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2-10-23 12:58:3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小班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小班教案集合7篇

小班教案 篇1

  一、教材简解:

  小班幼儿是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身边的事物越来越感兴趣,对自己的五官也很感兴趣并有所熟悉,但由于他们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在玩耍中就容易受到伤害,不知如何去保护好自己的五官。《六个好宝贝》这一主题就从各个领域的活动,帮助幼儿感受“六个好宝贝”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他们的作用及保护方法。《纲要》中指出:孩子要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指南》中也指出要提醒幼儿不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保持3米左右的距离。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以帮助幼儿了解有关眼睛的知识和保护视力的一些方法。

  二、目标预设:

  1.通过观察自己眼睛,了解眼睛的外观结构。

  2.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三、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眼睛的重要性,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难点:了解眼睛的外观结构,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

  四、活动准备:

  PPT课件,人手一面小镜子。

  五、设计理念:

  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也是非常容易生病,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而且现在的孩子年纪小小就戴眼镜,我们小班就有个小女孩在矫正近视,给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很有必要让他们了解有关眼睛的知识及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本次活动设计就是要让幼儿知道眼睛的重要性,知道怎样保护眼睛。

  六、设计思路:

  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来了解眼睛的构造,并通过相互观察发现同伴的眼睛和自己一样,在和老师一起观察了解眼睛的外观为接下来认识眼睛的结构做好铺垫作用,再让幼儿转转自己的眼球进一步了解眼睛的特殊构造。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很感兴趣能很直观积极参与活动。由观察开始,引导幼儿关注自身,这样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观察、交流、游戏的过程中,发现眼睛的结构。

  在第二个环节中,主要是通过提问互动讨论的方式来让幼儿知道了解眼睛的用处,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游戏闭上小眼睛,很直观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幼儿自己发现眼睛的主要作用。让幼儿切身的感受如果没有眼睛我们将什么都看不到,从而使幼儿知道小眼睛的重要性。

  第三个环节是让幼儿知道保护眼睛的方法,运用我自身近视戴眼镜来直观形象使幼儿了解到近视是多么的不方便,然后出示小朋友不爱护眼睛造成红眼、近视等后果,再经过经验的迁移,让幼儿知道眼睛的重要性以及自己该怎么样保护眼睛。

  七、教学过程:

  活动过程:

  一、观察自己的小眼睛。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镜子中自己的小眼睛。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长什么样吗?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吗?仔细的看看自己的眼睛是什么样的?再看看旁边的小朋友眼睛和你一样吗?

  小结:我们的眼睛圆又圆,上下都有弯弯的睫毛。

  2.师:我们的眼睛里还有一个小秘密,看谁能发现?请你们照镜子,仔细的看一看。

  小结:我们的眼睛里面还有一个圆圆的眼球,它还可以转来转去,我们一起来试一试,转一转你们的小眼球吧。

  二、了解眼睛的用处

  1.请幼儿相互讨论后回答:眼睛有什么用?能看见什么东西?

  师:孩子们闭好眼睛,不要睁开哦。闭好眼睛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看的见吗?为什么?

  现在,赶快睁开眼睛来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能看见了吗?

  小结:刚才我们眼睛一闭上,就看不见任何的东西,看出去都是黑黑的。可当我们的眼睛睁开,眼球一转,就能看清所有的东西,我们的眼睛用处可真大呀。

  三、知道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1.师:你们看,老师眼睛上戴了什么呀?我为什么要戴眼镜呀?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可不舒服乐,老师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哦。

  2.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小朋友做得对不对。

  (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师: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师: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结:我们在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看一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

  3.总结:眼睛的用处太大了,我们都要保护我们的眼睛哦。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了解各种小动物的走路特点,感受绘本的情趣。

  2、在绘本的情景中尝试有序的排列,积累相应的数经验。

  活动准备:

  绘本PPT、各种小动物立体教具。

  活动过程:

  一、欣赏绘本故事

  1、观看PPT《去羊村》,引起幼儿兴趣。

  师:老师要带你去个地方,想去吗?羊村有什么?去羊村有这样的小路,我们找一找。

  讨论:故事里有谁?

