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8 09:55:3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育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这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那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齐细细地品读。

  一、教师要做自我的主人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就应有自我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务必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我的主人绝不仅仅限于做自我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我,对自我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我主人却不认识自我的个性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就应明白自我的优缺点。二是要自我选取,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我选取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并且要尽自我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我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能够这样教也能够那样教,教出你“自我”来。四是自我评价自我,自我教的好不好自我要总结,仅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二、教师要继续学习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务必有一桶水,可按此刻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提高,便觉得自我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

  迫切性。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我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务必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爱惜自我的每一根羽毛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觉得有些荒诞,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并且此刻基本招工单位不是一律看简历、荣誉吗。但读完这一段话,静心细想,确实如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样能凭几节作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篇数来断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个“口碑”很好的教师,郑校长说的第一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就应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我的每一根羽毛”,让自我活得美丽而开心。

  四、“欣赏缺憾”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完美,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潜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潜力,这种潜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完美的。能够这么说: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

  五、永不放下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教师:“那些个性的孩子正是透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盼,他们或许很有期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下,绝不放下。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下。”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并且在幼儿园不用成绩去评价孩子的优劣,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期望。对于这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就应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个性的爱给个性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六、“学会倾听不容易”

  “倾听”与“听”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听是入耳,一种生理游戏,但不必须入心,别人说话你听到了,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而倾听呢,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倾听不仅仅是一种交往艺术,更是一种美德。教师当然需要倾听,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期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务必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自我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倾听又会让你交到知心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所以,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透过它会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也会让你得到许多东西。

  以上是我读了本书后的点滴想法,读着著作中的每个建议 ,就像登上了每一个台阶,我就感到了我们职业的光明,对自我的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会所以更从容的走好自我的未来之路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载体,面临的形式却不容乐观。在全社会都提倡“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今天,音乐教育仍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可以说,音乐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受教学设备、师资等实际情况的影响,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学设备和设施还达不到要求。近期,教育部门对某省中小学音乐教学情况进行了系统的抽查,主要就三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一是音乐教学设备和设施是否齐备;二是师资配备是否到位;三是能否按照《音乐教学大纲》的要求保质保量地开齐开足音乐课。结果显示,在被走访的85所学校中,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设备欠缺,尤其像专用的音乐教室、音乐教学配套挂图、教材配套录音带和教学用键盘乐器等,没有一所学校能完全达到国家《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甚至有些地方还存在很大差距。

  其二,师资配备情况参差不齐。首先,乡镇学校音乐教师比较缺乏,城市学校音乐教师又过分集中,许多音乐教师即使分配到乡镇学校,也会千方百计调到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这不利于城乡音乐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次,许多乡镇中学几乎就没有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师,而兼职音乐教师不具备音乐教师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能胜任音乐教学工作,并且许多学校是班主任教师兼代音乐课,或者是爱好音乐的老师承担音乐教学任务,音乐教学时间、质量能否保证不得而知。

  其三,课程建设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面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课堂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仍然沿用以前的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广度,轻深度;重传统,轻创新。同时,许多学校尤其是乡镇学校对音乐课程的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反映在工作中,就是对学校的音乐课教学不闻不问,认为可有可无,甚至认为音体美等课程的开设挤占了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这种为了提高升学率,忽视音乐教学的现象大量存在,从而,音乐教学也就走了过场。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其一,音乐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把封闭型的音乐教育改造成为开放型的音乐教育,要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用音乐吸引学生这种最自然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殿堂。在学习音乐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学习的特点,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应该摈弃那种传承式的学习方法,利用构建式的学习模式,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的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音乐教育的发展同样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其二,音乐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这就是说,音乐教育一方面要立足于现实,以我国音乐教育的需要和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努力探索音乐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新途径。另一方面又要以可预见的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条件为着眼点,更新教育观念。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一是需要得到全社会更大的支持与教育部门更多的投入;二是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应从自身做起,努力转变教育思想,更加充分地认识到音乐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格健全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3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思品课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教学中必须抓好三个落实:

  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抓落实

  凡教有关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课文,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开始阶段,就注意安排调动学生主动性的环节。如开展先导性的课前活动或预习性的阅读和议论,促使学生接受课堂教育与训练都能出自内心的需求,表现出“我要学”的心态。具体做法有(1)要先让学生对名人事迹有所接触和了解,引起议论和赞扬,初步产生敬慕之情。这样,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学习名人事迹的意义所在,从而激发出学习的主动精神。(2)要先有意识地提示学生寻找自己或身边的人和事中可与课文内容联系的联系点,引导学生做好联系实际的准备。这样,行为习惯表现好的学生就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表现不够好的学生也能由此而理解到上思品课对纠正自己缺点的好处,变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

