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礼物送给好妈妈》

时间:2022-08-12 21:15:4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班教案《礼物送给好妈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礼物送给好妈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班教案《礼物送给好妈妈》

中班教案《礼物送给好妈妈》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点子记录的方法统计送各种礼物的人数。

  2、能讲述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礼物图片、统计表每组一张,大统计表一张、铅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我给妈妈送礼物。

  1、教师:小朋友,平时妈妈照顾我们非常辛苦,你们想不想送一份礼物给妈妈呢?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礼物,我们来看看都有些什么礼物?请幼儿看看礼物,一共有几种礼物?(8种)8种礼物,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出示数字8)

  2、那谁来说说,你想送给妈妈什么礼物?

  3、幼儿挑选一样自己最想送给妈妈的礼物。

  二、计礼物数量。

  1、你选了什么礼物送给妈妈?

  2、我们每个小朋友送的礼物都不一样,有什么好办法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全班送围巾的有几个人,送项链的有几个人呢?幼儿说一说。

  3、出示统计表

  (1)师:老师请来了一张统计表帮忙。小朋友,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统计表上面都有些什么呢?

  (2)幼儿认识统计表:上面一排是礼物,统计人数,中间的这一段格子是让你把礼物贴到礼物标记的下面。比如:你们组有一位小朋友选了包包送给妈妈,就把礼物贴在包包的标记下面的格子里。另一位小朋友选了项链,那他应该把礼物贴在哪里呢?(项链下面的格子里)等你们组所有小朋友的.礼物都贴好之后,选一位小朋友用点子记录送各种礼物的人数。记录在下面一排的格子里。

  4、幼儿统计,教师指导

  5、展示小组统计表,教师再统计。

  (1)看看,第一组小朋友的统计表,送妈妈围巾的有几个人呢?送项链的有几个?

  第二组小朋友来说说看,你们组的统计结果。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第三组小朋友的统计结果。

  (2)除了看礼物,还有什么办法知道第四组有几个人送了围巾,有几个人送了项链呢?(教师将礼物部分用白纸遮掉,引导幼儿看点子)

  (3)我们全班送妈妈围巾的一共有几个人呢?我这里有一张大的统计表,我们一起把每组统计的结果都汇总到这张大的统计表上吧。

  请个别小朋友说说全班送花朵的有几个人。记录在哪里?试试看。点子汇总好了之后,教师用数字统计。

  (4)比较一下,送哪种礼物的人数最多,送哪种礼物的人数最少?

  三、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统计表记录了送每种礼物的人数,有了统计表,让我们一看就知道我们班里有几个人选了围巾,几个人选了项链,有了统计表可真方便!

中班教案《礼物送给好妈妈》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意义,用勾画的方式表现礼物的外型。

  2、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礼物卡片,统计表。数字1——7

  活动过程:

  我给妈妈送礼物 ——将礼物事先放在教室的周围桌子上 ——展示7种礼物卡,幼儿说出礼物卡上的内容,数数一共有几种礼物。 ——猜猜妈妈会喜欢那种礼物,并选择一种最想送给妈妈的礼物 统计礼物的数量 ——手那相同礼物统计表的幼儿围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 ——教师出示统计表,请每组派一名幼儿早统计表上画上相应数量的`符号 ——数一数那组人数最多,那组人数最少,请个别幼儿分别用相应的数字表示我把礼物包起来 ——选择一件礼物,教师示范包礼物,即用彩笔根据礼物的外形勾画轮廓 ——幼儿选择一张礼物卡包装礼物,边包装边说“妈妈我爱你”,最后说 说一共包了几层。

  课后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课,没有纯粹的数学内容,每个课题都以一定的情景、游戏或故事等出现。

  比如:《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的主体内容是让中班孩子感知数字7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但是,却以《礼物送给好妈妈》作为课题。为什么呢?原因很多。

  首先,跟主题有关系,因为主题是“我有多爱你”。

  其次,让数学学习生活化,将数学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让孩子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再则,让孩子的学习带着某种情感因素,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让孩子学得忘我。那么,在《礼物送给好妈妈》课堂上,孩子的学习是否达到预设的效果呢?

  《礼物送给好妈妈》中的妈妈是幼儿最亲近的人,送妈妈礼物也是孩子热衷于做的事,这些都没有问题。那就要看老师具体创设的情景是否引起孩子的强烈反应。老师在具体设计情节、导语、过渡语的时候是否让孩子觉得真实?是否让孩子感兴趣去做这件事?是否让孩子觉得做这件事非常有意义?从而使孩子在课堂中始终带着一个目的、任务,有意识、饶有兴致地在做某件事?老师创设的情景只有让孩子深切感受到与自己的关系,觉得有意义,才会有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