  二、小动物走路

  1、出示各种小动物立体教具,幼儿排列。

  师:看看什么东西是1个?

  2、出示绘本PPT。

 学学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师:猜猜他是谁?小乌龟是怎么来的?

  猜猜他是谁?大白鸭是怎么来的?

  观察小动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小乌龟想排第一,怎么排?两种排法。

  动手摆放小动物不同的出现顺序。

  来了几个朋友呢?第一个是小弟弟,最后是大鸵鸟。

  三、延伸:游戏

  老虎来了小动物还会怎样排队?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物体下落的不同现象。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初步形象表现能力。

  3、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体验物体下落的美。

  活动准备:小树叶、纸片、纸条、沙包、手绢、积木、小皮球若干、记录纸、笔

  活动流程:

  一、小树叶落下来

  师:歌曲“小树叶“引起幼儿对树叶飘落的兴趣,幼儿将树叶从高举的手中飘落下来,自由观察树叶落下来的过程,问:“树叶落下来像什么?”“像在舞蹈”像蝴蝶飞……“还有的转呀转呀飘下来”

  二、自由探索大胆尝试

  师:引导幼儿寻找发现其他物品,(沙包、纸片、积木、小皮球等)进行落下来的尝试,老师重视幼儿的发现。

  1、第一次尝试:请幼儿将手中物品轻轻抛到空中,看它们会怎样?(会落下来)

  2、第二次尝试:小朋友互换物品再次尝试,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落下来样子不一样)

  3、第三次尝试:请幼儿自由操作比较各种物品下落时的现象是不同的。

  三、大胆讲述发现的秘密

  请幼儿说说自己发现的秘密,并演示一遍看。有的直直地掉下来,有的慢慢地飘下来,有的边转边落下来,有的落到地上会滚动或跳起来。

  四、形象表征分类记录老师讲述:这些物品在地球吸引力作用下都会落下来,掉到地上,但落下来的样子确实不一样的。

  五、活动延伸

  幼儿在活动区继续探索游戏。

  课后:

  这节课幼儿对树叶产生了探索的欲望,老师发现并引导,设计了“落下来”的游戏课程。幼儿回答的积极性很高,这节课上得很好,幼儿很喜欢。

  活动反思:

  小树叶一开始飘呀飘呀落下来,就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在活动中感受到了树叶下落的过程,并生成课题--落下来。这符合幼儿创新的特点,老师帮助儿进行记录和形象表征,形成初步的形象表征能力。"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重点:

  学习将喜欢的贴纸在准备好的塑料袋“背心”上并用水彩笔画出简单的图案。

  活动难点:

  学习将喜欢的贴纸在准备好的塑料袋“背心”上并用水彩笔画出简单的图案。

  活动准备:

  阅读区:观察人们穿着图片。手工区:在简单的图案上添画。表演区:投放设计好的衣服给娃娃表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觉得你身上的衣服漂亮吗?(漂亮)小朋友都觉得我们穿的衣服都很漂亮,那你们知道这么漂亮的衣服是谁设计出来的吗?(阿姨、叔叔)

  这些帮我们设计衣服的叔叔、阿姨我们把他们叫做:设计师。设计师能设计出各种不同颜色和图案的衣服,你们想来看看吗?(想)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设计师们设计的漂亮的衣服吧!(教师播放各种不通款式的'衣服,让幼儿欣赏)

  2、原来我们的设计师都很棒!能设计出各种不同的衣服,可漂亮啦!那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一名设计师呢?(想)那你们想设计什么样子的衣服?(引导幼儿说)

  刚才小朋友都说的很好,今天老师就让小朋友们自己动手来制作,看看谁是最棒的设计师。

  二、介绍区域。

  手工区:投放各种各样的图案,让孩子们在简单的图案上添画。

  表演区:投放设计好的衣服给娃娃表演。

  图书角:在图书角的小朋友可以一起去观察人们穿着图片,看看都有哪些漂亮的衣服。

  三、请幼儿选择区域活动。

  1、现在小朋友可以拿好进区卡,去自己喜欢的区域里和各种各样的车子做好朋友了

  教师:请第一组的小朋友们选择区角。

  教师到各个区域里进行相应的指导。

  2、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四、收拾材料,结束游戏。

  小结小朋友进区观看的情况,表扬有序进区的幼儿,对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儿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够的地方。