  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要抓落实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应同培养学生的自觉性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明确其中的意义和好处所在;另一面让学生在知理明理的基础上,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到在接受养成教育和决择自己行为习惯时,都能达到自觉的程度。

  三、激励学生的自律性要抓落实

  养成教育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经常激励学生的自律性,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认识并理会到榜样的崇高精神和品格所在,激发学生自律的动机,再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出行为上的闪光点,最后勉励学生学习榜样,经常进行自律。经教育和自省自律而有了进步的学生,让他们敢于自律并克服缺点的勇气得到鼓励,使他们感到自律的好处,感到有信心养成乐于自律的品格。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4

  踏上讲台,面对一群似懂非懂的少年儿童,我深深的意识到肩头的责任重大,不但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该把安全教育摆在首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无论什么时候,做了班主任,就得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强调安全的重要性,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班主任对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渗透。

  一、勿忘教育小学生遵守交通安全

  谁也不愿接受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尤其是发生在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但事与愿违,不幸的遭遇总牵扯动父母的心,让泪水奔涌,心也彷徨。假如不在公路上追跑打闹,假如不乱穿宽阔马路,假如不耍“高超”的骑车杂技……也许惨不忍睹的这些就不会发生。

  很多时候,只要班主任细心叮咛过,学生可能会把你的谆谆教导铭记在心,会主动把它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结果自然会降低小学生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有机会的话,班主任应利用班队课开展“交通安全在我心”、“不该发生的故事”、“交通知识讲座”……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更能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行为。

  二、勿忘教育小学生注重身心健康

  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她)们为什么如此信赖班主任?为什么喜欢依赖班主任?当我请他(她)用“亲切”说句子,一位学生动情地说道:“每当我想起班主任老师,就像想起了最亲爱的妈妈。”这样感人的语言自然地从学生的心底深处流露,,怎能不令我铭记。

  此刻,我对刚才所有的扪心自问才真正恍然大悟,还有什么多彩的词汇可以抵得上这份真这份诚呢。是呀,每当学生起矛盾时,离不开班主任“打架斗殴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的谆谆教导;每当班里出现传染性的水赤痘时,离不开班主任焦急关切的.悉心照料;每当学生突然高烧、呕吐时,离不开班主任体贴关怀的身影……

  一次次的温暖传递,赢得了家长的信任,更赢得了学生的欢迎。班主任是无私的,我们要坚持去爱,爱学生的“身”,更爱学生的“心”。

  三、班主任勿忘教育小学生预防突发事故

  当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学生离开了老师力所能及的视域,那高低的大理石楼梯,光滑的地砖,宽阔的跑道就成了他(她)们自由的“乐土”,也成了偶发事件的“温室”。当放学的大门敞开,所有的不可能接踵不断地“演示”:疯狗咬伤感染狂犬病毒,溺水失控导致死亡,好奇贪玩而触电身亡,玩火不慎造成财产损失……

  班主任应该提前进行有关教育,与家长取得实质性合作,为学生确立相应规定,让学生自觉养成不动电源插头,不玩电器,不玩火,不拿尖利用具,不逗猫狗,不独自去水塘、河边、井边, 讲究个人卫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此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是一杠秤,只要我们付出了心血,面对的将是无可估量的辉煌和收获。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5

  刚跟《山中访友》过完招,接着便是更难上的《山雨》,这是散文家赵丽红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仔细阅读了课文,我发现这篇课文的特色之一便是大量的使用破折号和省略号,大约有六处之多。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虽然常讲,但没有整理过,而且给我的感觉是边讲边忘,学生并没有掌握。

  上这一课,我索性将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揣摩用法。用法出自《小学语文教师实用辞典》

  省略号:

  1、引文省略;

  2、列举省略;

  3、话没有说完或语意未尽;

  4、语意含蓄让读者想象;

  5、表示声音的'断续或延长。

  破折号:表示语意的注释、转换、跃进、或语言的中断声音的延长。

  大多数学生能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给标点符号选择正确的义项,但这一处略有争议: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

  沙啦啦……沙啦啦……

  这里的破折号的用法众说纷纭,我以为是跃进,但未敢贸然定论。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觉得在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的基础上,重点处理以下三个句子就可以了:

  1、象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的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2、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3、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

  这三句话,勾勒出雨来的神奇,雨中的音韵美和色彩美,雨后清新的绿色,以及我对山雨的喜爱,大自然的赞美。且这三句话集中体现了课文的表达情感的手法:比喻,拟人,想象。抓住重点,问题便迎刃而解。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6

  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插嘴”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解、引导或统一要求时,学生突然给你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当同学在提出一个问题或解决一个问题时,有的学生会无意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两种现象给我带来许多担心、许多困惑、许多欣喜。

