品。
2、让幼儿知道面食的制作过程,并享受制作面食的乐趣。
3、教育幼儿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惜粮食的习惯。
活动准备:
泡过的小麦粒,大枣,面包,馒头,麻花及馒头片,胸卡,干净湿毛巾,面板,发面,百宝箱,《大馒头》的录音带,录音机,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百宝箱,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百宝箱,以神秘的口吻问:“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百宝箱,你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好东西?”“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数完一二三的时候再睁开眼睛看一看,”教师一一将麻花、面包、馒头呈现在幼儿面前,启发幼儿说出更多的面食。
2、观看课件,了解面食的种类。
教师:“面食大家庭里的成员可真不少,就像小朋友说的有糖包、花卷……老师这里有很多面食的照片,它们到底有谁呢?请小朋友看大屏幕。”播放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面食的种类。
3、请全体幼儿品尝馒头片,启发幼儿探索馒头片的来源。
4、结合课件,欣赏歌曲《大馒头》,了解面食的来源。
5、出示小麦粒,请幼儿咬开小麦粒,黄黄的麦粒里面有白白的面粉,探索麦粒与面粉的关系及面粉来源于麦粒。
6、现场演示面食的制作过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重点突出团、搓、揉、压等动作技巧。
7、幼儿自制面食,将幼儿带入已经布置好的场地,请幼儿自制面食,鼓励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将面食做出花样。
8、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9、游戏:《面粉妈妈找宝宝》。通过游戏巩固所学内容。最后带幼儿出教室。
玩法:
分发胸卡,老师扮演面粉妈妈,幼儿分别扮演馒头宝宝、水饺宝宝、包子宝宝和面条宝宝。
面粉妈妈边作敲门的动作边说:“叮铃铃,”
所有的宝宝都问:“谁呀?”
面粉妈妈回答:“我是面粉妈妈呀。”
所有的宝宝都问:“你找谁呀?”
面粉妈妈说:“我找馒头宝宝(……)呀。”
“馒头宝宝”马上到面粉妈妈跟前来,排成一队,面粉妈妈开车带宝宝回家。到家后,幼儿回到座位上游戏重新开始,最后,所有宝宝都上车有妈妈带出教室。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活动,使学生能正确地区分悦耳的声音,知道刺耳的声音就是噪声。
2、了解噪声污染源及噪声污染的危害。
教学过程:
1、引入师: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能听到哪些声音?
2、教师讲解:
噪声泛指人们不需要的、有害的声音。噪声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是世界的三大公害。噪声大体可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生活噪声和其他噪声。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音波,然后传到我们的耳朵里!音在音乐里,可分为“乐音”与“噪音”!
在生活里,我国重点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总体平均水平1993年为57.8dB(A),1996年为56.8dB(A),超过国家一类区标准55dB(A),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超过60dB(A)的城市占10%.有70%左右的城市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处于轻度污染的城市不超过20%.有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高噪声的环境中.据统计,在影响城市环境的各种噪声来源中,工业噪声占8%-10%,建
筑施工噪声占5%,交通噪声占30%,社会生活噪声占47%.社会生活噪声影响面最广,是干扰生活环境的主要噪声污染源.