  效果分析:

小班教案 篇5

  【环境创设】

  创设安全、温馨、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尽快与老师建立依恋关系。教师可经常抱抱幼儿,与他们交谈,参与他们的活动,等等。

  经常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作为一日活动的背景音乐,死幼儿拥有愉快的心情。

  室内装饰色彩鲜明、形象可爱。多放置一些松软的布制品,营造家庭般的氛围。

  在主墙面上布置一副幼儿园的背景图,张贴每个幼儿的照片,题为“我爱你,幼儿园”以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归属感。

  在墙面上设置“我与好朋友手拉手”展板。每个幼儿的照片旁都贴有一长条皱纸,幼儿可根据意愿与自己的好朋友连“线”粘贴。

  在园内主要环境处贴上特征明显的标志,以便于幼儿认识幼儿园的环境。

  每个活动区域都有足够的材料能让几个幼儿同时活动,帮助幼儿熟悉每个区域的名称、标记及内容。

  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与家中相同的枕头,(最好有一些寄托美好住院的图案)以有利于幼儿安然入睡。

  【家园共育】

  1、入园初期,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使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

  2、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使其逐步养成按时起床去幼儿园的习惯,不要迟到。

  3、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名,鼓励孩子用语言告诉自己的需要,如喝水、入厕等。

  4、培养孩子饭前、吃东西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养成坐姿端正、正确使用餐具、细嚼慢咽的进餐习惯,以及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

  5、家长与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即使交流孩子的健康状况,睡眠时间、饮食状况等。

  6、在家让孩子尝试自己穿衣、穿鞋、整理玩具、逐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7、多与孩子交谈有关幼儿园的事情,关注孩子的情绪情感。

  8、关心孩子结交新朋友的情况。

  【主要活动】

  1、魔术师来了

  2、扭扭虫的舞蹈

  2、幼儿园也是我的家

  4、我带宝贝上幼儿园

  5、阿文的小毯子

  6、走一走,瞧一瞧

  7、拍个好笑的你

  8、我会唱的歌

  9、早晨多美好

  10、早上好

  11、丁丁的一天

  12、哈罗,我的朋友

  13、一对好朋友

  14、鱼儿好朋友

  15、橡皮膏小熊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来源:

  幼儿园新建了沙池,我带领小朋友到沙池去玩,小朋友们玩得都很开心。忽然,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悄悄地到一边的水池去玩。有的拿小碗当做小船,在水面上划来划去,有的小朋友拿水泼在自己的手臂上,说“好凉快”,还有的小朋友拿矿泉水瓶子装满水,倒来倒去。看到孩子们那么喜欢水,加上天气渐渐的热了,我们决定开展新的主题活动“我们的朋友——水”。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水的基本特征,知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离不开水。

  2,激发幼儿乐于亲近水,接触水,热爱干净水环境的美好愿望。并能关注周围的水环境。

  3,鼓励幼儿发动身边的人一起积极参加各项水的游戏和试验。

  家长参与:

  1,在生活中寻找节约用水的方法,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2,和孩子一起做有关水的小试验和小游戏,发展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

  活动方案:

  活动一 儿歌《水》

  目的:

  1,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知道地球上有各种各样的水。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准备:根据儿歌内容准备相关的图片

  过程:

  1,完整的欣赏儿歌《水》

  小小的水是泪水,大大的水是海水,

  跳舞的水是喷泉,健康的水是汗水,

  浑浑的水是泥水,静静的水是湖水,

  甜甜的水西瓜水,喷涌的水自来水。

  观察图片并讨论,图片上有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

  2,看图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学习儿歌。

  3,学习编儿歌,并引发幼儿思考,你还看到什么样的水?他们是什么水?