  其原因我认为:过去传统教学的“问答式”、“说听式”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 “学生插嘴”的现象。然而,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在这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是合情合理的、无可非议的,它不是“乱”、而是“活”,它是新课程条件下的教学景观。同时它又是学生张扬个性的最佳途径。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要求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智慧与才华。 “学生插嘴”是学生自我实现个性张扬的最佳途径,因为学生是在一种没有约束、没有负担的教学情景中产生的“插嘴”,这种个性的张扬是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它是学生的直觉、顿悟和灵感而迸发出来的创新性思维。教师展示才华的真实平台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教师的成长,使课堂成为教师展示教学才华的平台。“学生插嘴”现象的产生将考验教师的教学理念、调控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当学生的“插嘴”不尽人意时,你怎样让学生愉悦地坐下来;当学生的“插嘴”富有挑战时,你如何盘活、如何进行教学的“二度设计”,让学生的"插嘴"成为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探索知识发现新规律的起点

  主要对策:我觉得等待非常重要,教师要会做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来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来判断,这是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急于告诉学生,面对学生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能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另外《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情感与态度”中强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思想品德》课的信心。面对学生的“插嘴”,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这是因为:喝彩,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产生积极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7

  小学法制教育教学反思1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做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贯彻“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重要思想,认真实施《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切实把青少年法制教育摆上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法律宣传教育,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反思如下:

  一、数学题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在编题时,结合时事,结合法制教育,把有关法制方面的资料编入题目中,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接受法制教育。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跟学生说明:国旗是祖国的象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尊重和爱护它,不能随便制作国旗。对学生进行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有关规定。

  二、数学实践践行法制教育

  任何教育活动只有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效果才会变得显着。因此,在数学实践活动中适时融人法制教育效果是很好的,这样法制渗透不局限在课堂,而是课内外结合,学玩结合。

  加强小学生普法教育,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重于泰山,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需要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

  总之,我觉得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孩子们还是对法制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

  小学法制教育教学反思2

  在现实生活中,天灾和意外伤害往往难以避免,但是如果我们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加强对学生的防灾避险教育,当灾害来临时,是可以把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的。学生无论是上学、放学、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随时随地都存在安全问题。在教育地位如此突出的今天,严峻的现实警示我们,除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健康而安全的成长环境,我们还要培养孩子们自卫、自救的`能力。

  通过学校校会课和午会课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并观看录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班会课上,我班经常讨论,说一说在家里曾经发生的事件你是怎样处理的?大家展开讨论设想,如果是你遇到此事你会怎样?

  孩子们讨论兴奋,积极性很高。我紧抓住这良好的教育时机对孩子们进行引导,教会他们如何一人在家里进行自我保护的措施。

  在家里的自我保护如下:

  (1)发生火情怎么办?孩子常常自己一人在家,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随便玩火。火柴、打火机不能点着玩儿。用炉火或煤气灶要按操作规程使用,具体方法一步一步教给孩子。热饭、烧水要及时去看,怕忘记最好上闹钟。家里应预备一些灭火器材,如灭火器、灭火粉,教孩子如何使用。告诉孩子,一旦发现火情如何用正确方法灭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如家里或近处有电话,应迅速拨119报警。

  (2)发生跑水怎么办?家里跑水也会造成损失。家里跑水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水龙头损坏,一是水管破裂。教育孩子在家里不能用坚硬的东西砸管子,以防破裂。告诉孩子了解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如果拧不动,要赶快请邻居帮忙。等家长回来再找人修理。

  (3)发生煤气泄漏怎么办?: 炉火、液化气和管道煤气使用不当或管道泄漏都可能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每年各地都有惨剧发生,必须高度警惕。教给孩子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特别要教给孩子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冬天也不例外。一个人在家感到不舒服时,赶快开门开窗,检查炉火、煤气灶有什么问题。及时请邻居帮助查看,给家长打电话。

  (4)发生防盗怎么办?孩子一人在家,教育他们如果有人叫门,不能轻易开门,先问清是谁。是至亲好友,再开门迎进来。是陌生人或仅仅似曾相识的人,不能开防盗门,应委婉拒绝:“实在对不起,父母不在,请您晚上再来,什么事情,我可以转告。”若来人借口非要进来不可,也不能开门。可以这样说:“我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请他马上回来,麻烦您在外边等一会儿。”看看来人的反应,居心不良的人会离开。如果来人强行进门,则应大声呼救。

  本学期主要对孩子进行了在家的自我保护措施,进行自我保护教育的内容很多,平时还应从实际出发,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绝不是小事一桩。要多给孩子讲实例,加深孩子印象,在生活中随时要进行教育。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8