3、讨论噪声的危害。
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研究表明,50分贝左右的噪声会影响休息和睡眠,进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噪声能引发多种疾病,因此人们把噪声称为无形杀手。它的损害以神经系统症状最明显,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易疲劳、爱激动、记忆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并伴有耳鸣、听力减退。许多证据表明,噪声还是造成心脏病和高血压的重要原因。
4、讨论:怎样控制噪声污染源?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察水能沿着松软的纸慢慢向上爬的现象,幼儿将感知纸的毛细现象,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并探索其中的原因,感知毛细现象。
活动准备
白色、绿色皱纹纸(或吸墨纸),红、黄、蓝、绿4种颜料水,白色小毛巾,毛细管(止咳糖浆的小细管,内径越小越好),空饮料瓶,大瓷盘,杯子,透明胶带,小剪刀,放大镜。
活动过程
本活动分三次完成:
1.感知水沿着纸向上爬的现象。
2.探索发现纸的毛细现象。
3.应用毛细现象动手制作。
[具体活动过程]
(一)试一试:
1. 会吸水的纸:
(1)把皱纹纸(十六厘米长,四厘米宽)的一端用胶带固定在厚纸板上,用黑色签字笔在皱纹纸另一端1/4处画一个墨点。
(2)将厚纸板竖起来,让皱纹纸尾端浸到水中,猜一猜,纸会怎么样?(水顺着纸向高处爬,并带着颜色向上扩散)。(图a、b)
问题:水为什么会爬高呢?我们再做一个试验。
2. 会爬高的水:每人取毛细管一支,放入4种颜色水中,你发现了什么?(颜色水顺着毛细管向上爬)。(图c)
(教师总结:水会顺着毛细管向上爬,这是毛细现象。)
问题:为什么水会顺着纸往高处爬呢?教师引导幼儿用放大镜观察纸,你发现了什么?(纸有很细小的空隙,水会顺着这些空隙向上爬,进行扩散)。
(二)玩一玩
1. 白花变彩花
幼儿取一朵白花,想办法怎样让白花变成彩花。(教师引导幼儿将花的一小部分接触颜料水,观察白花变彩花的现象)。(图d)
2. 白毛巾变彩色毛巾
幼儿取一杯颜料水,放在大瓷盘上,同时取一条白毛巾,搭在杯壁上,一端接触颜料水,一端垂向瓷盘,引导幼儿观察白毛巾变彩色毛巾的过程。(图e)
3. 流泪的树:
将皱纹纸裹在饮料瓶周围(多裹几层),将高出瓶口的皱纹纸用剪刀剪开,拧成树状(可用透明胶带将接缝处贴牢),做好后放入瓷盘中,往盘中浇彩色水,观察水沿着"树"上升的变化。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自己嘴巴的用处,懂得爱护自己的嘴巴,并学会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懂得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什么东西可以做,什么东西不可以做。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吹的(气球、风车、吹泡泡用具、小口琴和小喇叭等)。
2、唱的(话筒、录音机等)。
3、吃的(糖果、食品等)
4、一些物品的图片、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猜猜哪里发出的声音?
1、请幼儿闭上眼睛,老师轻轻唱歌。
2、问幼儿听到了什么?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
二、幼儿谈论嘴巴的用处。
1、小朋友,你们的嘴巴有什么用处呢?
2、幼儿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幼儿游玩:“小嘴巴乐园”。
1、教师:“今天,天线宝宝的小嘴巴乐园开张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去游玩,你们开心吗?”
2、引导幼儿去嘴巴乐园游玩,嘴巴乐园里有音乐屋、食品屋和玩具屋,幼儿可以自由地去各个屋游玩,尝试用自己的嘴巴进行游戏。
3、幼儿游戏后,教师提问题让幼儿回答。
(1)、谁能告诉我你去了哪些地方游玩?你是怎样玩的?(幼儿可以边示范边回答)。
(2)、你还看到别人用嘴巴干什么?
4、教师小结:我们的嘴巴真有趣,又能吃来又能说,又能唱来又能吹,所以我们要爱护它。
四、请幼儿进行记录
1、请幼儿根据记录表中的内容自己进行判断、记录。
2、幼儿讨论记录结果:什么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
3、小结:教育幼儿要爱护自己的嘴巴,嘴巴是我们人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它,如果把嘴巴伤害了,人就会很痛苦。
(1)、坏苹果、发霉的食品、脏的东西都不能吃,吃了就会生病,使人难受。
(2)、尖、利的东西不能放进嘴巴里,这样就会把嘴巴戳破的。
(3)、不能把手指放进嘴巴里,这样不卫生。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对中草药产生兴趣。
2、认识几种常见的中草药,知道它们可以治病。
3、知道中草药最早是人发现并使用的,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些常见的中草药实物,并知道其名称与作用。
2、课件(1):中草药的由来与采制。课件(2):可以用作中草药的各种动植物及矿物质等。课件(3):李时珍及《本草纲目》。
3、准备一些常见的中草药
活动流程:
一、导入部分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些中草药,这几天小朋友带来了这么多的中草药,你在哪儿找到这些中草药的呢?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中草药?引导幼儿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说一说,从而激发幼儿探究中草药的愿望。
二、展开部分
1、引导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中草药名称及作用
师:老师把大家收集到的中草药布置成了一个小小的药店。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来仔细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这些药材,看看你认识多少种呢?它们叫什么名字?都有什么作用?是植物类的还是动物类的呢?一会儿老师请你来介绍一下。(幼儿自由观看)
(1)提问个别幼儿,介绍自己认识的药材的名称及其功效。
(2)教师介绍名贵药材——灵芝
师:老师也认识一种药材,它是生长在山林中的一种植物,是一种非常名贵的药材,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它叫灵芝,可以治很多病,还可以增强抵抗力,延长寿命呢。据说千年灵芝还可以让快要死去的人活过来呢,神奇吧!