  4,小结,结束。

  活动记录:幼儿很喜欢这首关于水的儿歌,并大声的念儿歌。在创编儿歌的过程中,还启发幼儿仿编内容组合成一首新儿歌。例如:“甜甜的水是苹果水,苦苦的水是药水,香香的水是香水,我擦的水是宝宝金水,晚上我喝的是牛奶水,最怕医生吊盐水。”

  活动二 生活游戏:喝水

  目标:

  1 让幼儿了解不喝水的危害。

  2 引导幼儿知道排队接水,不拥挤。

  准备:水杯人手一个、饮用水、画有裂嘴唇的图片。

  过程:

  1 集体饮水前,教师出示画裂口嘴唇的图片,并讲故事《小嘴唇裂口了》。讨论:口渴了怎么办?要怎样接水?一次要喝多少水才够?

  2 老师和个别幼儿表演排队接水,引导幼儿分组喝水时不拥挤。接完水后,双手拿水杯回座位,防止水洒到地上。

  3 幼儿分组接水饮。

  4 为幼儿制作喝水记录表,提醒幼儿喝水之后在记录表里做个记号。鼓励幼儿多喝水。

  活动三:科学活动——水娃娃的魔术

  活动目标:

  1、 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初步感知:糖、奶粉、果珍粉能溶化在水里,感受水的“变化”现象。

  2、 能将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大胆地表述出来。

  3、 愿意参与实验活动,对科学实验有兴趣。

  准备:

  1、 一杯糖水,标记指示图,磁铁板一块

  2、 装有温开水的饮水桶 奶粉、果珍、白糖若干盘,小勺、水杯人手一个,盖布四块。

  过程:

  一、 观察活动,引入课题。教师出示一杯白糖水,让幼儿猜猜是什么水?请个别幼儿品尝,说说是什么味道的。提问:水为什么会是甜的?

  二、实验活动:水娃娃的魔术。观察桌上的材料,说说都有些什么?

  —-提出操作要求:

  1、只能选择一种饮料粉进行冲调。

  2、先在小杯子里放入饮料粉,再到饮水桶里接温水,不能接的太满。

  3、使用过的物品要放回原处。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

  ——比较、探讨“饮料粉”到哪儿去了。(帮助幼儿理解“溶化”,并引导幼儿发现:怎样才能使饮料粉溶化的方法。)

  三、品尝活动。引导幼儿说说调配好的水是什么味道的,里面放入了什么饮料粉制成的。

  四、再次冲调饮料。教师提出要求:1、选择另一种材料进行冲调。

  2、鼓励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冲调。

  3,协助幼儿进行操作。

  五、延伸活动。讨论:你还喝过哪些味道的水?水除了能使糖、奶粉、果珍粉溶化,还能使什么溶化?

  活动四:好玩的冰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冰的特性,体验冰块给人带来的清凉感受。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冰受热后会融化的特点。

  3、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幼儿在家里亲自制作的冰块若干,温水每组各一杯

  活动过程:

  一、 引导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出玩冰块的感受。幼儿自由玩冰块,并说说“玩了冰块后手里感觉怎么样?”小结:冰握在手里的感觉是又冷又滑。

  二、 你在什么时候见过冰?

  三、 冰是怎样做成的?(小朋友把水装在杯子里,把杯子放在冰箱里,杯子里的水就变成了冰块。)

  四、 做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

  五、 教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实验。

  1, 摸摸水,又摸摸冰块,说说不同的感受。

  2, 将冰放在水里,引导幼儿观察冰块变化。(丰富词汇:融化)

  3,观察讨论:冰在水里怎么样了?等大家从户外玩回来,冰块呢?教师小结:冰块遇到热就会融化了。

  活动五 亲子活动沉与浮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和试验,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鼓励幼儿用标记把自己观察到的试验结果记录下来。

  3,引导家长和幼儿在家用水来开展小试验。

  活动准备:塑料瓶子 泡沫塑料 报纸 剪刀 树叶 金属小碗 石头 记录纸

  活动过程:(略)

  活动记录附后

  活动六 小试验小鱼要喝干净的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干净的水是大家都需要的。

  2,培养幼儿初步的关注周围水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小鱼缸两个 小鱼若干条

  活动过程:

  一, 给小鱼找个家。老师出示小鱼:“我们班上新来了几个朋友,它们是谁呀?你们欢迎它们吗?大家给小鱼安个家好不好?”