  课题名称:

  学会依法保护自己—机智勇敢的于杰

  教学目标:

  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保护他们。儿童本身更有责任保护自己。教育学生有紧急避险的权利,要保护自己的生命权,生命只有一次,保护自己的生命权是最重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随机应变机智灵活地与坏人坏事作斗争,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重点难点:

  1、要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学会用合法的手段机智灵活的处理问题,避免自己身陷险地或脱离险地。

  教学方法:

  事例引入,激发兴趣。抓住重点环节,深入领悟。问题讨论,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起维权大家的话题一定很多,那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力

  吗?(使学生了解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

  2、你们还有生命的权利,有紧急避险的权利。当遇到特殊情况时要随机应变机智灵活的保护自己。请看这样一个事例。(大屏幕显示事例内容)

  二分析理解

  (一)提出问题,说说自己的理解

  1.看了这个事例,你们能说说于杰是怎样脱离虎口的?

  2.于杰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向于杰学习什么?

  (二)结合实际。说说身边的故事。

  根据书、保,收听广播,上网搜索的材料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少年自护自救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三)讨论(大屏幕出示讨论内容)

  遇到下面的情况你该怎样办?(可选择2—3个感兴趣的话题说说自己的做法)

  1、当你独自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你该不该开门呢?

  2、路上,如果有陌生人尾随你,你该怎样办呢?

  3、当陌生人送你连环画,说是送礼物时,你该怎样做?

  4、一个人自己回家,开门如发现屋内凌乱,或有味异时,你应该怎样做?

  5、当你一人在家,有人说,你的爸爸或妈妈让他来接你去单位,你去不去?

  6、当不认识的人送给你糖果、饮料等诱人的食品时,你该怎样做?

  7、放学后,有陌生人抢你的书包,或威胁索要钱财怎么办?

  8、当你被坏人挟持后,你将怎样想办法逃离虎口?

  (四)表演《你是陌生人》。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保护自己惩治犯罪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请大家多关注。中央一台的“今日说法”,天津卫视的“案与法”等法律节目并从中学到一些法律知识得到启迪。

  教学反思:

  通过分析事例,弄清了主人公于杰是如何脱险并机智带领干警擒获犯罪分

  子的,使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学会识破犯罪分子的种种花招以及花招背后掩盖的丑恶目的。

  通过读事例、说理解、讲故事、议收获等环节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操作水平,强化了法律观念,拓宽了思路,并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丰富了自我保护和紧急避险的方式方法,真正的达到了教育目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9

  暑假里阅读了《教师的20项修炼》,我一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看了此书才知作为一名教师教师职业有别于其他职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内在要求。所以,教师要想成为有艺术、有智慧、有魅力的教师,就就应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就应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完善,从细节入手,好好“修炼”。教师如何修炼呢《教师的20项修炼》从细节入手,从修炼教师形象、精练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性策略,解读了教师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教师应具备的教育新理念,描绘了有活力的教师的生活方式,是每一位有志于从事教育的教师就应用“心”去读的一本书。

  本书涉及的20项修炼,其中让我感触颇深的三项分别是教师的德行、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规划,以下就这三项谈自我的一点体会。

  《教师的20项修炼》中的第6项修炼是:教师的德行——用德行育人。教师德行之本是善良与爱。教师对待学生的善良,是以爱心为基础的,仅有爱生如子,才可能有教师对待学生的本质的善良。有教育者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调查的结果是:“有爱心,愿意跟学生交朋友的教师”,“对学生宽容,有耐心的教师”,“知识渊博,教课教得好的教师”,“风趣幽默,有突出人格魅力的教师”等位居前列。这些都反映了教师的“德行”,也就是一名教师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育人的智慧。其中“爱心”位居第一。教师德行中的爱,表现为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关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善的标志。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可谓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仅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教师的爱是照亮学生心灵之窗的盏盏烛光,完美的人生是被爱所唤起的。“问题学生”不是一天之间就构成的,“问题学生”不都是有学生自我造成的,教师在的演变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就应用爱心呼唤爱心,用真诚撞击真诚,用高尚塑造高尚。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公正地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做他们学习的伙伴和朋友,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只要能够坚持用德行去教书育人,同时掌握必须的工作技巧,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并不是一件难事。

  教师的修炼,其实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精神活动,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径。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修炼。仅有那些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愿景、不安于现状、富有终身学习的愿望与潜力、用心体悟教育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透过修炼,感悟教育的真情与真谛,收获“教育人生”的幸福与欢乐。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型的教师,每个教师都就应想大问题,做小事情,都就应从教育信念到教育行为、从外在形象到内在素养、从共同规范到个人风格,作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革新,从细节入手,逐步提升自我。

