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

时间:2022-07-11 02:34:1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1

  几十年前,美国理论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学生就曾经批评一些物理教材涉及的科学概念和科学现象脱离实际,脱离现实物理现象,不过是用一些字来说出另一些字的意思,供学生生吞活剥地背诵而已。

  例如,对摩擦发光的定义是:“当晶体被撞击时所发出的光……”这样的句子没有说明撞击的是什么晶体,为什么会发光。学生即使把这个定义背得滚瓜烂熟,回家后仍不知该这样做实验制造出一星半点的摩擦发光。如果在教材里这样介绍摩擦发光:“当你在黑暗里拿把钳子打在一块糖上,你会看到一丝蓝色的光。其他晶体也有类似的效应,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这个现象称为摩擦发光。”那么学生学习后就很容易做个实验亲自看看摩擦发光,而这将是“一次与大自然相遇的美妙经验”。也只有这种能揭示知识和生活联系的教科书和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对学生的教育效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课堂设计中没有用课本上提供的“眼睛和照相机”的对比设计问题情境,因为我认为学生对于照相机是不熟悉的。相反,我认为放大镜的聚光作用是每个孩子的游戏内容。他们知道通过什么样的操作可以将光线聚集清晰。所以,我设计了从放大镜引申出晶状体,再引申出眼球的'折光系统的教学顺序。从实践中看,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

  在课程中,我也有很多遗憾的感觉:

  一是为学生提供的动手机会和自由探究的机会太少了。因为课时的限制,远视、散光、白内障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没有带领大家讨论。如果能够让有这些知识的同学谈论一下,可以起到丰富学生经验,将课堂知识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的作用。

  二是在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的问题情境还很值得推敲。这些情境中,仍存在不能成分调动学生兴趣、和学生生活环境结合不紧密的现象。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2

  在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里,从人们对外界的信息的感知入手,引出眼和视觉以及耳和听觉,这样做的目的是强调人体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调关注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发展的本来面目更加合理的学习。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材内容:包括“视觉”探究和“听觉”探究两部分。现将“视觉”作为第一课时内容讲授,分情景导入—眼与视觉—走进生活—近视及预防—课外拓展—我的收获六个版块。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体验式学习法、归纳总结法。着重突出“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等手段,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思考,同时通过模型、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抽象的东西形象直观化,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使学生愉快全面接受新知识。

  本节课结束后,我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l.以学生的发展为方向,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引导他们广泛地开展讨论。

  2.把重视学习成果转移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以及合作探究性学习。

  3.采用学生自主合作研究式教学模式,创设问题情境和画面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达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

  4.授课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生的观察能力。

  不足之处:

  1.教学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教学内容设置的比较多,可适当进行删减。比如在讲授视觉的形成过程时会形成倒像的内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较难,可删去;在最后的新课环节—“近视的预防”可作为作业内容,以减少占用的课下时间。

  2.学灵活性不够。比如在进行“瞳孔大小的调节”实验时由于天气原因效果不够明显,应适当调整实验方法。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反思3

  这节课是新学期第一节课,作为一个新的尝试,首先在教学思路上,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手段必将走进课堂,如何利用它达到课改的目标,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是我想探讨的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通过课件来学习部分教学内容确实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兴趣、注意力的集中、合作精神方面,包括探究的深度,都有良好的反映。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但是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制作的内容要让学生容易理解,要生动形象。同时要能够解决教学问题,还要易于操作,否则制作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制作比较实用且效果较好的课件需要的周期较长,因此不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本课就是比较适合的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另外从时间的分配上来看,采取这样的方法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时间的利用更加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随时通过网络来解决遇到的困难,解决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学生有了成就感,就更加喜欢学习生物学了,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协助者这一新的'角色就建立起来了,这是符合课改要求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如果完全展开,可以利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完成,会有更好的效果。如果可能,调整一下“观察思考”的内容,或重新设计一番,使之更实用,是我们今后应探讨的问题,另外,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需进一步训练、提高。