:原来,植物做成的药材是对我们的'身体健康的,有些还可以治病呢!
2、了解中药的由来与采制
师:小小的植物也能治病,是哪个国家的人这么聪明发现的呢?我们一下面的课件你就会找到答案的。播放课件(1)。
师:现在大家知道了吗?对!就是我们的祖先发现的,是我们人最早发现植物可以治病的,所以我们称这些药物为中药。你觉得我们祖先聪明吗?他们的确非常聪明,不仅发现了有些植物可以治病,而且还发现了许多动物和矿物质也可以做成药材用来治病呢!那么,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这些做成药材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
播放课件(2)
师:原来,大自然中到处都可以找到用来制成中药的动植物和矿物质呢,又方便又便宜,而且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离不开大自然,我们要保护好大自然。
3、介绍中药名医李时珍及其著作《本草纲目》播放课件(3)
师:在明朝,有个非常有名的大夫,叫李时珍,为了给老百姓寻找治病的药材,不怕苦,不怕累,带着徒弟走遍了千山万水,亲自尝尽各种奇花异草,最后终于编写了著名的医药用书《本草纲目》,这本书里面记载了一万多种中草药的作用,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珍贵产物。因为中药的副作用特别小,所以很多外国人十分佩服我们的中医药,也来学习我们用中药来给病人治病。李时珍爷爷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呀!
三、结束部分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中草药的知识,谁能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关于中草药的知识?个别幼儿发言,教师(如:灵芝是名贵药材,中草药是人发现的,李时珍是一位名医等等)。
四、拓展延伸:
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中药店,增加对中草药的亲身体验。没有条件参观中药店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区域,请幼儿进行中药店的游戏。
及反思:
科学研究应从幼儿身边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和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趣味和奥妙,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本次活动从幼儿熟悉的几种常见中草药入手,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参观实物、观看课件等多种形式,层层递进,让幼儿了解中草药的有关知识,从而达到活动目的。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及其主要特征。
2、学会运用"我喜欢……,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的句型。
3、喜欢吃各种水果,知道多吃水果好处多。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PPT(水果图片)、水果谜语、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展示水果与谜语,引出水果的主要特征
1、小朋友们,老师问你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
2、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水果,想请小朋友认认都是哪些水果?
2、小朋友们,现在王老师告诉你们:我喜欢一种水果,就在这图片上,但我不想告诉你们,我现在用猜谜的形式让你们猜,看看哪个小朋友猜的对,好不好?(竖起你们的小耳朵,挺好了哈)
兄弟几个真和气,天天并肩坐一起,少时喜欢穿绿衣,老来都穿黄衣裳。–香蕉
引导幼儿初步接触:我喜欢香蕉,弯弯的,它的颜色是黄色的,吃起来甜甜的。
二、提问小朋友问题
现在你们都知道老师喜欢的水果是香蕉,那我也想知道小朋友们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我?
引导幼儿学会运用"我喜欢………,他的颜色,形状,味道"这一句型
哇,小朋友们都很棒哦,来给自己放个大鞭炮,好不好!