  教师啊,无论你是否伟岸英俊,是否靓丽动人,只要你注重修炼自我的气质,你的形象就会价值连城,只要你注重修炼自我的专业品质,你就会对学生具有百般的感动力,感化力,感召力。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0

  上世纪末,为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师资水平,国家将师范教育全部纳入了全国高等教育系列,完成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转型。小学教师培养开始了由中专层次向专科、本科层次转变。在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开始向着更高的层次发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性,使其具备高等教育的基本内涵,成为各个高等院校建设小学教育专业的共同追求;另一方面,以强化“师范性”为基本特征的中等师范培养模式逐渐边缘化,小学教育专业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泛化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专业品格。这种变化反映在教学上就是理论教学备受关注,而实践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局面带来的后果是: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与小学的实际需要渐行渐远。因此,当下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中实践教学的现状,探讨相应的对策。

  一、概念界定

  高等师范教育途径有两个:一个是理论教学,一个是实践教学。所谓理论教学,即通过理性的灌输与启蒙,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所谓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际操作为主,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作为高等师范教育的实践教学则包含了各种技能课的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教育科研、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

  由于教育是实践应用性专业,需要经过“临床”实习,在师范教育从三级培养体系转变为二级培养体系,其内涵扩展为教师教育并走向专业化以后,实践教学在教师教育专业中已经成为与理论教学并驾齐驱的教师培养途径。实践教学的改革成为当今教师教育专业改革的关键。

  二、实践教学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作用

  实践教学在师范院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提高师范生教育能力,并能让高师学生步人工作岗位后,更快向教师这一职业角色转变。具体表现在:

  1.强化专业意识,培养职业情感,树立职业信念。

  培养优秀的小学教师首先要学生能对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清醒、全面的认识,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平凡与崇高,在内心深处生发出对小学教师职业的深厚情感,树立为之奋斗的信念。这种心理上的准备显然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所能赋予的。从康德开始,情感和信念就被从知识论的范畴中排除出来,归属到实践范畴中。所以要想完成师范生向教师角色的心理准备,实践教学是必然的也是唯一的途径。

  2.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理论教学是从课堂到课堂、书本到书本,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专业知识。通过加强实践教学,这方面得以大大改善: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能构成一个整体,即组成为知识群,成为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彼此分离、理论脱离实际的知识。

  3.提高学生的教育技能技巧,丰富个体的实践知识。

  单纯依靠传授现成知识而不发展知识,是培养不出所需人才的。优秀的教师或者有经验的教师,绝不只是现成知识的说明者,而是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对所传授的知识进行科学的选择和解释,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丰富个体的实践性知识,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智慧。正是理论化的系统知识与个性化的教育智慧的综合,成就了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特征。

  4.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师范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使学生学会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性工作。实践教学不仅是教育能力和技能形成的一种手段,而且还是未来教师获得知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践教学,师范生的认识建立在内容丰富、实事求是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在参与教学实践、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其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确实具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现在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构建科学合理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必须为学生构筑一个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从整体上策划每个实践教学环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

  三、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实践教学现状

  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从目前来说是我国师范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从观念到实践上都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

  1.实践教学活动内容、形式较少,时间安排较晚。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仍然仅限于一次突击性的教育实习以及为数不多的教育见习和参观,教育实习构成了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这往往又都是集中安排在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中的一个月来进行的。师范教育课程计划安排也遵循着传统的做法,即倾向于一个个顺序安排师范教育的不同部分:普通教育——学科专业——教育理论与方法——实习。这等于向学生示意理论学习与实习是两项有区别的活动,从而维护了以“模仿”为主的培训模式的教育实习的原始观念。这种做法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和教育实际相结合。因为这种安排背离了教育实习对实习生来说的另一重要目标——为他们提供在工作中反省、检查、修正自己所掌握的完成教书育人职责技能的机会,直接后果是即使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发现了问题,也只能带着这些问题走上工作岗位。此外,由于学生从未进行过其他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不具备一定的实际经验,也给教育实习带来不少困难,影响了教育实习的效果,也不利于对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实践教学活动的安排不够周密。

  随着大学扩招,绝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实习安排是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学校,在教学活动的安排和管理上存在着很大漏洞。模拟教学也往往只是给学生一部分内容,让他们去挑去讲,而缺乏模拟前的详细指导及讲完后的深入探讨,往往使教育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3.教育实习时间短、范围窄。