  二, 教师拿出两个鱼缸,一个装是干净的井水,一个装脏的泥水。讨论:“小鱼会喜欢哪个家呢?”

  三, 将小鱼分别放入不同的鱼缸,让幼儿观察小鱼的反应。(为了照顾幼儿的感受,注意不要让小鱼死掉)提问:在干净水里的小鱼怎么了?在脏水里的小鱼呢?它们谁舒服呢?为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水呢?为什么?

  四, 总结:大家都喜欢干净的水,不管是小鱼还是小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水源,不要把大家用的水弄脏。

  活动延伸;将小鱼放在自然角里,让小朋友去照顾它,体验照顾小动物的乐趣。

  活动七 关注剑江河

  讨论:我们为什么要把水龙头关紧?如果看到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我们应该怎么办?

  活动八 故事《小水滴的旅行》

  活动目的:

  1,通过童话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2,鼓励幼儿尝试练习看图讲述故事的内容。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小水滴的旅行》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给幼儿讲述故事《小水滴的旅行》。

  二,欣赏图片,小水滴从哪里来》它路过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小水滴旅行时的感受如何?最后它是用什么方法回到小溪的怀抱的?

  三, 引导幼儿用自己看图编讲故事。

  四, 连线操作,用箭头表示小水滴旅行中经历几种形态的变化过程。

  活动延伸,将图片贴在语言区里,供幼儿练习看图讲述用。

  活动九 小试验:小水滴不见了?

  活动目的:

  1,通过试验,让幼儿观察水会蒸发的现象。学习词汇“蒸发”

  2,结合故事《小水滴的旅行》,让幼儿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活动准备:做有标记的玻璃杯子 湿衣服 纸

  活动过程:

  一 ,教师将装有水的水壶放在电磁炉上烧开,让幼儿观察水壶口冒出的水蒸气,过了一会,让幼儿观察,水壶里的水变了没有?为什么会变少?水壶里的水到那里去了?

  观察挂在室外的湿毛巾,经过一个晚上,为什么会干了?毛巾里的水呢?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会蒸发的现象,并学习词汇“蒸发”。

  结合故事《小水滴的旅行》,让幼儿了解水的循环过程。知道水会蒸发到空中,变成云,云里的小水滴越来越多,就会下雨。地面上的水经过太阳晒干,又蒸发到空中,水就是这样不断的循环的。

  活动十 参观水厂

  活动来源:一天,我在给小朋友们做“水蒸气”的试验,孩子们看到水通过加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玻璃又凝结成小水滴,都很好奇。后来,我问孩子:“我们用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好多孩子都回答“是从天上来的”。我认为孩子们没有错,但是我希望他们能够了解我们用的水是从水库和水厂生产出来的,于是,我们就开展了“参观水库和水厂”的活动。由于孩子们太小,到水库去有一定的危险性,于是,我们决定邀请家长和我们一起参加活动,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一同接受有关水的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活动,让孩子了解生活用水的来源,初步了解水库的重要性,建立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提醒幼儿和家长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自觉参加到节水行动中去。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与水库和水厂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取得工作人员的配合。

  2,与家委会的家长商量,讨论活动的内容,形式及注意事项。

  3,向家长说明活动的目的和具体时间,鼓励家长带孩子参加。

  活动过程:

  一, 家长带着孩子于周六上午在幼儿园操场集合。。

  教师向家长说明车辆的安排和活动中的注意事项。

  二, 大家乘车到茶园水库

  1, 观看茶园水库的简介,并请水库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要注意的问题。

  2, 参观水库的全貌后讨论:

  水库为什么叫茶园水库?

  水库有什么作用?

  水库的水都流到哪里去了?

  人们可以在水库里游泳吗?为什么?

  3, 幼儿和家长照相留念。

  三, 参观水厂。

  1, 水厂的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参观时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2, 大家参观水的处理过程

  首先看到水的消毒池,然后是沉淀池,最后流到过滤池。

  工作人员操作过滤网,请大家观看水从沙网过滤后变得清亮的过程。

  最后,大家拿水库的水和水厂的水做比较,发现经过加工的水变得干净了很多。

  3, 大家自由参观,拍照。

  4, 讨论:

  水厂的水是怎么变得清亮的?