其实,除了你们喜欢的这些水果啊,老师还准备了几种你们不常见的水果,你们想不想看啊?–出示PPT,教小朋友们了解其它水果名称
(猕猴桃、荔枝、榴莲、火龙果)
小朋友有认识这个的吗?来跟着老师读两遍
三、了解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
1、好了,图片看完了,你们了解了几种水果的主要特征,老师也知道你们喜欢吃水果,可是哪个小朋友可以告诉我她为什么喜欢吃水果呢?也就是吃水果有什么好处呢?老师及时给以肯定。
学生:(有营养,身体长得更健康)(水果味道可好了,甜甜的。吃水果解渴,苹果可以补充水分)
老师:其实,你们说的都对,但是除了小朋友说的这些,水果里面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有助于我们增强抵抗力,我们就会少生病,身体变得棒棒的,更健康了(小朋友们,你们懂了吗)
四、给水果填颜色
既然水果对我们这么重要,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多吃点水果呢
现在还有一个任务需要大家完成,我这里有一些水果,你们看与图片上的有什么不同啊?–水果没有颜色
你们看像不像没穿衣服啊,秋天来了,那它们是不是很冷啊,需要你们来帮它们涂色,穿上外套。
我现在给你们做个示范:看,我喜欢红色的苹果,我就给它涂红色,穿上红色的外套。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颜色的水果,你就帮它们涂什么颜色
好了,小朋友们都画好了,向后转,请把你们的水果举起来给后面的客人老师欣赏一下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 通过解决“谁先迎来黎明”这个问题,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由西向东的
● 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 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 了解世界时区图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
● 通过模拟实验法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 通过进行“相对运动”的实验描述,建构空间立体概念,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解释天体的运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培养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 建立空间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
●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教学难点】
● 地球自转方向的确定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太阳模型、自制卡片若干、转椅、答题卡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 直接导入
师: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那么早晨六点,当北京的孩子起床时,远在新疆乌鲁木齐的孩子们又在干什么呢?是在睡觉呢?还是在上学的路上?
(学生讨论、汇报)
师:那大家想不想知道乌鲁木齐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通过学习今天的内容,大家就能知道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大家有兴趣吗?那还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多媒体展示:谁先迎来黎明)
那么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呢?(学生猜测、教师追问)
二、 模拟实验
1 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看见太阳
师:既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不妨来做个实验。但是在进行实验之前我们先弄清楚这么几个问题:
(1) 白昼和黑夜的交替出现与什么因素有关?
(2) 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在地图上的位置
(3) 相对地球而言,太阳石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多媒体展示相应的实验要求,教师做相应的讲解)
(学生实验并汇报)
师:实验做完了,在实验过程中,谁先迎来黎明呢?还是你们在实验中遇到了什么麻烦?
(学生汇报,教师有针对性的做讲解或评价)
师: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呢?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小结)
【两个城市看到太阳的先后顺序与地球旋转的方向有关,由西向东转,北京先看到太阳;由东向西转,乌鲁木齐先看到太阳】
三、 确定地球自转的方向
师:地球的自转方向不同,人们看见太阳,迎来黎明的时间也就不相同,那么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怎样的呢?
(进行一系列的相对运动模拟实验)
师:通过刚刚两个小小的模拟实验,推向一下地球的运动状况。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小结)
【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既然大家知道了地球的自转方向,那你能告诉我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了吗?
【北京先迎来黎明】
四、 认识时区和时差
师:北京先看见太阳,我们要怎样知道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日出时间相差几个小时呢?北京和巴黎的日出时间又相差几小时呢?