  作为教育实践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育实习在我国师范院校中没有受到充分重视,实习太短,内容形式单一,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实行的集中实习时间6—8周很难保证教育实习的良好效果。其间,只能让实习生讲几节课,配合班主任做一点工作,较好的还可能主持一次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而深入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全面掌握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家访等等,根本无法落到实处。这种“蜻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难以帮助实习生对教师职业活动获得全面的了解,也难以实现教育实习对实习生的一个重要目的——精确与巩固理论知识,获得教师职业所需的技能技巧。因此,实习时间不充裕,与不断扩大的教育内容及不断提高的教育实习质量的要求不相适应,成为现阶段教育实习的一个致命弱点。

  4.缺乏“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

  从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现状来看,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缺乏教育实习基地。目前,我国师范院校的教育实习,多数是在临近实习前才落实实习点,而缺乏被美国教育界称之为“入门学校”的那种教育实习基地。大多数院校是“扫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教育实习主要以“学院为基地”,而不是以“学校现场为基地”,与小学关系疏远,难以与其建立一种共生关系,并结为平等的合作伙伴,使教育理论缺乏生长成熟的土壤,学生更难以在真实的教育教学环境中体验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缺乏科学的指导。

  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指导教师要在精讲有关职业技能的基本知识、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改善、不断趋于整体协调和完善,以获得稳定的教师职业技能。目前教师对学生技能训练的指导总体比较薄弱,这既有管理上的原因,又有教师自身的原因。相对而言,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比较“外露”,看得见摸得着,教师对学生训练能够提供良好的指导。按理说各科教学法在训练技能方面是具有优势的,因为它与学科专业、实习有直接联系,而且课程又是各系自己开设。但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主要与“法”中无“法”的课程自身相关,也与教“法”者不懂“法”有关,有的学科教学法教师甚至从未教过小学,这哪里还谈得上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心理学、教育学教师不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其他各科教师头脑中毫无技能训练的示范意识和指导意识,是高师院校中比较普遍的问题。

  6.缺乏严格的考核。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第四条指出:“高等师范学校要从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高度出发,结合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确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受到严格的训练和考核。”它对四大部分训练内容(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考核分别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实际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他训练内容的考核有的学校恐怕连细化的考核标准都没制订,更谈不上严格考核了。考核本身具有评价、激励、反馈等功能。通过考核检验师范生职业技能掌握和运用情况,从而评价高师教学工作成效;通过检验和评价,让学生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们加强技能训练,同时也促进高师教学改革的深入。可是我们未能做到严格考核,几乎使这些功能丧失殆尽,不能不说是件憾事。

  四、开展有效实践教学的策略

  1.加强高等院校与小学的校际联合,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存在的种种积弊,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高校与小学之间存在隔阂,没有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使实践教学的开展失去了赖以展开的平台。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大学教育系(或教育学院)与当地中小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培养新教师,鼓励在职教师进修,开展合作研究,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参与合作的中小学称之为专业发展学校。这种学校强调与当地中小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也应该在高师教育和小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实践教学方面展开较为全面深入的合作,在课程内容设置、实践指导、学生管理、成绩考核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从而保证实践教学有序、高效地展开。

  2.打破单一的实践模式。建立全程教育实践体系。

  传统的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在时间安排上分布零散,没有系统性、规定性,直到最后的集中教育实习阶段才略显规范性,但时间安排得并不合理,太短、安排太后。而连续性、渐进性全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则是从师范生入校第一天起(包括寒暑假)就实施,涵盖了师范生在校的全过程。同时,它在时间安排上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渐进性特点。先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一系列实践环节(如:熟悉学校环境的实践、教学技能训练、见习、模拟实习、试实习等)来减轻教育实习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及忧虑感,使他们逐步适应教师职业生活,然后才真正进行实战演习的“教育实习”。

  3.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全面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学生的教育实践绝不仅仅是听一两节课、主持一两个主题班会这么简单。实践教学的内容应该涵盖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改变当前实践教学的现状,必须打破旧有的思维格局,站在未来教师的岗位上全面审视实践教学的内容。概括地说,学生的实践教学应该包括:课堂教学实践、课外活动教育实践、参与性教育实践、模拟性教育实践、观摩性教育实践、研究性教育实践、社会实践和整体性教育实践等8个方面,这8个方面基本实现了对未来教师职业的全面覆盖。

  4.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根据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机制,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这种考核机制应该包括确立操作性较强的质量评估标准、建立规范化的实践教学组织程序标准、建构统一协调的组织管理系统。通过这些标准的建立,将实践教学纳入严格的考核程序中,以期对教学实践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促进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实践教学在小学教师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对实践教学的思想认识,积极探索有关实践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小学教师教育的质量。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1

  来自湛江的洪小灵老师教了《做个受欢迎的人》,我觉得选材非常好,利用芳芳和丹丹两个小朋友在旅游的表现,教育小朋友出门旅游注意要:守时、安全、谦让,之后,迁移到生活中,学生受到了很好的礼貌、礼仪的教育。