  如果没有水,我们会怎么样?

  你有什么节约用水的好方法?

  5, 布置作业

  请小朋友把今天看到的水库和水厂画下来,让爸爸和妈妈帮你们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作为我们的“环保日记”。

  活动十一 绘画我看到的水厂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将自己参观到的景象画下来。

  2,鼓励幼儿能大胆讲述自己的画。

  活动准备:绘画纸 蜡笔 参观活动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我们到水厂和水库去参观,你们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引导幼儿描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二,鼓励幼儿将自己看到的景象画下来。教师对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帮助,绘画活动中提醒幼儿要坐端正的画,不能趴在桌子上画。

  四, 幼儿绘画结束后,教师将幼儿对自己作品的描述记录下来。并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分享。

  活动用水调查

  目的:

  1,用水调查,引起家庭对水的关注。

  2,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家庭用水调查表(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对家庭用水的情况进行调查,将家庭中用水的情况记录下来。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你的家庭里哪些行为是节约用水的?那些行为是浪费水的?

  三,鼓励幼儿争当环保小卫士,将自己的节水行动运用到实际中去。

  活动延伸:在各班盥洗室里贴上节水标志,提醒幼儿注意节约用水。

  活动认识节水标志

  活动过程:

  1,出示节水标志,说说在标志上看到了什么?

  标志上方的弧线代表着自来水管和水龙头,从水龙头滴下一滴水,被一只伸出的手掌小心地接住。标记巧妙的利用“接”和“节”的谐音,形象而生动地将“节水”之意寓于其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2,鼓励幼儿将节水标志画下来,并向大家宣传节水的必要。

  活动谈话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爱水的情感和节水意识。

  通过幼儿的自身感受,让幼儿知道水和我们的密切关系,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活动准备:活动前关上水阀 收藏水桶 准备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活动后回到教室,幼儿出汗、口渴、手脏了,问:现在你们最想干什么?

  2,小朋友到盥洗室洗手,发现水管里没有水,口渴了,水桶里没有水。入厕后没有水冲洗,味道很臭。

  引导幼儿感受没有水带来的不方便。

  3,引导幼儿观看沙漠缺水、池塘干涸、土地干裂、植物枯萎等照片,感受缺水带来的干旱景象。

  4,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喝水、盥洗、洗衣、做饭,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水。如果有一天,家里、幼儿园以及所有的地方都没有水,会怎么样?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能知道在哪些情况下要使用“请,谢谢,对不起”,奠定团体中互动的基本礼节,体会更丰富的感情分化,建立积极和谐的个性。

  活动准备:

  图片,分组

  活动过程:

  1、引导者先和幼儿讨论在生活中许多的礼节,如早上到幼儿园问候老师,与幼儿打招呼,道早安,拿东西时用双手接,并会说谢谢,不小心撞到别人时要说对不起,拿东西给别人时,要说请,放学回家时会和老师、幼儿道别说再见等。

  2、接下来,引导者可以发问,让幼儿来回答,如踩到别人时要说什么,幼儿就回答“对不起”,以此方式来练习生活中常用的礼节及礼貌用语,同时在这一周内提醒幼儿要注意礼貌

  注意事项:

  除了课程上的教学外,引导者应和幼儿将这些礼节融入日常生活中。

  失败的处理:

  幼儿最记得或常用的词汇可能较少的原因是因为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要用什么礼貌用语,因此讨论时知道,实际上不会使用,因此需加强日常生活练习。

  活动结束:

  小朋友互一起回教室。

【【精华】小班教案集合7篇】相关文章:

【精华】小班体育教案模板集合7篇10-20

【精华】小班教案模板集锦6篇10-21

精选小班教案集合7篇10-20

【精华】小班安全教案锦集8篇10-21

【热门】小班教案集合六篇10-22

精选小班体育教案模板集合六篇10-21

【精品】小班教案模板集合5篇10-20

【推荐】小班教案集合8篇10-20

精选小班美术教案模板集合5篇10-19

精选小班体育教案模板集合6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