(学生讨论并汇报)
【教师引出世界时区图并作简要介绍,然后针对上面的两个问题进行解答】
五、 知识巩固
通过上面的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地球及其运动特点。
(利用知识闯关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六、教师总结
科学教案 篇9
目标:
1.探索通过倾斜托盘让滚珠汽车动起来的方法。
2.感知托盘倾斜角度和方向与滚珠汽车行驶速度和路线之间的关系,提高手眼协调性。
准备:
1.将玻璃珠装入果冻壳中,将果冻壳倒扣在托盘上,在其两侧贴上小汽车造型的卡纸。
2.用即时贴在托盘上贴出行车路线,用拼插积木搭出滚珠汽车可以通过的“城门”,并固定在托盘上。
玩法说明:
幼儿双手握住托盘,倾斜托盘让滚珠汽车动起来,通过控制倾斜方向和角度使滚珠汽车沿路线标志行驶,并通过“城门”。
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思考怎么让小车动起来,观察幼儿不同的探索方法,用提问启发幼儿探索:如果不用手推,小车怎么才能动起来。
2.如果一直没有幼儿尝试倾斜托盘的方法,可引导幼儿关注玻璃珠的滚动,发现通过倾斜托盘可让玻璃珠滚动,从而带动小车移动。
3.引导幼儿关注托盘倾斜角度和方向与汽车行驶速度和路线之间的关系,尝试让小车沿路线标志行驶,并通过“城门”。
延伸活动:
1.用不同材料的球形物体(木珠、塑料珠等)制作的滚珠汽车,让幼儿进一步感知球形物体滚动的特点。
2.在一个托盘中投放两个滚珠玩具,设置警察抓小偷、猫捉老鼠等情节以增加游戏趣味陛,让幼儿通过倾斜托盘让两个滚珠玩具一起动起来。
科学教案 篇10
沙子的秘密
设计依据:
通过实验的形式让幼儿清楚的看到沙子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丰富感性经验,感知干沙与湿沙的不同。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发现问题,找出答案,运用比较法加深对沙的认识。观察现象会让幼儿觉得好奇、神秘,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幼儿能积极、愉快地掌握知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通过沙路与水泥路面的比较,幼儿能初步了解现象与事物的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师幼之间互相传授经验这两条途径,验证沙的特性,体验玩沙的乐趣。分组玩沙的环节,能让幼儿进行各种在沙中的操作活动,同时,在教师分组进行指导下,幼儿能更好的玩沙,并得到一定的玩沙经验。通过鼓励的形式,让幼儿想出多种除了教师提供的玩沙游戏。最后让幼儿自己来说一说玩后自己对沙的亲身感受。
活动目标:
1、感知沙子的不溶于水等的特性,说出干沙与湿沙的不同。
2、初步了解沙与建筑物的关系。
活动准备:
水、水桶,磨具、筛子、各种玩沙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用比较的方法来了解沙是不溶于水的一种自然物。
T:沙放在水里有什么变化呢?
(小朋友自己做实验,把水倒进桶里,用小棒搅拌并观察)
教师小结:沙不溶解于水。并联想不溶解于水的物体。
二、探索感知沙子的特性及干沙与湿沙的不同(重点)
1.教师和幼儿一起赤脚分别在干沙和湿沙上自由活动,做一做各种动作。
T:小朋友喜欢干沙还是湿沙?为什么?踩在沙上有什么感觉?
2.让幼儿两人一组用筛子筛沙子,边筛边观察。
T:筛子里的沙子哪去了?小石头会漏下去吗?沙子是什么样的?
1、 教师小结
T:沙子是由许多细小的颗粒组成的,沙能流动。
4.请幼儿用力踩踏刚翻的新沙。
T:发生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5、小结
T:通过我们的小脚用力踩在沙子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沙粒与沙粒之间有一定的空隙。
6、沙与水泥的结构不同,走在上面的感觉也不相同
T:那么用力踩水泥路面会陷进去吗?为什么在沙路上骑车费力,在水泥路上骑车省力?
7.谈话
T:小朋友喜欢怎样玩沙?请你来玩一玩!
(请给本幼儿进行玩耍)
8、教师小结
T:沙子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可以挖、装、筛,可与水混合玩等。
三、幼儿自由玩沙中的各种游戏,探索玩沙的技能,教师分组指导(难点)
1.用各种深浅不同的模子做蛋糕,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帮助幼儿掌握这样几方面的技能:沙的湿度,用手压沙的力量。
T:做蛋糕的这组小朋友要注意利用好磨具,蛋糕不碎最重要的还是压,要压的紧!
2.挖井、造房子等,丰富经验:
T:想做建筑师的小朋友在挖土时要细心、耐心,及时整修,沙土要压紧。
3.筛沙子
T:筛沙子组的小朋友要将沙放在手指、手心上抖动,观察手指、手心上会留下什么?沙还可以放在哪些部位抖动?
【【精品】科学教案合集10篇】相关文章:
【精品】科学教案模板5篇10-27
【精品】科学教案模板五篇10-23
科学教案合集6篇10-26
【精品】科学教案模板汇总9篇10-25
科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10-27
【精选】科学教案范文合集8篇10-25
【推荐】科学教案范文合集9篇10-22
【精华】科学教案4篇10-25
【热门】科学教案4篇10-24
【精选】科学教案汇总10篇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