  我觉得,老师讲授这篇课文受到课很好的教育效果,学生真真正正的受用。

  1、广东作为改革开放较早的城市,经济相对发达,属旅游大省。假期很多家长都会带孩子去全国各地旅游。尤其广州和西藏通了火车,少数民族聚居的云南和四川也是跟广东相邻。很多学生去过的地方,接触过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老师未必接触到。可是通讯发达,众多学生上网查阅的资料也很丰富,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可以让学生来解决。

  2、估计学生会提出“衣衫不整”算不算没礼貌?——的确是的。“衣衫不整”并不是说衣服高档与否,而是有没有干净整齐。例如,扣子没扣好,裤腿卷着没放整齐,头发没梳好,穿拖鞋出门,胡子拉渣,穿背心……都算“衣衫不整”。一般说来,见客人或者去作客,都要打扮工整,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尊重人与否还包括行为:坐如钟、行如风、站如松……如果行为不端,对方会觉得不被尊重的。

  3、也有孩子会疑问:平时跟大人去酒店饮茶、吃饭时候,我们这些孤独的独生子女有伴玩耍了,在酒店开心追逐算不算不讲礼貌?——是很没礼貌的表现,一是安全问题,服务员端的是热汤热菜,万一被撞翻,就很危险了。还有大人们在商量一些事情,被小孩子在旁边吵闹,也是很扫兴的。所以,在酒店适宜安静地坐着,除非酒店有可以活动的场所。

  4、上学经常迟到是不是没礼貌?——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上课,经常迟到,是会影响大家的注意力,不单纯是耽误你个人功课的问题。所以,影响别人也是不礼貌的表现。同样,人家午休、太晚打电话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上下楼梯太响等行为都是不礼貌的,种种不考虑别人的行为,都不受人欢迎。

  5 现在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皇帝,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书叔叔阿姨宠着爱着,时时被关心处处被照顾,家里有好吃的就让着孩子,有困难孩子不用分担。在家里是“中心人物”“宝贝”,凡事只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把人本性的“自私自利”“任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是,孩子最终是社会人,在社会中就不是家人宠爱的'“宝贝”。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社会“责任”人:有礼貌、守时、信守诺言、尊老爱幼、讲究文明、有修养等等,才可以成为受欢迎的人。《做个受欢迎的人》正好给孩子一支清醒剂。学生也很愿意学习的,谁都想做个受欢迎的人。教了这课后,很多学生都知道如何做个文明的学生了。

  如何教育孩子做个受欢迎的人?很大程度靠品德老师对他们理智的教育。让孩子“识理”、“明理”,才“达礼”。《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识理”、“明理”而达到“达礼”的效果。

  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评价丹丹和晓东旅游途中的言行,判断他们的是否;再根据他们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填表的方式反馈“在公共场合应该讲究那些礼节、礼仪”。使学生懂得做个受人欢迎是由点点滴滴的有礼貌的言行换来的。其中的情景教学,让学生表演“给客人敬茶斟酒”的细节:茶半杯不可满,手端着杯子的下半部分敬茶;待客人喝酒则要斟满杯,表示热情。学生兴趣盎然地表演“茶半酒满”后表示,他们不知道招呼客人吃喝也有规矩的,知道后会大方热情地招呼客人了。让学生知道礼仪、礼节,学生就会做的,文明的程度就高。被人称为“野”小孩子的,其实是他们没有文明的意识,不知道自己的言行不文明。所有的孩子都想做好却不知道怎么做。用具体的教学细节指导学生。力求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不断探究,从中感受、体验、领悟生活的意义,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密切关系,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知识。培植强化道德情感,增进个体的社会学习能力。

  教学精彩是学生讨论酒店追逐算不算不礼貌时很激烈。遗憾的是学生没见识过外宾,不知道外宾的任何礼节。阳春的永宁镇少数民族——苗族,很多学生经过老师提醒。调查后才知道苗族的生活习惯和汉族的不同之处,例如结婚,新娘即使夏天也要穿三件衣服,冬天则穿五件,称枕头为“过命锤”,马桶为“盛血痛”等。

  学生的视野不是很宽阔,只能从身边的小事情讲起。让学生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学起做起。教学的遗憾是学生对一些生活的细节没留意,议论起来比较困难,他们自己不会判断是非,起来是从零开始学习,难度较大。应该提早很多时间预习学习,布置学生提早做一些有礼貌的行为,学起来或许会容易得多。备课要很一个学期系统备课,提早很多时间做准备,或许效果会更好。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2

  “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深挖教材、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我尊重学生们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像,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

  “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知识的储备量。

  2、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3

  鉴于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我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来设计本课,因此在教学设计时牢记一个宗旨:语文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学”出发,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这节课,我认为较好地体现了主题,达到了教学目标.到了中年段,理解词语和句子仍然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所以我在本课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低年级所学的一些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加强学习方法的迁移,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词句,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白鹅在不同情况下不同的叫声, “三眼一板”指白鹅任何时候吃饭顺序都不变的规矩,这都要联系上下文才能理解。另外,为了引导学生理解白鹅走路的姿态,我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的净角出场的录像,把这些抽象的和学生生活距离比较远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而直观地感受“白鹅”走路的高傲,就达到了一个直观,形象的效果。还有,教学中我利用学文与表演相结合。表演是,是催化剂,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但是,在本节课的时间安排上显得有些紧,学生读的还是不充分,还有对课文的写话练习和写作方法的教学没有完全展开,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遗憾.由此我也在思考,如果语文是一门艺术,我想大概是一门取舍的艺术吧,每节课多角度地突出主题的建构是容易的,但需要取时间还是舍内容,才是更应该权衡的`.这一点也正是这节课我感觉最难把握的,既想把整节课的教学设计完整地展示出来,又想把教学课文的每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让我着实感受到了寸时寸金的可贵.倒底在40分钟内如何取舍,我想这将是我和各位同行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同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最后想说,教学本课后,心中存有许多留恋和些许遗憾。留恋的是大家陪我共同渡过的四十分钟,遗憾的是这"白鹅"还羽翼未丰,请大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呵护。同时让我们每天多些努力,使我们的学生都能开开心心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言,实实在在用语文。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4

  读的训练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对“读”书作用的最好解释。读的主要形式有朗读、默读、背诵等,读的训练方法有集体读、个别读、引读、导读、自由读、按角色读等。朗读有助于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音韵、节奏、格调,体味语言文字的情趣,它是默读的基础,默读能力的培养往往先从朗读着手。默读即古人的“目治”,它不受语言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可以充分展开,有助于学生更好更细地对课文中的字、词、句、篇进行揣摩品味。背诵是中国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记忆知识有效的方法。多种多样的读,使课堂多姿多彩,活跃了学习气氛,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语文教学只有借助读,才能训练语言,启迪思维,开拓联想,只有借助于读才能发展想像力,感知形象,陶冶情趣。

  教学中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要指导学生在“读”上下功夫,要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掌握好音的轻重缓急,调动抑扬顿挫的技巧外,还应指导学生深入文章中的人、事、景、物之间的复杂感情,深刻理解作者表达情感的`文字语言艺术形式及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内涵。

  加强读的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何谓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文字语言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挖掘文字语言的深层含义,体会语言的运用之妙,把作者用语言文字叙述、描写的静态意境,在读的联想中变成一幅幅动态的画面和课文中的特定环境引起情感共鸣,使课文中的人、事有形象感、主体感,才能读出“情”,读出“意”,读出课文的亮点,起到加深理解,领会课文内容的作用。

  第二要激发学生“读”的热情。不同的课文运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让学生受到感染,融入其中,因文动情,因景生情,从而达到以情动情,陶冶学生心灵的作用。如抒情性课文,在读的训练中要加强音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和吐字快慢的指导,使学生读出作者喜怒哀乐的感情,用朗读来表现作者对祖国山水深切而真挚的爱,对敌人鄙视、愤怒的恨,读出作者胸中的豪迈和信心。童话课文读的训练可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把握好角色思想状态、心理情节,通过不同角色的对白,惟妙惟肖地再现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激发出学生情感的火花,让学生在故事中学习,在情趣中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深刻道理的理解。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15

  本课的教学设汁,我力争让学生在体验感悟中实践了查、听、读、说、想和画的综合能力,使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师完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论者,并积极参与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

  最精彩的片断当属模拟实践这个环节,当课程进行到模拟陌生人开门进到家里面时,多数学生显示出恐慌,这时有几个学生非常冷静,这时我让冷静的学生与陌生人进行对话,学生表演的非常完美。这时多数学生展开想象说出几种可能发生后果,学生意识到此时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然后利用智慧脱离危险。课堂在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结束了。下课铃响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同学们依然沉浸在丰富的.想象世界里。是啊,孩子们思维的闸门一但被打开,语言思维如泉水喷涌而出。从他们机智勇敢的想象中,我看出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开阔,也看到了孩子们的勇敢和机智。

【小学教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反思12-28

教育教学反思05-05

《入学教育》教学反思10-23

语文教育教学反思03-05

教育教学反思与总结06-26

安全教育教学反思06-22

教育教学反思(15篇)12-07

教育教学反思15篇08-02

小学教学反思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